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故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内容简介
他19岁,单身;她48岁,已婚,有两个女儿。一次网球混合双打,让他们邂逅了爱情。
英国文坛巨匠、布克奖得主朱利安•巴恩斯全新作品,抒写无法被定义的爱情,透析时间与记忆的真谛。
一份绵密细腻的情感纪实:第一人称讲相爱,第二人称讲相处,第三人称讲分离。爱情无法 被定义,却可以变质和消解。你是愿意爱得多痛得多,还是爱得少痛得少?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关于时间与记忆的真谛:当我们回忆过去,当故事已经反复讲述了很多遍,我们很可能会美化它,又或者丑化它。这其中究竟还有多少真实的成分?
著名平面设计师马仕睿全新打造“巴恩斯作品系列”。温情却又棱角分明的少年恋情,在一生的故事里层层叠叠地上演。
名人评价
受困于日常生活的悲剧如此感人、如此敏锐,人们只能几乎盲目地、以片断地形式面对——而这,正是真正大师级小说的标志。
——布克奖评委加比•伍德
紧张,悲伤,优美,这是巴恩斯最好的一部作品。
——《旁观者》
巴恩斯是艾米斯—麦克尤恩—希金斯同代作家中,最具创新精神的作家。
——《纽约时报书评》
【内容简介】
在爱里,一切都是既真又假。
对于爱这个话题,说什么都不算荒谬。
伦敦郊区青年保罗大学假期回家,参加了网球俱乐部。他的搭档苏珊是位四十多岁的已婚女人,有两个女儿。两人坠入爱河。保罗把苏珊从糟糕的婚姻中解救出来,却因为苏珊酗酒成性又不得不分开。曾经的爱消失了,只剩下遗憾和怨怼……
作者简介
朱利安•巴恩斯 Julian Barnes
出生于1946年,英国当代作家。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参与《牛津英语辞典》的编纂工作,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和评论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以突破之作《福楼拜的鹦鹉》入围布克奖决选,跻身英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此后,他横扫各大文学奖项,三进布克奖决选,并于2011年凭借《终结的感觉》赢得该奖,同年获大卫•柯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
郭国良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导,翻译学研究所所长,中华译学馆常务副馆长,中国翻译协会理事,浙江省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代表译作有《赎罪》《终结的感觉》《水之乡》《无可慰藉》《月亮虎》《被释放的祖克曼》《瓦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等。
原文摘录
当一段关系破裂时,女性更有可能会说,“在X发生以前,什么问题都没有。”指的是境况或者场所的变更,一个孩子的意外到来,或者,再常见不过的是某件惯常的事——或者也不是那么惯常——婚外情。然而,男性却更有可能这样说,“恐怕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接着他便会说双方脾性不合,或者是这是一场逼婚,或者某方或双方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些秘密随后曝了光。所以她所说的是“……之前我们都很开心”,而他所说的则是“我们从未真正开心过”。
书评
上世纪六十年代,19岁的大学生Paul 在网球场上遇到48岁的中产主妇Susan,Susan已婚并有两个快成年的女儿。Paul和Susan从网球搭档渐渐变成情人,甚至“抛弃家庭”另组新居,后来二人分开,直至Susan的老死。Paul在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爱情,这就是这本书的内容。手法上主要有不同人称的穿插,从Paul的第一人称到第二人称再到第三人称。
我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它很像一部压抑沮丧的电影,明知道是沉落,只不过去看看它沉落的形态。这种电影感主要来自于:将几十年的时间跨度浓缩在回忆当中,极具镜头感的蒙太奇;细节上的呼应,反反复复出现的句子是电影当中最常出现的提示线索;创造令人意外的小情节反转(牙医);注重氛围的营造。但我不知道,对一本文学著作做出这种评价是好是坏。
可以举出很多让我在那一瞬间联想到的例子:裸体相对的少年和妇人:《朗读者》;恋情曝光前,餐桌上少年面对妇人的丈夫:《盖茨比》;性的描写:《雏妓回忆录》……
在某些方面稍微落入俗套了:我相信这种故事发生过千千万万遍,我也感觉那些细节的呼应很做作。甚至关于巴恩斯一贯的书写,有什么突破吗?漫长时间的回忆和记忆的真真假假,是不是已经是他的风格?
