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埃里克·罗麦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被认为是法国战后新浪潮运动的主将

埃里克·罗麦尔,(Jean-Marie Maurice Scherer,1920年4月4日- 2010年01月11日),出生于法国南锡,电影导演、编剧。曾为《电影手册》影评人和主编,被认为是法国战后新浪潮运动的主将[1]

在新浪潮诸导演中,侯麦当属大器晚成的一类。侯麦49岁时以《我与慕德的一夜》,受到国际影评人的热烈喝彩,由此,侯麦以几乎始终如一,几近固执的简约和散淡风格,开始了他漫长的电影之旅。由此,侯麦以几乎始终如一、几近固执的简约和散淡风格,开始了他漫长的电影之旅。喜爱侯麦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喜欢他的简约。对于如今的影迷来说,侯麦的魅力在于简约隽永的影像风格,兼具文学气息与人生哲理的精妙对白,还有,敏感、脆弱、优柔的主人公们[2]

埃里克·侯麦迄今导演了52部电影。13次在3大电影节获奖。2001年威尼斯电影节授与他终身成就奖。2010年1月11日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89岁[3]

别名:侯麦或罗默 。  代表作品:《狮子星座》。

生平简介

像法国不少“新浪潮”导演一样,侯麦在开始导演生涯前是一位著名电影评论家。他在法国《电影笔记》杂志担任了将近10年的编辑及影评人,以犀利笔锋写了大量电影批评文章,对罗西里尼雷诺阿沟口健二等大师的作品有着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就像编剧用笔写作一样,导演应该用摄影机来创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电影“作者论”(auteurism)的核心论点。他还与人合写了研究希区柯克卓别林的专著,开启了以“作者论”研究电影的先河。

在法国“新浪潮”导演当中,侯麦的出道是最迟的,他在将近不惑之年时,才开始执导拍摄第一部剧情长片《狮子的标记》(1959年),该片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但却没有引起影坛的关注。1962年至1972年间,侯麦在电视台工作,在工作之余完成了他第一个电影系列《六个道德故事》的拍摄计划。这是根据他撰写的同名剧本集改编而成的,6部影片的内容都围绕着友谊、爱情、道德等相关命题。头两部片《蒙梭街面包店的女孩》(1962)及《苏珊的爱情事业》(1963)都未引起太大反响;第三部《女收藏家》(1967)获得了票房的成功及评论界的欢迎;第四部《慕德之夜》(1969)再获好评,并荣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原著剧本”两项提名。此后的第五部《克莱儿之膝》(1970)和第六部《午后之爱》(1972)使侯麦的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成为法国最重要的“作家导演”之一。

1981年到1987年间,侯麦完成了他的第二个电影系列《喜剧与谚语》,作品包括:《飞行员之妻》(1981)、《好姻缘》(1982)、《沙滩上的宝莲》(1983)、《圆月映花都》(1984)、《绿光》(1986)及《我女朋友的男朋友》(1987)。这7年间,侯麦的电影作品在国际上屡屡获奖。《圆月映花都》女主角扮演者获得威尼斯影展“影后”荣衔、《绿光》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他的艺术生命达到了一个巅峰。《四季的故事》是侯麦最新的系列作品,以春、夏、秋、冬四季为背景,衍生出四部充满哲理但又通俗平易的轻喜剧。同早年的侯麦电影一样,《四季的故事》中充满着“侯麦式”的恬淡。

主要作品

早期
1951年,《表演,或夏尔洛特和他的牛排》。
1959年,《狮子星座》。
1962年,《蒙梭的女面包师》。
1963年,《苏珊的职业》。
1967年,《女收藏家》。
1969年,《慕德家的一夜》。
1979年,《克莱尔的膝盖》。
1972年,《午后的爱情》。
1976年,《O女侯爵》。

1980—1987年
1981年,《飞行员的妻子》。
1982年,《美满婚姻》。
1983年,《沙滩上的宝莲》。
1984年,《月圆之夜》。
1985年,《绿光》。
1986年,《莱奈特和米拉贝尔的四次奇遇》。
1987年,《我女友的男友》。

1989-1998年
1989年,《春天的故事》。
1992年,《冬天的故事》。
1995年,《夏天的故事》。
1998年,《秋天的故事》。

2000年以后
2001年,《贵妇与公爵》。
2004年,《三重间谍》。
2007年,《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参考资料

  1. 现代电影中的新古典主义者. 搜狐. [2019-07-30].  已忽略文本“ 埃里克·侯麦 ” (帮助)
  2. 埃里克·侯麦 Eric Rohmer. 豆瓣电影. [2019-07-30]. 
  3. 埃里克·侯麦 Eric Rohmer. 名人简历. [2019-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