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町 (台北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正町 |
---|
|
大正町为台湾日治时期台北市之行政区,共分一至三丁目,町名源自大正街,因该区域为大正时代所规划而得名。该町在三板桥庄北部三桥町之南,原华山车站之北,今中山北路以东,新生北路以西,南京东路以南,市民大道以北,境内为行政官员宿舍,是当时的高级住宅区。战后划入台北市中山区。
战后,大正町一带由高级住宅街转变为日本料理店、酒吧林立的繁华街,至今仍是台北夜生活重镇及日本街(日本人集居区域),境内尚有大正町教会及日治时期“一条通”至“九条通”的道路,故今亦称条通商圈[1]。
历史
大正町开发前原地名是三板桥庄大竹围,作为农地使用。1911年(明治44年)8月26日台北因为台风而洪水泛滥,街道房屋被淹没,日本人开始构思要打造一个卫生美丽的住宅区。台湾土地建筑株式会社在总督府和商界的支持之下,开始收购土地开发新社区。负责此一业务的是当时台湾建筑土地株式会社的代表取缔役社长木村泰治。[2]1913(大正2)年,这个新住宅社区命名为“大正街”,初期面积约60,000坪,住户近百户。1915年住户数达256户,至1919年则又增购23,000坪之土地;大正街整体住宅区规划面积达85,000坪,事业推展搭配台北市街之日人居住需求,成长极为顺利。于大正年间所发展起来之“大正街”,提供了在台北居住之日人所期望之整洁日式居住环境,成了当时的高级住宅区,甚至成了观光旅游之著名胜地。[3]
此一现代化的社区土地闲雅,清洁,规划成适日本人的宅地,故仿效京都棋盘式规划,东西向街道称为“通”,南北向称为“筋”,规划独门独院的户建式和洋混合式住宅为主,成为台湾第一个民间开发的高级现代化社区。每户设有壁橱,厕所,提供电力与自来水,并接下水道注重环境卫生。甚至最初还在街道上种满樱花树,但因为气候因素而无法存活。1915(大正4)年规划新设“汽动车停留场”(公车站牌),淡水线铁路也配合设置大正街乘降场(车站,已于1950年代废除,位于现今淡水线捷运线与长安西路交口)。附近还有小学校及市场,生活机能完备。1916年美国驻台湾领事馆改称“驻台北领事馆”馆址迁移至四条通(今长安东路与天津街交口),至1926年又迁至御成町即今台北之家所在地。于1922年随著町名改正,原大正街临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编定为御成町,东侧其馀部分编为大正町。1927年设立的私立大正幼稚园/游园地,是台湾第一个幼稚园,旁边的游园地则是台北第一个儿童游戏场。这里还有几个红土网球场。
战后1946年不再使用大正町的区名,改为中山区划分为正守里、正仁里、正自里、正义里、正得里及正宜里等五里。1990年区里调整为中山区正守里、正得里、正义里等三里。1947年台北市都市计画延续日治时期都市计画架构,指定为住宅区。战后原本是日本人的住宅,大多数被台湾省营机构如财政厅、华南银行、第一银行、台湾银行、中央信托局等各单位接收。但是随著1950年代开始美军顾问团驻在中山北路三段台北市立美术馆一带,出现大量的酒巴、餐厅、舞厅、旅馆、泊来品商店沿中山北路、林森北路向南延伸,大正町也从纯住宅区变成了繁华的商业区。1970年代美军走了,但是日本商社大量派员来到台湾拓展业务,他们则促进了这两个社区大量日本料理及娱乐产业的兴起。 为适应都市发展,1970年公布的都市计画几乎全部划设为商业区。[4][5]
人口
1930年时,大正町有人口3205人,绝大多数为“内地人”(以日本本土为本籍者)[6]。其中官员占18%,银行业者占7%,会社员占27%,其馀为各界工商人士。当时的住户除了许多银行、会社之领导阶级以及重要干部之外,还有学校校长、总督府图书馆馆长、台北医院眼科长、警察署署长、课长、税関检查及营林所庶务课课长、递信部无线挂挂长、台北州之卫生技师及秘书系系长、台北市之课长等,这里成为公务人员公家宿舍区。[7]今天本地区的人口更是大幅成长,依据2020年底台北市中山区户政事务所的统计正守里3271人,正义里5251人,正得里3640人,合计12162人。[8]
居住名人
日治时期居住名人
- 井手薰,居住位于2丁目52番地(今长安东路63号)总督官房营缮课长、台湾建筑学会首任会长,设计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
- 林熊征,居住于1-17番地,板桥林家当家,创设华南银行并担任台湾建物土地株式会社的董事。
- 杜聪明,居住于1丁目30番地,更生医院院长,台湾第一位医学博士
