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耕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土壤耕性是中國生態學裡的一個名詞術語。
隨着社會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土壤耕性是指土壤對耕作的綜合反映,包括耕作的難易、耕作質量和宜耕期的長短。
土壤耕性一般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耕作難易程度,是指土壤在耕作時對農機具產生阻力的大小,它決定了人力、物力和機械動力的消耗,直接影響機器的耗油量、損耗以及勞動效率;耕作質量好壞,是指耕后土壤表現的狀態及其對作物生育產生的影響;宜耕期長短。
改良土壤耕性的措施:增施有機肥料;通過摻砂摻粘,改良土壤質地;掌握宜耕期;改良土壤結構;輪作換茬,水旱輪作,深根作物與淺根作物相結合。
生態學
生態學是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於1866年定義的一個概念:生態學是研究有機體與其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
生態學已經創立了自己獨立研究的理論主體,即從生物個體與環境直接影響的小環境到生態系統不同層級的有機體與環境關係的理論。它們的研究方法經過描述——實驗——物質定量三個過程。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進了生態學理論的發展,60年代形成了系統生態學而成為系統生物學的第一個分支學科。如今,由於與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緊密相關而產生了多個生態學的研究熱點,如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研究、可持續發展研究等。
參考文獻
- ↑ 漢字小時候|一個文字,一段歷史,搜狐,2020-11-24
- ↑ 書法丨原來小篆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由國家規定的標準漢字形態!,搜狐,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