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回望长安(陈响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烟雨丹霞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烟雨丹霞》中国当代作家江继祥的散文。

作品欣赏

烟雨丹霞

西安,古称长安。丙申初秋,燥热尚未退却,我从古代楚国来到了曾经的大唐长安。坐在高铁厢里,满怀兴奋地用眼睛扫过那移动的风景,脑海里全是长安的过往,有诗意、有血腥,有太平、有战火,有市井、有田园,悲喜交织。

下了火车,踏上这片土地,我似乎听到“八千里江山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从这样的句子里,感受到八百里秦川大地的宽广辽阔,仿佛看到那风沙漫天,千千万万个汉子站在黄土高原上放声高唱秦腔的粗犷身影。坐在接待我们的小汽车里,音响播放的正是秦腔、信天游,好象是主人的刻意安排,这更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那浑粗的声音,萦绕耳畔,八百里秦川的景象使我象是在梦里游荡。

主人介绍,我们所居住的地方,就是唐朝大明宫所在地。站在宾馆窗前,眺望纵横交错的街市,回想着书中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各种描写,有情、有爱,也有恨。到达西安的当天下午,有些空余时间,我邀请同行者围绕长安古城墙转圈,自西向东,顿时就有了一种时空穿越之感,经历着秦扫六合,贞观之治,一统大唐,感受着战乱的演绎,盛唐的繁华。那每块城砖,那砖上刻印下的每一个汉字,仿佛在诉说着那浓缩的遗踪。

出古城西安就是十里铺。据说,这就是当年玄宗皇帝,专为杨贵妃修建的,进入长安城最后一道荔枝古驿道。然而,岁月流逝,时光不再,驿道上发生的故事,只能任人们揣摩与联想。倒是杜牧那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不朽诗篇,总是令人在传唱中回味。这到底是千古爱情的见证,还是荒淫误国的罪证?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爱江山爱美人,也许这就是千古帝王留给社会的遗憾。

走在街上,古巷陌路,摩肩接踵,稍有停步,后来者就挤身而入。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游客呢?同行的主人告诉我说:“看10年前的中国,当数上海、深圳;看100年前的中国,首当北京;如果要看中华上下五千年,那就非长安莫属。明白了这个,你就不会为这么多游客而感到惊奇了。”

在西安城,最能代表古韵的可能就是城墙,这是大明王朝留下的遗迹。那凝重而厚实的城墙,青砖碧瓦地屹立在现代化的车流和高楼之间,只有那磨光发亮的垛口青砖,给了人们一丝远古的遐想。古城墙,分东西南北四个门,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来命名,分为“长乐”、“永宁”、“安定”、“安远”。中国人登城楼,是从东门的长乐门开始,这象征着旭日东升,紫气东来,登上城楼便会平步青云,一生遂愿。城墙分内外墙,外墙顶设墙垛口,内墙顶设女儿墙。每个城门内各有四方形的大院,四周深严壁垒,打开城门,外敌进入,城墙上万箭齐发,敌人就会成为瓮中之鳖。站在城墙,回望长安,我仿佛看见了这座城市曾经的沧桑和盛世的繁华,仿佛看见了我的先人们正沿着那落暮的夕阳,一步一步的向我走来。

也许是我爱好书法的缘由。西安期间,我先后三次到过碑林。伫立碑前,深感中国文字之独特,深感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真不愧是国魂瑰宝。有人说,要见证中国的书法,品味书法的中国,碑林是一个必看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博览中国文字起源,可以看见中国文化的精髓。那四书五经,柳韵颜风,米章魏法,欧式诸体,《兰亭序》,《玄秘塔碑》等等,就是我大中华的文化血脉,一览无遗。即使你是个外行,如果你看了碑帖,你会从中领略中华的历史;如果你是位内行,你在欣赏着碑帖的时候,定能从中吸取天地之神韵。

到西安,不能不到大雁塔。此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也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行走在大雁塔新修建的广场,放眼四望,视野开阔。周边是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音乐喷泉,此起彼伏,脚踩中华大字,在悠悠的禅意之中,一切紧张的压力都消失殆尽。最使我感到神奇的是藏在寺内的《心经》,那用毛笔书写的小楷,很是令人惊叹。再了解《心经》的来龙去脉,更是让人不可思议。

心经,是唐僧西天取经的核心经书,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作用。据传,玄奘大师在取经途中,路过一个庙,看到一个长了一身癞的人生病了,正在呻吟,他就把自己取经的事暂时搁下,照顾这病人。事后,病人为了感谢他,就送他一本梵文的《心经》。玄奘大师就一路走,一路念这个经。当他走到一个河边时,正碰到“外道婆罗门”举行祭祀,就是拿一个活人扔到河里,而且已经指定了一个人。这个人有家眷,正与家人生离死别,极度悲伤。正在这个时候,他们突然看见一个外国人(玄奘大师)来了,就决定把这个外国人送到河里祭祀。此时的玄奘大师感到无理可喻,就说:“我们出家人要修行念经,在我死之前请让我念念经好不好?”那些人就依了他。大师拿起《心经》,念到第三遍时,天地顿时变色,飞沙走石,这些人害怕了,忙说,这样的人我们不能得罪,赶快把他放了,并且给他磕头。

