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圣雷米的山和隐蔽的村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梵高油画作品(自画像)原图链接来自 正一艺术 的图片

圣雷米的山和隐蔽的村舍》是梵高(凡高)的一副油画作品。

油画是以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作为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1]

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存世的西方绘画作品主要是油画作品[2]。随着时间的发展,油画逐渐生活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蒙娜丽莎[3]表现的一个普通妇女并广为流传,19世纪后期,随着科技发展,许多新材料应用于油画领域,如丙烯颜料,油漆等。

作品信息

1889年7月 圣雷米 布面油画 71.8x90.8cm 纽约所罗门古根海姆基金会

1889年5月8日凡高住进阿尔东北20公里处的圣雷米疗养院。在这里, 短期内他曾恢复健康, 但7月的时候再度发作。这幅画是他在发作之前, 于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画的。到了9月, 寄出这幅画时, 他说:“这幅画也许会看山不像山, 轮廓画得那么粗大, 好像手指一样……不过, 只要线条生动, 仍然不失为一幅好画。”有力的笔触好像自大地中涌现出来, 形成一连串的弯曲, 这种画法, 可以说是学自中国国画的画法。扭曲、崩颓、上卷、翻滚般的笔触或成群或纠缠, 显示凡高内心的苦闷已与宇宙生长的矛盾化成一体, 无数短促的流动线条可以感觉出画家晚年所受东方版画的影响。

油画的发展

油画的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后经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年-1441年) 对绘画材料等加以改良后发扬光大。后人因扬·凡·艾克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誉其为“油画之父[4]”。近代油画多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

中国是在康熙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潘庭章、艾启蒙等以绘画供奉内廷,从而把西方的油画技法带入了皇宫清代广州十三行成为中国唯一的通商口岸,“外销画”是外销品之一,洋画家也来此谋生,并收徒授业,培养出第一批中国油画家,代表人物有史贝霖、关乔昌、关联昌,史贝霖是“中国最早的油画家[5]”。19世纪30年代后,英国画家乔治·钱纳利来华传授水粉画技法,大大提升了广州“外销画”水准,关乔昌即为其高徒,关乔昌的《老人头像》曾入选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展,是最早在欧洲画展上亮相的中国画家[6]

视频

圣雷米的山和隐蔽的村舍 相关视频

中国油画百年(上集)
油画技法很娴熟,遇见艺术,美术印象馆的微博视频

参考文献

  1. 油画历史影响与技法 ,搜狐,2018-03-19
  2. 油画简介 ,道客巴巴,2013-01-03
  3. 西方绘画--蒙娜丽莎 ,搜狐,2018-09-21
  4. 油画的表现手段有哪些,金投网,2013-11-08
  5. 史贝霖:中国最早的油画家 ,搜狐,2015-12-04
  6. 遗失的外销画还有那些“呱呱叫”的画师们,搜狐,201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