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傳播的過程與效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眾傳播的過程與效果》,1971年以前的世界傳播學論文的匯編。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威·施拉姆(見「大眾傳播媒介與國家發展」)和唐·羅伯特(Donald F.Roberts)主編。美國伊利諾斯州大學出版社1954年初版,1971年修訂版。修訂版僅僅保存了初版的4篇論文,因為「1954年至1971年間傳播學的研究成果比1954年前的所有成果都要多。」(修訂版前言)
內容簡介
本書分兩大部分。
第1部分,大眾傳播的功能,媒介及受眾研究,匯集了12篇不同時期、不同角度、不同研究方法的論文。如:《作為社會制度的大眾媒介》,認為傳播是一個表達團體規範以使整個社會進程能夠維持下去的過程。《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和功能》,指出傳播有三大社會功能:1.環境監測,2.使社會各個不同部分相關聯繫以適應環境,3.不使社會遺傳代代相傳。《固執的受傳者》指出受傳者在宣傳面前能抵抗宣傳,或是對之另作解釋,或是把它運用於自己的目的。本篇是為「魔彈論」唱的最後一曲輓歌。《足球賽:個案研究》通過對一場比賽的觀察研究,發現支持不同球隊的觀眾看到了迥然不同的情景。《信息的選擇性接受》指出人們傾向於接受那些強化自己固有觀念的信息。
第2部分,對傳播效果一般和具體的研究。收集了22篇文章,包括大眾傳播和態度改變,輿論與政治、電視對兒童的影響、電視辯論與總統選舉、大眾傳播與新技術推廣等多方面的內容。如《大眾勸服的幾條原則》通過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府勸導人民購買債券的研究,指出大眾傳播要有效地影響人的行為,須創造出特定的認知結構、動機結構和行為結構。《論戰中提供一面之辭和兩面之辭對態度改變的效果》指出在論戰中只說一面的信息對原先就贊同此信息的人及教育水平低的人非常奏效,兩面都說的信息對原先就反對此信息及教育水平高的人非常奏效。《危機中的傳播》研究肯尼迪遇刺的系列報道獲得成功的原因。《大眾傳播,公眾興趣和有組織的社會行動》,認為大眾傳播最重要的貢獻是為社會建立一個規範和信念。《火星人入侵》分析1938年萬聖節美國廣播電台播出火星人入侵的消息引起聽眾騷亂的原因。還收有兩篇文章,研究了未來的大眾傳播,分析了新技術革命給大眾傳播帶來的影響。
本書收集了1971年以前傳播學領域所有有價值的論文,清晰地展現出傳播學發展的歷程,每篇論文前有編者寫的簡短述評,是傳播學學習者和研究者的必讀書。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大眾傳播的過程與效果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 ↑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