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甲區(台中市)

大甲區
圖片來自搭火車旅行趣

大甲區臺灣話:Tāi-kah-khu),臺中市市轄區之一,大甲區位於台中市西北隅,北以房裡溪一帶與苗栗苑裡鎮相鄰;南面以清水區大甲溪為界;西臨大安區與台灣海峽,東倚后里台地西緣與外埔區相接。 大甲區約58.5平方公里行政範圍,其行政區域大致呈丁字型,以大安溪為界,區分為上橫下直,名為溪北、溪南的兩個地區( 或概稱日南、大甲)。

目錄

沿革

大甲在漢人移入前是平埔族道卡斯族(TAOKAS)居住、游獵、田耕之所。當時在大甲附近的平埔族稱為崩山(蓬山)八社(即大甲至苑裡溪一帶的平埔番社);在大甲地區者有大甲東(今馬鳴埔)、大甲西(今義和里、德化里)、雙寮(建興里)、日南(日南里)等四個分社。 漢人移入大約在明永曆23年(西元1669年),鄭氏部將劉國軒派遣副將駐守大甲鐵砧山實施屯墾,為漢人經營崩山八社開始。今大甲國中附近之「營盤口」及鐵砧山之「劍井」,即為當時屯墾留下來的遺跡。 及清國領台,因受其「渡台禁令」的影響,拓墾受到限制。直至康熙40年(西元1701年)禁令鬆弛,漢人才開始大規模的移墾大甲。大甲的居民以來自福建省為主,其中又以[[泉州]籍者居大多數。這些移民一由鹿港上埠,北進開墾;另一則從距離大甲西北五公里之大安港或溫寮港上岸,依次墾殖大安頂九莊、下九莊來到大甲,進駐鐵鉆山山腳之頂店大埔(即今第一公墓附近)及社尾頂店一帶,逐漸形成聚落。

當時大甲轄區內幾個早期農村聚落中,以北端頂店聚落發展較快,目前稱之為「舊庄」。 雍正12年(西元1734年)林成祖拓墾大甲,興修水利。至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王文清開鑿大甲圳(今虎眼大圳),灌溉面積多達上千甲;其後並有大安圳、日南圳之陸續興修,對農業之拓墾,助益良多。水利系統興建後,聚落大多沿著圳道呈線行發展,移民生活亦趨於安定。 水利系統之興建非單一農民所能負擔,因而埤圳的開發與維護,實已結合了資金與勞力,聚落形成之後,人民為了祈求平安、感念家鄉,於是出資建廟,四時祭祀;一切民間信仰活動亦以寺廟為中心。同時,聚落內各種的防衛、教育、娛樂等功能的團體,亦均以廟宇為中心組成。 就大甲地區而言,農村聚落雛型初現於清領初期,國姓廟鎮瀾宮等即建於此時。清領中期以降,由於宮方為宣揚教化、改善風氣,亦鼓勵居民集資興建廟宇,貞節祠水神廟鎮安宮文昌祠等廟宇陸續興建。使大甲聚落的發展更趨成熟。 大甲街區新莊正好位於大甲溪大安溪兩條溪中央,地勢較高,易避水患,居民為保有生命、財產安全,多移居該地;又大甲新莊位於鐵砧山、水尾山二山之鞍部下方,是進入后里台地,通往外埔、后里、豐原等地最為方便、適中的位置,此項交通區域的優勢條件,亦更促成新莊的發展。

大甲市街(新莊)從雍正10年(西元1732年)鎮瀾宮建廟後,逐漸由農村聚落發展成鄉街形態。乾隆52年(西元1787年)小廟重建,及鄰近農村居民的集中,使新莊地區又由鄉街形態演進至商業街市,成為當時大甲堡內各莊之經濟活動中心。嘉慶21年(西元1816年)鹿港巡檢署移駐大甲,大甲遂為南北交通重要管道、據點。大甲市街的發展,至此已由純然的鄉村中心發展到具行政都市的概貌。

