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尔滨工程大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哈尔滨工程大学(英语: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缩写:HEU),简称哈工程,建于1953年,位于哈尔滨。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共建。是中国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中国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1]、“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东北地区唯一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依托学校。

学校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历史沿革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政委兼院长。学院设立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军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工程兵工程系五个系。1961年学院被确定为中国全国重点大学。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1960年到1962年,学院进行了分建和改建。学院炮兵工程系迁往武昌,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成立炮兵工程学院,不久又迁往南京(现为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系迁往西安,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工兵工程系迁往西安,后又迁回北京,成立工程兵工程学院(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原子化学防护系迁往长春,成立防化学兵工程学院(现为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的机场建筑和气象两个专业移交给空军气象学校(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又陆续成立原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1966年4月,根据中国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退出部队序列。

在文革后期,哈军工遭到肢解。原哈军工大部分系和员工迁往长沙,组成长沙工学院,后更名为国防科技大学。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原军工其他各机关系部留守的部分干部教师调整归第六机械工业部(后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领导,在“哈军工”部分原址上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于1977年开始正式招生,1978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94年4月,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预审,成为中国国家“211工程”的首批建设学校之一[2]

视频

哈尔滨工程大学 相关视频

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宣传片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