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三峽》簡介:三峽工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一座醒目的里程碑,也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利用自然的非凡壯舉,其耗時之長、規模之大,在世界水利工程建築史上絕無僅有。從1994年正式開工以來,歷經17年的建設,三峽工程的巨大綜合效益日益顯現,防洪、發電、航運、生態補水等功能全面發揮,並且正得到不斷拓展。六集高清電視文獻紀錄片《大三峽》,全方位披露三峽工程興建始末,多角度展示三峽工程建設成就,多層次彰顯三峽工程帶來的深刻變化,弘揚建設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自主創新、拼搏進取的時代精神,將其建設的步伐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相結合,凸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以此表達科學發展的時代主題。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1895年法國路易·盧米埃爾拍攝的《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 [1]等實驗性的電影,都屬於紀錄片的性質。中國紀錄電影的拍攝始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軍山》 [2]。最早的一些鏡頭,包括清朝末年的社會風貌,歷史人物李鴻章等,是由外國攝影師拍攝的。紀錄片又可以分為電影紀錄片和電視紀錄片。

目錄

分集劇情

大三峽 第1集 復興地標

三峽工程最早在孫中山的《實業計劃》里有提出興建。新中國成立後,1958年我國完成初步設計三峽水利樞紐。改革開放後的中國,1989年我國得出三峽水利樞紐可行性研究報告。1997年我國完成三峽水利樞紐截流。三峽水利樞紐的建成為我國的防汛、灌溉、發電、航運帶來了巨大的貢獻。(CCTV-2特別節目2010-04-12)

大三峽 第2集 科學決策

三峽水庫的建成至今仍存在很多疑慮。從20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眾多科技工作者經年累月的勘測,跋山涉水,深入鑽探。自1958年起,設計者針對地質、泥沙和人防、生態等方面的問題對壩址進行了大規模的地質勘探。最終,三峽大壩巍然屹立在萬里長江。三峽水庫蓄水以來,實際出現的問題都沒有超過幾十年來科學論證的結果。(CCTV-2特別節目2010-04-13)

大三峽 第3集 世紀大壩

本期節目講述了三峽工程的科學建設和自主創新,突出了三峽工程隱含的的科學、創新精神。具體講解三峽大壩地基建設、大江截流、船閘建設等幾大難點,三峽發電機組引進、吸收、再創新,三峽電網布局、運行等重大進程。(CCTV-2特別節目2010-04-14)

視頻

大三峽 相關視頻

紀錄片《大三峽》一:復興地標
三峽記錄片——大三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