由於閩粵或漳泉械鬥頻繁,又因大甲街市地位日漸升高,道光7年(西元1827年),仕紳林聰、林甲成等人以防禦及顯揚官都威容為由提議建城,籌資興建大甲石堡。該石城以不規則圖形環繞市街,城壁長達510丈,牆高二丈。城壁以卵石堆積,並塗以石灰混合黑糖及米餅之漿,牆上能站立士兵守望。夜晚則宿於其上。城牆有四門,東門於今文武路公路局旁,名曰「拱晨」;西門在今孔雀路路嬌姑廟旁,名曰「觀海」;南門在今順天路南門貞節牌坊北側,名曰「薰風」;北門在今順天路258號一帶,昔福德寺旁,名曰「湛恩」。四門均為單門單脊的硬山形勢,但日治時期大甲市區改正時均被拆除。

第一次市區計畫

明治38年(西元1905年)在第一次市區改正中,先拆除圍繞大甲城廓的城堡。明治40年,拆除東門;明治41年拆除南門、北門。而至大正11年(西元1922年)舊日城樓僅遺留西門(後亦拆除,拆除時間不詳)。同年,海線鐵路通車,大甲設站,隨即開闢聯絡車站與市中心的站前路(今蔣公路),並使商業活動延伸至此。 在此時期,大甲街亦由原來6尺寬拓寬為18尺(包括下水道),兩旁房屋各自拆退並設騎樓重新建築。其他市街亦有所拓寬,並倡導「大正式」、「昭和式」之立面街屋,企圖使其脫離原有之中國色彩。

第二次市區計畫

頒布大甲都市計畫內容後,昭和9年(西元1934年)著手第二次市區改正,以大街(今順天路)為中心,向東西及北的方向新闢道路,形成棋盤式的街廓形態。道路寬度分三種:大路16.2公尺、中路12.7公尺、小路7.25公尺。昭和12年(西元1937年),並承襲第二次市區改正計畫內容,進一步加以擴充。 大街及東門街均被拓寬為16.2公尺及12.7公尺,並新建或擴建了站前路、縱貫公路、大安街等多條道路。

大  街

即今順天路中段地區,大甲的商業集中在此。鎮瀾宮位於街南段;市場在鎮瀾宮南側的大街旁;當時僅有的劇院─鳳舞台亦位於市場內南側。第二次市區改正時,拓寬為現況。兩旁街屋為「昭和型」建築,以二樓為主,間混三層樓,是當時發展最早、最熱鬧的街段。手工藝加工廠集中在三角街以北的北門口附近及市區邊緣。

東 門 街

原東門義路,後路面拓寬,兩旁街屋經改建成「大正型」建築。行政及服務性機關、事務所多集中於此。 站 前 路:未開發前是一片水田,僅有小路橫亙其間。因應火車站的設立及聯絡車站與市中心之間交通,而於鐵路通車後開闢16.2公尺之站前路(今順天路以東之蔣公路段)。由於連接車站,往來行人車輛頻繁,發展迅速,成為大甲商業集中之街道。兩旁建築多是大正末期及昭和初期的「大正型」建築,至今仍有部分留存。

北 門 口

亦稱街仔頭,為三角街以北的順天路段,多打鐵鋪及碾米行。 大 安 街:因原有之西門街街道曲折,且兩旁屋舍密集,改建不易,故於西北方,新闢一條寬12.7公尺的大安街,作為聯絡大安及附近各鄉莊之道路,即今之文武路。

西 門 街

即今孔雀路,尚維持日治初期的舊態,成為當時大甲唯一僅存的早期聚落舊街,該路近年亦已拓寬。 當時大甲街區分為四保,即今之朝陽里、大甲里、順天裡與孔門里。四保為日治時期的主要街區中心;今營盤口、頂店、社尾、番仔寮、山腳一帶,在當時僅是農村聚落而己。目前大甲高中附近當時為荒涼的溪石壩,少有人跡,是屠宰場及刑場所在地。

道光19年(西元1839年)開闢東門義路所留下之東門義路碑記中尚有「大甲石堡為淡彰之界,南北之衝。居民稠密商賈輻輳…」的記載,此時期,大甲不僅已具行政都市機能,同時也是交易繁盛之商業市街。

