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喀秋莎火箭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俄语:Катюша,俄文罗马化为Katyusha)是第一种被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生产、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较于其他的火炮,这种多轨火箭炮能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于目标地,但其准确度较低且装弹时间较长。它们虽比其他火炮来的脆弱,但价格低廉、易于生产。二战中,喀秋莎成为了第一种苏联大量生产的自行火炮,并常将其装载于卡车上。和其他自行火炮相比,这样的机动性为喀秋莎带来其他的优势: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并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离开。其火箭发射车为美援的雪佛兰G7100及福特-马蒙·夏灵顿HH6-COE4和苏联自己生产的吉斯6,吉斯151卡车等。


喀秋莎火箭炮,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火箭炮的流行名称。系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取共产国际俄文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这是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工厂出厂时的标记,K即是俄文单词共产国际的第一个字母。由于火箭炮这种新型武器当时严格保密,红军战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该武器命名为一个女性的爱称“喀秋莎”,这个别名迅速在苏军队里传播开来。德军则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德语:Stalinorgel)。


发展沿革

设计背景 

发射特殊火箭弹的喀秋莎火箭炮 图片来自搜狐

俄国人对火箭弹的研究最早开始于沙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当时的战机还比较简陋,难以承受大威力的机枪、机炮所带来的后坐力冲击,所以就把目光放在了航空火箭上。由于当时沙俄高层认为他们的工厂在技术上达不到这样的研制航空火箭弹的要求,所以计划迟迟未获得批准。直到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才对该项目给予极大的投入。经过努力,苏联工程师研制出了可以稳定飞行距离长达400米的固体火箭和射程达到1300米的火箭弹以及口径分别为82毫米和132毫米的RS-82和RS-132火箭弹。[1]


建造历程

1938年10月,火箭炮车载实验正式开始,以ЗИС(吉斯)--6 6X6载重卡车为平台。实验车的定向器非常有特色,为了尽可能的多搭载火箭弹,火箭炮共有24条工字型发射轨,上下两排交错排列,每排12条,看上去活像两排篱笆。更有意思的是,发射轨的指向竟与车头方向垂直,且只能做高低调整。也就是说,开火的时候,必须将车身与目标保持90度角,方向调整只能通过车辆转向来实现。不言而喻,这种调整方式所赋予的方向射角的精度是极差的,调整速度也是不可接受的。

1939年3月,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8导轨的БМ-13-16试制成功,它采用“工”字型发射机,在上下可分别挂1枚火箭弹。这样БМ-13总共可以携带16枚М-13 (РС-132的改进型)132毫米火箭弹,发射架拥有左90度-右90度的方向射界。苏联军方随即对其进行了各项严格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БМ-13特别适合打击暴露的密集敌有生力量集结地、野战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由于БМ-13是自行的,因此也适合打击突然出现的敌军以及与对方进行炮战。不过由于火箭炮发射时,烟尘火光特别明显,且完全没有防护,因此它不适合在敌炮火威胁比较大的地域里作战。之后的两年,由于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苏军的采购仅有几十门。就在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前夜,苏联政府在БМ-13尚未完全测试完成的情况下,命令全面投入生产。


走向辉煌

一种山地型喀秋莎火箭炮 图片来自搜狐

1941年6月30日,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开始批量生产БМ-13火箭炮。7月23日,首批批量生产的火箭炮顺利地通过了测试。从此,喀秋莎开始大规模生产并迅速装备部队。“喀秋莎”底盘的后部,有2个手动的千斤顶。发射时,炮手要把它放下,以保证发射平台的稳定性。发射装置位于驾驶室中,由炮长操作,也可以通过电线连接,由连统一发射。初期的БМ-13一般编为独立迫击炮营或连(为了保密,不用火箭炮的名称),主要用于堵口子。堵住了就用火力支援步兵反击;堵不住则可以利用良好的机动性能撤退。生产时,按照共产国际兵工厂的惯例,取“共产国际”俄文的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由于当时这款武器的名称还处于保密状态,故而引用字母“K”赋予其爱称“喀秋莎”,之后这个名称便在苏军中广泛传播,也一直被沿用。


1942年,美国正式参战,大批美援物资源源不断运抵苏联。其中最珍贵的当属各种运输车辆了。美国的通用GMC 6X6 卡车的性能比苏联自己的ЗИС-6卡车好的多。因此,1943年以后生产的火箭炮几乎都是以通用GMC 卡车为底盘,这种型号的火箭炮改称БМ-13Н。不过由于绝大部分的БМ-13都是以通用GMC 为底盘,所以后来БМ-13Н就统称为БМ-13。苏军还在美国卡车底盘上生产了БМ-8-36 36联装 БМ-8-48 48联装和 БМ-8-72 72联装火箭炮。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伟大胜利。1531门喀秋莎在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了对付德军的坚固火力点,苏军投入了刚刚研制成功的М-31-4火箭炮。这是一种架在地上发射的火箭炮。发射М-30 300毫米火箭弹。БМ-30 火箭炮在布达配斯、布拉格、科尼斯堡和柏林等城市攻坚战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苏联总共生产了2400门БМ-8系列,6800门БМ-13系列和1800门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门是装在卡车上的。 到战争结束时,苏军已拥有7个火箭炮师,11个火箭炮旅以及38个独立火箭炮营,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БМ-13。苏联红军的火箭炮部队已经成为整个炮兵中最具威力的部分。[2]


