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村齐村(郑凡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村齐村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大村齐村》中国当代作家郑凡涛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大村齐村

齐村是我舅家的所在地。俗话说娘亲舅大,加上齐村真的是个大村,所以我就用“大村”来称呼齐村,并且作为文章的标题了。

齐村不但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名扬咸阳。

村名起源

要说齐村的历史,还得从村名的起源说起。这是因为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它不但是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更是一个地方文化的体现。

中国的村庄名叫“齐村”的不下百个,大多数是跟齐姓、齐国有关,而我的舅家齐村既不姓齐,也与齐国无关,而是别有来历。

据村史记载,宋末元初,易、李、郭三姓七户人家来到这里结盟扎营居住。他们为了以示团结,给村子起名“七村”。由于他们彼此关照,和睦相处,因此生活非常幸福,村子也越来越大了。可是好景不长,明朝末年兵荒马乱,又逢瘟疫、饥荒,人口锐减。尤其是郭姓人家人口逐年减少,最后便远走他乡不知其踪了。

熬过灾年的易、李两族人慢慢地恢复了元气,渐渐形成了易家、李家两个自然村。易家居东,李家居西。虽然分开居住,但两族人的心还是在一起的。在顺治年间,他们协商把村名改为“齐村”,沿用至今。

齐村来历虽然如此传说,但是无巧不成书,在千里之外的河北省邯郸市不但有两个村庄分别叫作齐村、北杜村,还有一个村庄叫作北杜齐村。更为奇特的是这几个村子相互之间的距离也不算远。联想起咸阳这个齐村,隶属距离自己不足十里的北杜镇管辖,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如此相似的村名,如此相近的村间距离,是偶然巧合,还是有着某种联系?也许是那远走他乡的郭姓人因为难忘故土,所以取此村名的吧?但是,这一切都是我的臆想。真相到底是什么,谁也不清楚。我想,谜团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会解开。

名人故事

自清到民国,李家虽然人口多于易家,但经济条件却不如易家。易家多大户,李家多贫农。周围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易家富,李家贫。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偌大个李家只有一户被定为地主成分,一户被定为富农。易家仅是被定为地主成分的多达七户,富农成分的更多。然而,无论是李家、易家都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贤达之士,享誉咸阳,甚至陕西。

易六先生,清嘉庆年间的名医,擅长针灸,专治顽疾。他德艺双馨,名扬咸阳。

李培林,革命烈士,又名李农、号乡木农。抗大毕业后一直从事抗日工作。1946年返回咸阳从事地下工作,1947年被捕后虽遭受严刑酷打,但坚贞不屈,随后惨遭杀害。

易连山,民间教师,是李敷仁和李培林的老师。他双手能打算盘,当年无人能敌,号称“西北算盘王”。

易俊才,抗日将领,毕业于黄埔第七分校,历任国民党陆军少将,咸阳市政协委员。

易振国,民国时期的咸阳富商,积极抗日,支持革命,曾任咸阳市工商联主席,咸阳市政协常委。

李石林,曾任陕西省粮食厅厅长。

……

另外,参加抗日、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士多达十几人。如今在外参加工作,科级、处级以上干部以及工程师十几人,可谓是人才辈出,名满北塬。

社火记忆

在我的记忆里,李家村南有一个很大的戏台子。那是我除了马庄剧场的戏台以外,见到的最大戏台。青砖红柱彩顶的它和马庄剧场的戏台大小相近。村民们世世代代都过着耕读传家的生活,这戏台就是他们的活动中心。

小时候听外公说村里解放前有很多庙,后来都拆了。戏台正南面的小学就是在关帝庙的基础上新建的。他所讲的故事让我后来经常想象着齐村过去的模样。那是一个城墙围绕,庙宇众多,古树苍天的塬上村庄。

相传齐村的社火始于明崇祯年间。自古以来,耍社火,唱社戏是齐村人的传统。在上世纪60年代村里还专门成立了剧团,在咸阳各乡镇巡回演出,深受村民喜爱。

小时候过年最高兴的就是在舅家看社火。无论是芯子、高跷、跑旱船、走竹马,还是锣鼓队、秧歌队,都让我欢天喜地跟前跟后,追着看热闹。

要说起齐村文化发展,不得不提起易秉璋这个传奇人物。他早年支援大西北,在海西当邮递员,在一个偶然机会和肖克大将相识并成为好友。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回到齐村开办养鸡场,带动村经济发展。他为了传承齐村社火和戏曲,出资成立了村秦腔剧团。他不但在剧团里自编自演,还带领村民耍社火,踩高跷。

正是有易秉璋这样的人物,齐村社火多次参加咸阳市每年正月十五的社火巡演,并且获得一等奖的荣誉。齐村社火最鼎盛时期,拥有秧歌队、锣鼓队、彩旗队、高杆队、防护队,参加村民有400多人。那真是队伍庞大,享誉咸阳。

可惜,我离开家乡参加工作后,再也没有在齐村看过一次社火,看过一次演出。可是那儿时的记忆却深深地留在心底了。

今昔变迁

齐村位于古肖河南岸,又是二道塬和三道塬的交界处,所以齐村地势高低不平。尤其是我的舅家李家,不但居住地不平,就连耕地也是半平半坡。我小时候站在外婆家的后门口,大戏台就在我的脚下。向南远望,一眼就可以看到南边的西刘村。

耕地条件差,再加上干旱少雨,历史上,大部分齐村人的日子十分艰难。村里除了大户人家有像样的人字形大房外,多数人家只有半边盖的厦子厢房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齐村人通过辛勤的劳动,很快解决了温饱,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家家有楼房,家家有汽车,过上了先辈们想也不敢想的生活。

在迈入新时代后,随着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快速发展,齐村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按照发展规划,齐村整村拆迁,将住进高楼大厦。欣喜的齐村人积极响应号召,很快就完成了搬迁任务,为后续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村庄化作一片平地,成为了建设工地。田野里再也见不到那一望无垠的金色麦田了。当年的大戏台也早已湮没在岁月的烟尘中了。感慨之余,我期望着在建设中通过考古能发现齐村更多的历史故事,满足我对齐村历史的好奇。

齐村,在我心里永远都是个大村。 [1]

作者简介

郑凡涛,陕西咸阳人,西安某国企从事管理工作。作品发表于《当代兵团》杂志和《文学陕军》《冬歌文苑》《短文学》等文学网络平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