但我还是试图在当中寻找,某些超过爱和性、超过少年成长的内容。那些更说得通的部分:它(the only story)为何值得书写。
played-out generation vs. fancy boys
书中提到个小细节:他们聊到Sharpeville Massacre,当时事件已经过去数年,也即是60年代中期。
如果讲Susan的丈夫Gordon Macleod,那一代人代表的是经历过战争逝去的一代,那么Paul就是当时正当潮流的那代人。更多的性自由、更多对社会不同人群的理解,也包括反战和新左派思潮,披头士。(恰恰是沙佩维尔事件成为了日后的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
事实上,Paul并不是激进的学生,或许由于中产阶级家庭的保守性,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走在正常轨道上的学生。他似乎也并没有这方面的个人魅力,对于fancy boys的归类也感到颇冒犯。
但即便如此,代际之间的矛盾还是默认的。
当谈及沙佩维尔,Gordon戏谑地问Paul:你知道沙佩维尔在哪儿吗?你深思熟虑过的观点是什么呢?那么面对一群暴民你觉得该怎么办呢?——Paul 的内心反应是:我真的很讨厌成年人问你问题的那种方式,暗示出他们已经知道你会怎么回答,并且那个回答一定是很傻的或者错的。
Paul 并不是mewling pinko,但Gordon一定会牢牢地守护自己阵营。
于是,最后就只能用一种俗气的套路解释:Gordon与Susan那代人,携带着旧世界的创痛,是过时的一代人,用酒精麻痹自己,在那里面得到些许的宽慰。
时间
同过去的疑问一样,巴恩斯一开始便提出:”当我们回忆过去,当故事已经反复讲述了许多遍,我们很可能会美化它,又或者丑化它。所以它究竟有多少真实的成分?”
在他们恋爱的初期,19岁的Paul在过马路时,与一位老人起冲突,Paul咒骂:“You’ll be dead before I will.” Paul认为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总要以为老年人会眼红年轻人的人生路漫长。但等到年老的时候,才发现并非如此,那不是嫉妒,而是一种不由自主的经验主义。
Susan计算他们做爱的次数,或许是因为常年的无性婚姻。但Paul从来记不清什么时候第一次接吻,更记不清做爱的次数。他反倒是惊讶这个48岁的女人依旧需要避孕(a womanly woman)。
时间差是一个无形的沟渠,从一开始便注定的跌落。
这是一个老年的写作。然后你才意识到,其实爱情中的年龄差别并非不会成为问题,而是Paul做了自我安慰:我的爱情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跟同龄人都不一样。——这种优越感,或者讲男性的自我意识,压制住了别的东西。
毕竟,在这个爱情故事当中,Paul和Susan似乎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特质,彼此也不是补集。他们任何一人,普普通通,都不足以使人想到浪漫或美好。但两人在一起就是故事了。
我只是遗憾,由于年龄差,Susan死去后,最终这个故事还是由男性书写。
爱
巴恩斯是一个很会写金句的作家。而我几乎要忘了这是个爱情故事。
整本书最吸引人的一定是开头这一句:“Would you rather love the more, and suffer the more; or love the less, and suffer the less? ”
初恋定义了所有后来恋爱的基调。而这种苦痛在Paul后来的人生中如同梦魇般缠绕。那些与Susan在一起的经历,定义了爱和性、责任和放纵、背叛和忠诚、恐惧和害怕。第三人称的书写,是不忍直视吗?这种爱,有什么美好值得向往?
整本书是一种无限向下的坠落。Susan开始酗酒后,Paul在日记里写下自己对酗酒的看法,而Susan的回复是:With your inky pen to make you hate me.
最终的最终,这本Paul的回忆,是否扭转了这句话。
“Love was like the vast and sudden uncreasing of a lifelong frown.” 释然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