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开平区刘鲲-再现千年古陶瓷神话(刘效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唐山市开平区刘鲲-再现千年古陶瓷神话》是中国当代作家刘效来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唐山市开平区刘鲲-再现千年古陶瓷神话
春暖花开的季节,我沐浴着温暖柔和的阳光,迎着拂面而来习习微风,游春般地骑着单车,到早已熟悉的唐山泉河陶瓷厂,采访女厂长、天目瓷系列产品第三代传人、北泉河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鲲。
出身陶瓷世家的刘鲲,向我介绍了天目瓷系列产品的研制过程:我的爷爷1958年在双桥公社陶瓷厂担任党支部书记,烧制大缸利用釉土(含铁)时,曾出现过油滴和铁红现象。我的父亲1982年担任唐山市银河瓷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一次,在烧制日用瓷时,从无意掉在瓷坯上的一小块铁锈天然形成的的五道光环受到启发。从此,他翻阅史料,寻根究源。历经多年的艰辛探索,克服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使失传700多年的天目瓷重见天日。在2000年9月第三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上一亮相,立即引起轰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河北经济日报》、河北电视台、日本共同社、NHK电视台等国内外新闻媒体,纷纷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陶艺奇葩——天目系列,包括曜变、油滴、茶叶末、玳瑁等30余种作品,全是我父亲历经艰辛研制开发的。
天目是古代铁系黑釉陶瓷的统称,天目瓷器属于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其中,以曜变、油滴、兔毫最为名贵,而铁系黑釉曜变天目瓷又居名瓷之首。据有关资料记载,失传700余年的铁系黑釉曜变天目瓷,在国内连碎片都尚末发现,仅在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大阪藤田美术馆和京都大德寺龙光院等处,存有4只宋代铁系黑釉曜变天目茶碗,被日本人当做国宝。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著名专家陈显球先生为此曾深深喟叹:“可惜这种烧制技术在国内已失传。真正的曜变天目,一般只能从图片上看到。”
我父亲研制开发的曜变天目,是天目系列作品的一部分,也是天目系列中最珍贵的品种。其中,我父亲烧制的曜变蓝圈釉瓷和现存日本的宋代曜变天目瓷碗相近,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有斑点,二是斑点周围闪耀着蓝色光辉,应称为传统曜变天目瓷。
在此基础上,我父亲又研制开发了黑宝石釉瓷、红宝石釉瓷、银圈釉瓷、彩云釉瓷、正点鹧鸪斑、绒球釉瓷、金圈釉瓷等曜变天目品种,是传统曜变天目铁系釉料的传承、创新和超越,是同类的异晶体。据专家介绍,曜变天目之所以精美,是基于Fe2o3和P2o5产生的液相分离,析晶体及液滴对光的散射和干涉产生的艺术效果,堪称艺术精品,弥足珍贵,加之曜变天目之外其它天目陶瓷作品——油滴、雨点、兔毫、毫变纹、玳瑁、茶叶末、木叶天目、黑釉天目、类鹧鸪斑、铁红、金沙石等品种,可称天目系列作品,极富收藏价值。因其制作技术之精之难之深之奥,所以此系列作品被誉为可遇不可求的艺术珍品。
刘鲲边叙述,边潸然泪下,因为她知道父亲在研制、开发宋代天目瓷几十年的辛酸、困苦的经历。刘鲲接任瓷厂后,心想:我是第三代传人,又有大学文凭,我既接了班,就应把父亲的事业发扬光大,更上一层搂。于是,她思前想后,制定了切实可行、详尽而周密的“再现千年唐代古陶瓷”研制计划: 据有关资料载:1987年陕西省法门镇宝塔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是唐代越窑青瓷中的精品,茶盏的里面像是一碗清水,也叫无中生水,这是唐代秘色瓷非常令人神往的视觉效果。
刘鲲为使这一千年古陶瓷神话再现,干脆把行李搬到车间,吃住在厂,昼夜在车间里磨爬滾打,注浆成型,修坯上釉,装窑出窑,查看管路,记录升、降温曲线,修改或重定作业计划。有时代病坚持,甚至忘记吃饭睡觉,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冬来暑至,春种秋收,历经千余个日日夜夜,终研制开发成功。
在唐代秘色瓷“无中生水”的视觉效果上,增加宋代曜变天目瓷之晶花,错落有致,改进了天目瓷或黑,或红,或棕,不柔和的釉面视觉效果。而新产品显得十分幽静深邃,叙述着千年的历史沧桑,应称为“唐宋秘曜”。
唐宋秘曜璀璨的釉色,自然天成,呈现一幅美丽的画面,在不同的光彩辉映中,宛如缥缈的宇庙中忽明忽暗的星辰,如梦如幻,具有浓厚的东方艺术的神秘感受和独特的民族审美风格。伴随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一种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深思,带来历久弥新的口感和沧海桑田的诗意,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唐宋秘曜如梦如幻的色调和晶花,这也符合分相和结晶的原理。唐代秘色瓷和宋代曜变天目瓷的结合,再现千年古陶瓷神话,是唐宋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撞击、交融、升华、创新的必然结果!
风雨一家人,半个世纪“唐宋秘曜”魂牵梦绕之猜想,道出了赤诚的中国心。用唐宋秘曜诠释了普通三代共产党员的初心和生活的意义,实现了自然天成、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促进了现代陶瓷工业技术进步,使中国古陶瓷焕发了青春。
唐宋秘曜,是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工艺之产物,其中的天地人“三才盏”有茶、有乾坤,唐宋秘曜在路中……北泉梦,唐山梦,中国梦,刘鲲信心十足地对我叙述着……
2023-6-4-刘效来原创首发完稿于唐山茅屋陋室[1]
作者简介
刘效来,1961年7月由唐山六中应征入伍,1962年开始业余文艺作品创作,1965年在“抗美援越”备战中,与战友共同创作并演出的活报剧在军直调演中荣获创作和演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