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区石板古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溪区石板古道,在台湾桃园市大溪区有数十条之多[注 1],所谓“古道”即是汉人因为要借由水利之便能到内陆所建设的道路,在当时为因应需求而建造各式各样的古道在山中、街道、码头及村落间。
沿革
大溪除河运外,为了开垦及对外的交通,所以在清朝时期就兴建许多条做为主要对外的联络交通要道,除沿用旧石板路及拓宽,其他的因改道而没落,古道兴建的时间不一,大部份是在清朝已经兴建而成,只有少部份是在日本时期建造,有些是在日本时代重新修膳的。 大溪的石板古道约有数十条,经官方修膳过的大约有九条,每条古道的建材材料、型式、地形、历史背景等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开拓道的时间已经很多都是不可考的,只有一条“御成路古道”有石碑,所以有留下珍贵的事迹[1]。
大溪古道介绍
御成古道
御成古道兴建于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是由林本源所筹备建立而成,此古道从员树林经中正理工学院后门到粟子园,此古道是龙潭往大溪的最快捷的路径,这条古道原本是一条蜿蜒难行走的路,1923年(大正12年)4月,由东宫太子裕仁来台访问,为了纪念皇太子来台而命名为“御成古道”,所募得的金额1800圆,把原本的难行的小路改为石板路[1]。
码头古道
码头古道位于桃园市大溪区和平老街底,是桃园大溪许多条古道中最方便行走也是最短的古道,码头古道大约是兴建于清咸丰年间,在当时航运全盛期间,是桃园中坜通往角板山及内山地区唯一一条道路,是负责运送大溪山区所产的茶叶、樟脑及其他物资到艋舺、大稻埕,以及国外各地等区域。 因大汉溪河地形,及大溪和平老街比码头高一些,整体落差较大,因此建造这条“之”字型平缓的石板道,也是为当时搬运工著想,使他们在工作时能省力点;有另一传说,在当时码头做工的挑夫们,许多都住在古道旁的草店尾街,这条古道是挑夫们每天必经之路,所以当地人又称此古道为“草店尾古道”[2]。
金面山古道
金面山古道,位于大溪区美华里,跟台北三峡区五寮里相邻,因为山顶时常有烟雾,阳光出现照射的时候,坡面会有金光因此而命名。 金面山古道又被称为“金山面仔古道”,这条古是大溪往三峡的古道,在1921年日本制的《台湾地形图》,即出现此条由大溪翻过山岭即可通至三峡五寮的山路,三峡五寮这一带的人,在当时即走这条古道,至大溪做生意买东西[3]。
打铁寮古道
打铁寮古道位置于大溪二层附近,是以前大溪跟三峡、复兴、巴陵之间重要的往来连络道路,是目前大溪区古道中最特别、保留最完好的一条古道,最重要的因素是慈湖陵寝长时间受军事管制,很少人行走,所以最完好。 打铁寮古道原来的名字为“更兴古道”,以前在古道入口处附近,有打铁铺,是专门卖给要上山开采樟脑工人所需要的铁器,所以就取名为“打铁寮”。 打铁寮古道保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有绿色的林荫,顺著小溪行走,风光明媚,一路上有油桐花、相思树、山杜鹃等;打铁寮古道顺著山的地形建造,就地取材,兴建成石板阶梯,因山友们的照顾下平顺好走[3]。
巴福越岭古道
巴福越岭古道又叫做“福巴越岭古道”,“福”是台北县乌来的福山,“巴”是桃园市复兴区的巴陵,是大溪区一带年带最久的古道之一,是以前泰雅族人最常走的古道,约三个小时即可走完全程。 这条古道是福山与巴陵二族人往来及通婚所用,又被叫做泰雅族人的姻亲路。 现在巴福越岭古道已经被规画为国家步道,起点为乌来福山的福山吊桥,终点是桃园“拉拉山自然保护区”第十九号巨本旁边,古道总长度为十七公里,而古道在插天山首然保留区内,所以是属于保护区,要经申请通过方可进入。 巴福越岭古道一直以来都是登山的热门路线,经林务局的整修维护,古道路况比起以往改善很多。 巴福越岭古道是一条好走的古道,从巴陵出发大约30分钟,即可到达海拔1666公尺的越岭鞍部,也是此条古道的最高点,往下走就是新北市[3]。
注释
- ↑ 码头古道、御成路古道、斋明寺古道、蟠龙崎古道、尾寮崎古道、月眉古道、小角仔古道、大艽芎古道、打铁寮古道、角板山古道、百吉林荫步道、仑顶古道、十一指崎古道、金面山古道等。
视频
参考来源
- ↑ 1.0 1.1 [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3794 大溪石板古道]台湾大百科全书,2009-09-09
- ↑ 石板古道.桃园大溪景点(见证大溪繁荣岁月的码头古道) 爱伯特吃喝玩乐全记录,2014-10-02
- ↑ 3.0 3.1 3.2 [ 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26161 大溪赏桐 古道映宝塔]人间福报,2009-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