经过此劫,玄奘大师非常感谢那位传经的和尚。他在取经回来时,专程循原路去找,那个和尚没有了,当初那个庙也找不到了。于是他更感觉当初所遇不是世间的凡人。玄奘大师得到神僧传授本经,一路消灾免难,《心经》威力无穷。有人说,如果把《心经》后面的咒语作为持诵的功课,每天持诵至少四十九遍,多则不限,一定会有感应,一定会对我们的修行、身体、事业、家庭都有帮助。所以,自古至今有许多修行的人,专门以《心经》这个法门作为专修的课程,会写字的,用书法写《心经》来修;不会写字的,每天念诵《心经》。修的时间长了,就自自然然能达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目的。

从大雁塔返回,已是落日十分,慢步钟楼鼓楼,倾听那诗意的唐风。这里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站在钟楼和鼓楼之间的广场上,来往汽车穿梭不停,世界各地游客络绎不绝。夕阳西下,我手持手机,用全景方式一扫而过,一幅唐城建筑尽在眼前。在夕阳的濡染下,仿唐建筑错落有致,彷佛自己就置身于大唐王朝的心脏。我想,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长安,它已经是世界的长安了。

临别西安的那个下午,分别来自江苏、山东、湖南的三位同行者,加上我这个湖北佬一起前往陕西省博物馆参观。当时所租乘的是一辆“滴滴快车”,驾驶员正是位老西安,很健谈。得知我们来自不同省份,他打趣地说:“在古代你们分属越、齐、楚三国,都是我们统一的对象,哈哈”。我们随知应和一笑,也从中感受到他的爽朗与自信。不一会儿,他就递上自己的名片,上书“西安某某书画院”,职位是院长。我顿时想,一个书画院长还开“滴滴快车”?真是不可思议。正当我吃惊的时候,他好象看出我的心思,就说:西安是“诗书簪缨之乡”“礼乐弦歌之地”,这就是我们古长安的真实写照。这里自古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荟集之地;曾是笙歌彻夜,箫鼓声动的繁花之所;翰墨书香,满城皆是才子佳人。这里,产生了濡染整个关中平原的地方特色文化---秦腔。国乐在这里更是流香馥郁。丝竹民乐,闾间艺术,无不令举世惊艳。

当然,如今的西安好象有些失落,一切都已是风流云散,偶尔可以在街市的一角听见几声高亢粗犷的秦腔,却也很快被喧闹的汽笛声所湮灭。至于国乐,你也只能于音乐学院的乐厅里,诗词曲赋的古韵中去寻找了。但他接着又说,有很多的西安人并不自甘让其落寞,象我一样,尽管开着“滴滴快车”,还办着个小小的书画院,接收中小学生或有类似爱好的成年人,象征性地收些费用,主要目的就是想传承着这份文化血脉,不让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代人手上被遗弃。通过他一番自信的表述,我真切地感受到,西北风仍然吹拂着这块厚土,那一段融入史诗的印记不会轻易剪断,大唐情韵浸染过的土地不会消失。长眠地下的灵魂,虽然常被游龙惊梦,可能会切割大地激情,但肯定切不断历史的脉动。我从这座城市看到,历史的文化血脉依然流畅,那时尚与古典正在融合,那交辉的诗韵,正从长安辐射,覆盖全球。

在西安的一周时间,我每天傍晚就会走在街头小巷。只有在华灯初上的时候,所有的仿唐建筑才是霓虹闪烁,透过那玲珑剔透的灯光,更能感受远古长安的古风古韵,古色古香,古意情怀。在此,我想借用作者渔娘的一首诗,结束长安之行:

铁马嘶鸣

掩不住胡笳的婉转

刀光剑影与流矢

遮蔽不了你的绫罗绮裳

木屐敲过青石板

步步莲花在廖廓里回响

素手徐酌的佳酿

让驰骋的战骑酣畅

一双翦水秋瞳

呼唤我回到长安

俯仰之间就是三生

我的美人

我是你两千年后的王

你那一缕香魂

是否还留连在那旧城墙

长安回望

[1]

作者简介

江继祥,笔名大江东去、江影沉香、江晚莫愁;网络诗人,发表诗歌七百多首,擅长写旧体诗;业余作家,发表散文、短篇小说等四十余篇,有一部长篇小说发表;高级工程师,在国家和省级期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

参考资料

  1.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