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学习巷清真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大街大学习巷内北侧,与化觉巷清真大寺东西遥遥相对。该寺建筑规模较大,仅次于位于其东侧的化觉巷清真大寺,二者和称东西两大清真寺。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该寺创建于公元705年。赐名清教寺,玄宗朝改名唐明寺,元中统间赐名回四万善寺,及明洪武时赐名清真寺。是西安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1]

清真寺于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初建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该寺创建于公元705年(唐中宗乙巳年)。大学习巷的西大寺,由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监造。但考察其建筑,已全无唐代风貌,实难成说。

据唐代王𫟹所撰《创建清真寺碑记》记载:“及隋开皇中,其教( 伊斯兰教)遂入于中华,流衍散漫于天下。”由此可知,伊斯兰教是在隋文帝时传入中国的。而清真寺的兴建大抵在伊斯兰教传入后150年左右,只是因种种原因,屡建屡毁。唐时所建清真寺已无踪迹,西安城内保存较完整的清真寺就是今东、西两大寺,它们建造的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宋元时期,极有可能是明清时修建的。

修缮重建

大学习巷清真寺有公元1523年(明嘉靖二年)由刘序用汉文和阿拉伯文撰写的《重修清净寺碑记》和公元1857年(清咸丰七年)所立的《敕赐清净寺碑记》,西大寺的修建历史由此可见一端。观其建筑,寺内一切完全按照伊斯兰教制度布置,设有礼拜殿、宣谕台、邦克楼、阿訇斋、省心阁、左右碑亭等;神龛朝向麦加,殿内点灯,禁用动物纹图装饰。

元至明末,经赛典赤、铁铉、郑和等人几次重修扩建[2]。明永乐、天启及清代均有碑纪其事,解放后迄今政府曾两次拨款维修。楼、台、亭殿布局庄严肃穆,外观则古老而显敞亮,结构壮观而紧凑,内观则匀称和谐,碑、雕、画多系罕见。这座清真寺占地9.1亩,总建筑面积270O平方米,由照壁、石坊(上有“政建陆次”字样)、大门、三间庭、省心阁、南北厅、碑亭、阿訇斋、沐浴室,礼拜正殿等建筑群组成。相传,省心阁建于宋代,明朝郑和四下西洋回来后重修清真寺时复修,后经多次修葺,仍保持原貌至今。

视频

大学习巷清真寺 相关视频

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游记(一)
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游记《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