大甲市街的發展和台灣一般古老市街一樣呈極不規則的形式,為配合地理環境與聚落發展,而自然形成的有機形態。大甲新莊地區的市街發展,最初是以大街(今順天路)為基礎,呈線形向南北兩端發展,後又因與外埔、后里、大安地區農村聚落的聯繫出現兩條田間小路,與大街成十字交會。爾後,由於大安港上岸貨物的轉送,通往大安的小路闢建成西門街(今孔雀路)。當時外埔、后里一帶與大甲街區之小路彎曲難行,地方人士遂於道光19年(西元1839年)集資擴建東門義路(五米寬,鋪磚路面),與大甲街、西門街在三角處交會,成為當時市街的主要地段。 大甲堡內最主要的商業街為大街(六尺寬,路面敷卵石)。 米市集中北門街(今文武路到福德祠間的順天路段); 魚市集中在三角街,後移至武營路口(今第一市場一帶)。 官府衙門集中於今第一市場對面;巡檢署位於今順天路電信局、郵局現址;守備署及兵營位於舊順天國小校地。 鎮瀾宮位居市街中心,福德祠臨北門,文昌祠位於城內西北角,貞節牌坊豎於南門外,皆為此時期大甲市區的重要地標。 大甲市街在此時期通往附近鄉村的主要聯外路徑為;東門義路(今文武路)經山腳、鐵砧、水尾兩出間的鞍部到大甲東、外埔、后里一帶。 由西門街、可至大安溪出海口。 由大街(今順天路)南可達清水;北經北門出,爬上頂店大埔,經鐵砧出南側至外埔。 由南門出向西行(經今光明路、興安路),至大安。

於民國63年時公告實施了大甲區的都市計畫(大甲地區),並於民國72年及81年間辦理兩次的通盤檢討;日南地區亦於民國70年公佈了日南地區的都市計畫,並於民國78年辦理了通盤檢討,使都市計畫地區擴展至目前的範圍。在民國63年所實施的都市計畫中,除了保留原日治時代棋盤式規劃的範圍外,並利用原有台糖鐵路用地規劃了大甲的外環道(今經國路,民國82年通車),同時亦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分別規劃了住宅區與工業區。惟在此時期所擴大規劃的地區,因受當時規劃思潮的影響,幾乎全是以鄰里單元、囊底路的理念與手法規劃之,與早期棋盤式的規劃風格頗不相同。鐵路以東的地區更因受到山坡地形的影響而呈現出另一種空間規劃的型態。

地質型態

地形主要由后里台地的東側與大安溪大甲溪兩條主要河川的扇狀沖積平原所組成。由於河川水流的切割,以及地形的隆起與沉降,大甲的地貌頗具變化,有山有水也有沃野平疇。

后里台地是夾在大安溪與大甲溪下游之間一長方形的緩傾台地。台地東西長約12公里,靠近大甲的台地西側地形陡降,並向西北與西南角突出升高,而在大安溪南側形成標高236米的鐵砧山,及在大甲溪北側標高179米的水尾山(亦稱崩山或蓬山,在外埔區境內)。綿延兩山之間的則是起伏不定的台地邊緣;大甲與外埔后里豐原間的聯繫道路亦多經由此鞍部地帶通過。

后里台地的標高雖不高,但於平緩的沖積平原的襯托下,卻也形成如背山面海之雄偉屏障,氣勢上頗有可觀之處。特別是在台地西北角的鐵砧山,四面山勢陡峭,北面更削成懸崖,山色墨綠,由北側觀之尤顯壯觀,不虛鐵砧其名。由西側觀之,有如頭枕,並有白玉觀音塑像,矗立山頂,景緻亦頗優雅。鐵砧山自古傳說甚多,林木蒼茂,曾名列台灣中部八景之一,長久以來即為大甲馳名遠近的地標,並與鎮瀾宮齊名。目前鐵砧山上各項休閒設施與景點均頗具規模,是大甲地區重要之休閒去處。其山頂之永信公園日光牧場分據兩方山頭高地,更可環眺海岸平原與台地田野,視野極佳。

位於台地西南隅的水尾山標高雖較低,但山頂平台面積遼闊,氣勢萬千,號稱青青草原。目前該地歸大甲牧場管理,水尾山的青青草原,也是大甲地區可善加開發運用之空間景觀資源。

台地的地質

為更新世之紅土階地堆積層,土壤屬紅棕壤。其土質耐高溫,適合製作高級的窯燒製品,因此也孕育了此地的磚窯工業大甲東陶的發展。

大甲除了上述與后里台地相接之丘陵地區外,其餘皆為大安、大甲兩溪的沖積平原。整個沖積平原由東南向西北緩降。在此平原上,除兩條主要河川外,並有不少大小河川及人工開鑿的溝渠,引兩溪水源作農業灌溉之用。沖積平原的土壤係由砂礫及黏土所組成的沖積土;肥沃的土壤,加上豐沛的水源,形成了大甲優越的農作條件及稻米文化基礎。