- 林松寿,居住于2-45番地,板桥林家林维源之五子,曾任北京交通署署长,创立林本源兴拓株式会社。
- 佐佐木八二郎,居住于二条通今绿岛小夜曲咖啡馆,名摄影师
- 冈部珍宝,居住于四条通,创设冈部印刷。
- 小林惣次郎,居住于六条通,日进商会老板,曾任台北市协议员、台北市本町区长[9]
战后居住名人
- 蒋经国,1950-1969居住于长安东路一段18号原华南银行董事长官邸。
- 林衡道,居住于三条通,台湾历史学家
- 蓝荫鼎,居住于三条通,著名画家及作家
- 许金德,居住于四条通(长安东路一段),前台湾省议会副议长
- 郭雨新,居住于四条通(长安东路一段),前台湾省议员
- 谷正纲,居住于六条通(林森北路107巷),反共铁人
- 陈尚文,居住于五条通,前台湾省建设厅厅长,台湾玻璃公司董事长
- 丰子恺,1948年短暂居住于五条通,为著名画家文学家
- 游弥坚,曾经居住于五条通或六条通,前台北市长
- 黄朝琴,前台北市长
- 张彩湘,居住于六条通,钢琴家及教育家
- 陈进 (画家),居住于天津街,第一位入选日本帝展的台籍东洋胶彩画家,第一位女画家获得行政院文化奖
- 杨丽花,著名歌仔戏明星,她的住家及开设的青叶餐厅都在六条通
- 顾正秋, 著名国剧明星,曾经住在七条通的洋房(1949-1952)及三条通日式住宅(1952-1957)[10]
- 三条通成为医生街,著名的医界人士包括杜聪明、林溟鲲、洪礼峰、彭淑媛等人
町内设施
- 一条通(市民大道二段)
- 二条通(中山北路一段33巷)
- 三条通(中山北路一段53巷及林森北路67巷)
- 四条通(长安东路一段)
- 五条通(中山北路一段83巷及林森北路85巷)
- 六条通(中山北路一段105巷及林森北路107巷)
- 七条通(中山北路一段121巷及林森北路119巷)
- 八条通(中山北路一段135巷及林森北路133巷)
- 九条通(林森北路138巷及145巷)
- 十条通(今已成为南京东路而不存在)
- 中通り(长安东路一段30巷及长安东路一段53巷),今已讹传为中条通
- 大正町通り(今林森北路)
- 大正公园(今林森北路、长安东路一带,已不存)
- 美国驻台北领事馆,1916-1926年设于大正町2丁目24番地(长安东路一段与天津街交口东北侧)
- 大正幼稚园,1927年设于大正町一丁目26番地(长安东路一段),今已不存在
- 大正町教会(今中山基督长老教会),位于1丁目18番地(四条通)1937年落成,为市定古迹。
- 大正庄出租公寓: 位于3丁目5番地(今中山北路与南京东路口),今已不存在
- 春风庄出租公寓:位于3丁目16番地(七条通),今已不存在
参考文献
- ↑ 条通商圈导览手册. 台北市商业处. 2013-05-03.
- ↑ 片仓佳史. 木村泰治――日台をつないだある実业家の轨迹. nippon.com. 2019-08-25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日语).
- ↑ 陈正哲. 铁道设站与住宅区开发-台湾建设史之规划思想研究 (PDF). 环境与艺术学刊. 2011-06-01, (10): 91~10 [2021-06-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11).
- ↑ 丁致成. 大正街的历史. slideshare. 2017-05-12 [2021-06-13].
- ↑ 丁致成. 认识日据时代台北大正町、御成町. 财团法人都市更新研究发展基金会.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Chinese (Taiwan)).
- ↑ 昭和五年 国势调查结果中间报 台北州台北市. 台湾总督官房临时国势调查部. 1932.
- ↑ 王慧瑜. 日治时期台北地区日本人的物质生活(1895-1937). 2010-06-01.
- ↑ 各里最新户数及人口数(每月更新). 台北市中山区户政事务所. 2017-04-21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 ↑ 日进商会. 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盘. 2016-05-24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 ↑ 顾正秋. 休恋逝水: 顾正秋回忆录 初版. 台北市: 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7-10-30. ISBN 957-13-2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