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国际贷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国际贷款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术语。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2]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名词解释

国际贷款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分属不同国别的贷款。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国际贷款的分类

按其资金来源,分为国际政府贷款、国际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按照贷款用途,可分为出口贸易贷款、平衡外汇收支贷款、商品贷款、项目贷款和自由贷款等;按照贷款的信贷条件,又可分为长、中、短期贷款,低、中、高息贷款,固定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贷款等;按照贷款所使用的币种,还可分为美元贷款、日元贷款或其他国家货币的贷款。

国际贷款的基本特征

(1)国际贷款的借款人与贷款人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其贷款协议、履行行为和争议解决受到国际惯例、意思自治原则或相关国家法律的支配,这不同于国内贷款。

(2)国际贷款关系本质上是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它是某种法律上可期待的清偿信用,具有期限性的特征,这不同于跨国直接投资形成的国际股权性关系。

(3)国际贷款以国际贷款协议为基础,它是一种合同性融资,是特定借款人与特定贷款人之间的协议行为,其借贷的成立与债权人的变更均受到合同法规则的限制,这不同于证券融资。

国际贷款的作用

国际贷款推动了生产的国际化,同时为调节各国国际收支、促进国际贸易和建设项目的发展以及资源的开拓提供了金融便利。此外,国际贷款也是不少国家稳定本国货币汇率的手段和资金来源。但从国际市场上借用资金须支付一定的利息或受一定条件的限制和约束,因此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剥削和控制,特别是70年代后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负债过重,为了偿还外债,不得不实行紧缩政策,造成经济增长减缓、失业人数增加、通货膨胀加剧、对外贸易不振、外汇储备短缺、市场供应紧张,甚至政局不稳的局面,进而延缓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际商业贷款:指境内机构向中国境外的金融机构、企业、个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以及在中国境内的外资金融机构筹借的,以外国货币承担契约性偿还义务的款项。出口信贷、国际融资租赁、以外汇方式偿还的补偿贸易、境外机构和个人外汇存款(不包括在经批准经营离岸业务银行中的外汇存款)、项目融资,90天以上的贸易项下融资以及其它形式的外汇贷款视同国际商业贷款管理。

国际贷款协定

国际贷款协定也被称为国际借贷协定,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贷款合同,其种类包括:

1、根据贷款主体可以把协议分为官方国际贷款协议与民间国际贷款协议。官方的国际贷款协定的贷款方可由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提供。民间国际贷款协定分为银行同业间和非银行同业间两类。

2、根据贷款期限的长短可以把协议分为短,中,长3种类型。短期贷款协定一般规定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中期贷款协定规定的期限一般在1—5年之间。长期贷款协定规定的期限一般在5年以上,最长可达50年。

3、根据贷款是否有担保可将协定划分为有担保的贷款协定和无担保的贷款协定。

4、按贷款利率是否浮动可将协定划分为浮动利率的贷款协定和固定利率的贷款协定。

5、按贷款方的数量可将协定划分为独家贷款协定和银团贷款协定。

国际定期贷款

国际定期贷款是国际商业银行向工商企业、公司提供的一种中短期贷款,是一种典型的国际贷款形式。国际定期贷款协议除了陈述与保证、先决条件、约定事项、违约事件及债权担保等一切国际融资协议共有的条款外,还包括以下各项主要条款:

(一)贷款货币条款

有四种形式:

1.单一贷款货币,

2.选择贷款货币,

3.一揽子货币单位,

4.多种贷款货币。

(二)贷款期限条款

国际定期贷款是中短期贷款,贷款期限一般为1-10年,最长不超过15年。

(三)贷款金额条款

贷款金额是指国际定期贷款协议项下贷款人所应提供的资金总和。一般贷款期限越长,贷款额度也越大,对于巨额贷款,通常采用国际银团贷款方式。

(四)贷款提取条款

往往规定借款人提款的期限和每次提款的金额。

(五)贷款利率和费用条款

贷款利率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

借款人借入资金,除按期还本付息外,还需支付各项费用,费用多少,应在贷款协议中予以明确规定。

(六)贷款偿还条款

大多采用分期偿还的方式。

(七)权利和义务转让条款

贷款人一般可将其权利转让给他人,除非贷款协议另有约定或转让会给借款人带来不利的影响。一般都禁止借款人将其权利转让给第三人。借贷双方未经对方许可,均不得转让放款或还款的义务。

(八)税收条款

一般说来,除预提税由贷款人承担外,其他税收均由借款人负担,极少有例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