本區行政範圍,在溪北地區為一長約12.5公里的狹長三角形。其東南角臨三義側的三角形頂點標高約110公尺,由此頂點,以約百分之一的坡度向西北側緩降,延伸至寬約4.5公里的臨台灣海峽的三角形底部,即頭船埔、西岐、建興一帶;溪南地區則連同大安區形成一東西長約5~6公里,南北向約6~7.5公里,接近方形的一個楔形平原地帶。大甲區的範圍約佔此地帶東側五分之二的地區。其標高則由大甲地區的45米上下,以略小於百分之一的坡度向西緩降至大安溪的海邊。

水域

沖積平原地區上,除了聚落市集及農田外,較特殊的地景是有著各種型態的行水區。在天然河川方面,大甲溪及大安溪的河川甚為廣闊(大甲溪河寬約1.5公里,大安溪河寬約1.0公里),除了這兩條主要河川外,大甲區地區亦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溪溝。其中較大的有溪北地區的房裡溪(臨苑裡鎮)、溪南地區的溫寮溪(在大安區)、及瓦瑤溪(或稱水尾溪)。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瓦瑤溪緊臨大甲市區,是不可多得的都市藍帶空間資源。可惜目前瓦瑤溪河川與河岸並未作良好之開發運用,也應是鎮公所在施政上可列入考量的重點工作之一。此外,大甲區由苑裡至大甲溪口綿延近20公里的海岸地帶亦是大甲地區重要的地貌與地景資源,不僅提供了該地區的海洋漁業的基礎條件,同時並可供做沿海遊憩、賞鳥等活動使用,惜目前大甲區境內海岸地區的使用情況並不甚理想。

自然水域外,大甲地區自清領初期即已大規模的開闢水圳,引大安溪、大甲溪河水,做為平原農作灌溉使用。其主要系統有頂店圳(引大安溪,古稱大安圳),虎眼圳(引大甲溪水,古稱大甲圳或水汴頭圳有虎眼一圳、虎眼二圳兩個系統)、及日南圳、九張犁圳等五條大圳;水圳總長(連支線)逾610公里。目前這些水圳還多數保留,在地景上形成密佈的水文空間。這些水道大多水質清澈,同時除仍供灌溉使用外,當地居民並常以這些水源做為日常洗濯(衣物及農作物,如洗蔥)之用,孩童亦常嬉戲其間,與大甲各地聚落產業活動及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頗具特色的地景空間資源,也是在大甲社區總體營造時善加掌握的資源項目。

氣候

大甲位於台灣中部,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約攝氏24度左右。 主要受到地理位置與季風的影響,夏季濕熱多雨,冬季乾旱多風,四季變化不一,具有中部海岸平原典型的氣候特徵。

大甲在春季時,因受冷暖氣流交會的影響,多氣旋雨,其雨量大小、時間長短,對春耕工作頗有影響,是春雨季節。夏季時西南季風盛行,帶來大量山區的豐沛水氣,再加上颱風等影響,形成炎熱潮濕並多雨的季節。五、六、七、八四個月的降雨量均在200毫米以上;四個月合計的雨量高達1000毫米以上,約佔全年雨量的三分之二。入秋後由九月下旬至翌年二月,大甲地區盛行東北季風,雨少乾燥,風勢強勁,甚至影響日常生活與農作生產,因此臨海地區於田埂隙地間常見的季風樹林,亦成為大甲田野風光的一項景觀特色。

三級古蹟

林氏貞孝坊

大甲貞節坊是在撰述清朝年間貞節婦林春娘,其生前貞節事蹟,都雕刻在牌坊上。 貞節媽祖林春娘便是鎮瀾宮 內受人膜拜的佛像。此貞節坊係於道光二十八年, 位於大甲區順天路與光明路,似一個小型公園,在這兒第一件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全用石塊疊成的高大牌坊,它是用來紀念當年的節婦林春娘。創建清領時期道光28年(西元1848年),坊高約六公尺,造石由中國福建運來臺灣,質堅,歷一百六十餘年,仍未見嚴重裂化剝落現象。碑砫刻有多副對聯及早期的地方官吏題字。並刻有「聖旨」二字,為一四砫「牌樓騎道式」之牌坊,另豎立石碑四座勒述林氏事蹟及東門義路的開發。