技术特点

前苏联132mm火箭炮 BМ-13 132毫米火箭弹 图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常规兵器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号是BM-13,这是一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0秒。运载车时速90千米。另外132mm火箭弹威力奇大,其威力直追150榴弹炮。喀秋莎火箭炮一次发射就可以射出16枚火箭弹,可选择单射、连射以及齐射,而齐射能在10s内将所有16枚火箭弹倾泻给敌军。不过,其精度确实远不及德国的火箭炮,无法做到精确打击。所以,苏联军队一直是采用几辆自行火箭炮同时齐射的方式,保证能对一个区域内的敌人进行密集的火力覆盖。


与德军41式火箭炮一样,喀秋莎火箭炮属于一种大面积攻击性武器,这种武器拥有比41式火箭炮更大的威力,16发火箭弹能够在瞬间爆发出二战时期中国一个150炮兵团的火力。几辆喀秋莎就能够打出炮兵师的火力。还有这种武器直接装载在车上,机动能力极强,可以最高每小时90公里的行驶,停车既打,打完就跑,除了飞机外根本无法使用火炮反制。[3]


主要诸元

弹架         工字架导轨,后期有筒式导轨
架长         5m,后期有3m
弹架俯仰角         7°~45°
弹架旋转角         左右各90°
可使用弹药         BМ-13 132毫米火箭弹、BМ-30 300毫米火箭弹(后期)
弹长         1450mm
弹重         42.5kg
发射初速         70m/s
射程         7900~8800m
齐射时间         7-10秒
装弹时间         5-10分钟
装弹数量         16发
装载车行驶速度         90km/h
发射方法         一次性齐射、单射、部分齐射



火炮评价

柏林战役中苏联士兵为喀秋莎火箭炮加装火箭弹  图片来自腾讯

喀秋莎火箭炮其性能并非是二战同期武器中最优秀的,因为他是全世界第一款火箭炮,德国以及美国的火箭炮都是晚于喀秋莎火箭炮研发出来,他们研发出的火箭炮自然也是结合过喀秋莎的战斗经验,会具有后发的优势。但是为什么在二战中火箭炮的喀秋炮能给人流下最深的印象呢?


其一,喀秋莎火箭炮真正可怕的是其密集的火力给敌人造成的心理震撼,想想数百发火箭炮如雨点一般从天而降的那种感觉,感觉下一秒就要无路可逃了吧。这给战场上的德国军队带来很大的心理恐惧和绝望,也正如德国后期的虎式坦克使得盟军坦克怎么打都打不穿时,带给盟军部队的心理的那种绝望。


其二,则是喀秋莎火箭炮那惊人的产量,其产量达到了6800辆,相比之下德国的42型自行火箭炮就算把全部型号加起来一共也才400辆,相差了将近17倍,这也就意味着德军的火力支援以及火力覆盖能力比起苏联军队要差的很多。[4]

正在发射火箭弹的喀秋莎火箭炮   图片来自新浪网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是第一种被苏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生产、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较于其他的火炮,这种多轨火箭炮能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于目标地,但其也有缺点。一是准确度较低。因此喀秋莎做到了面杀伤,但做不到点杀伤。二就是喀秋莎装弹时间较长,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需要多达5~10分钟时间,在时间就是生命的战场上这样有很大。问题三是喀秋莎火箭炮发射会造成巨大的动静,极其容易被对方发现。


1941年一次离奇的进攻让德军感到十分的惊讶,刚刚占领完奥尔沙的德军部队, 在进行后方军队补给时突然被一阵猛烈的炮火攻击,此次攻击持续了30多秒,轰炸就此暂停了,但是这顷刻间的火力让德军很是恐惧,他们知道这次炮击和此前的任何一次炮击都不同,往常苏联军队的炮击都没有这一次炮击这样的火力密度,这件事很快的传到了德国高层,德国高层认为这是苏联军队的新式武器,但并不知道该武器具体的性能和样子。一直到德军推进到莫斯科郊外时,德军才在一次战役中缴获了一辆载有喀秋莎火箭炮的苏联卡车。这才知道那次密集的炮击是如何而来。


苏军士兵甚至也被它的巨大威力所震撼。时任西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述:4辆喀秋莎齐射,战果极大,我军的一些官兵在未接通知而目睹了那巨大的威力后,甚至吓得退了回来。

抗美援朝金城战役中中国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阵地  图片来自搜狐


总体来说,作为一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喀秋莎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0秒,最大射程7900~8800米,运载车时速90千米。该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喀秋莎火箭炮会进行集团齐射,覆盖很大的一片区域,根本就没有地方躲,作为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配系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喀秋莎成名于二战,在后来我国抗美援朝中也引进了喀秋莎,对美军造成了重大伤亡,令美军吃了不少亏,甚至有的美国士兵声称:“中国军队动用了原子弹!”。这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代火箭炮。


除了喀秋莎火箭炮之外,苏联还陆续推出了其他各种火箭炮。不过总的来说,喀秋莎火箭炮也是开了武器史上的一个先河,正是各国都看到了火箭炮的威力巨大,鉴于火箭炮的作用,二战的主要参战国都开始研发火箭炮。而无论何时,苏联时代的喀秋莎火箭炮却依然耀眼,在武器装备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5]


视频

为何德国人这么惧怕喀秋莎火箭炮?看看下面4点就知道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