  此坊屬四柱三間兩層花崗石造牌坊,四周設有圍欄,圍欄門柱兩面及坊柱四面均刻楹聯多對,是其他牌坊罕見的特色,牌坊頂檐安「聖旨」一方,為最高榮譽表徵。     

文昌祠

大甲文昌祠創建於光緒13年(1887),為三開間、兩進、兩廊帶左右護龍的四合院祠宇建築。 大甲文昌祠又稱大甲文昌宮,原為義塾,正殿主祀文昌帝君,創建於光緒十三年(1887),由原大甲鄉紳捐銀興建,設義塾於左右兩廂房,為當地崇揚文教之地。期間歷經日治時期的公學校使用、昭和十年(1935)因地震後的修建、光復初期軍警系統的暫住,但在民國七十四年(1985)指定為古蹟後,雖經過民國八十二年(1993)~八十四年(1995),與民國八十八年(1999)~九十二年(2003)二次的修復,但整體規模仍維持昭和時期修建後的樣貌。為保存文化資產,民國七十四年(1985)內政部將之指定為第三級古蹟,並於民國七十七年(1988)進行《臺中縣大甲文祠之研究》之調查研究,不過當時文昌祠的建築已有許多毀壞,至民國八十二年(1993)進行第一期整修-正殿與三川殿整修;其後進行護龍、圍牆、聖蹟亭,以及增設山門與照壁之工程,完成於民國九十一年;近年應漏水問題,於106年起辦理市定古蹟大甲文昌祠修復工程,刻正工程進行中。 大甲文昌祠無論由歷史或建築的角度觀察,都是一座極具價值的重要文化資產,文昌祠為三開間、兩進、兩廊帶左右護龍之四合院祠宇建築,前埕寬敞遼闊,第一進山門為檐廊形式,三段燕尾翹脊,筒瓦屋面為清領時期之典型祠廟型制,可稱為書院與廟宇之複合建築。

農特產

大甲餅香

大甲餅藝產業因媽祖神威顯赫、信徒口碑加上旺盛旅遊,製餅業者將傳統結合現代養生保健概念,創造出奶油酥餅[1]芋頭酥等國宴點品。在地人買來送禮,遊客買當伴手禮,奠定大甲是奶油酥餅故鄉的招牌名號。

藺草帽蓆

日治初期大甲地區婦女用大甲藺草編織帽子,打開大甲帽的世界商標[2] 。光復初期更奠定大甲輕工業的經濟基礎,現今大甲帽蓆技藝在諸多里長、社區編織老師的推廣下日益蓬勃發展。

大甲芋頭

大甲自古為芋頭產地,昭和8年(1933),《大甲鄉土概觀》已明示芋頭為大甲主要農作物,至民國80年,大甲芋頭種植面積已超過300公頃。又曾因物豐價賤,促使鎮農會設置芋頭冰工廠,民間餅商研發「芋頭酥」。接著,公所、農會互相推出芋頭餐、芋的嘉年華、芋頭品質競賽、芋頭造型椅聳立在火車站內、芋鄉采風一日遊等活動,持續至今。

目前為全台之冠,品質優於其他產區,屬肉質較為細膩黏滑粉質高(澱粉含量高),肉色顯白,檳榔纖維絲也較細且淡,口感綿密鬆軟,入口即化,芋頭香氣明顯且濃郁,芋頭酥芋頭冰等相關產品遠近馳名。

大甲水稻

因大甲、大安兩溪貫穿而過水源充足是水稻種植理想環境,所產稻米歷年來獲獎無數,農會大力推廣原鄉味良質米、禾樂幸福友善栽培米均經過國家CAS認證,深受消費者好評。

大甲粉蔥

走入大甲溪右岸文曲里東安路,一路盡是蔥香,農人洗出蔥白。全盛時期達40餘公頃並曾外銷香港地區,目前農會積極推廣成為粉蔥專業區,全年四季可生產,質量好價格便宜具競爭力。

景點

大甲鎮瀾宮 鐵砧山風景區 松柏漁港(風車、海濱自行車道) 名聞遐邇的大甲帽蓆 匠師的故鄉 縱貫線大安溪舊橋 日南車站 文昌祠 林氏貞孝坊

參考文獻

  1. 奶油酥餅,裕珍馨
  2. 大甲帽,大甲帽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