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和李大感怀 二首

《和李大感怀 二首》是中国当代作家郭沫若写的文章。

目录

作品欣赏

玉肩斜倚轻轻觑,

腮畔潺沄〔1〕界泪痕。

微啭莺声〔2〕时蹙额,

半回星眼欲勾魂。

潮晕频添无限媚,

宿酲〔3〕未解有余黁〔4〕。

情天碧海〔5〕苍茫甚,

独坐无言深闭门。

说明

《诗稿》推断此题二首作于1910年冬。“李大”的真实姓名,待考。《诗稿》认为,是嘉定府中学堂同学李鹄人;伍加伦《漫话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认为,“历届同学录中并无李鹄人的大名”。作者在成都分设中学读书时,交往同学中多有绰号,如“王大”、“周二”、“精公”(李劼人)、“郭大头”(作者)等。

作者在《反正前后》中说,到成都不久,即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界状况异常失望,还是“鲁卫之政”。不满于现实,希求改变,但找不到社会腐败的根源,也找不到正确的解决办法,又无处发泄,于是“失望、焦躁、愤懑、烦恼,这几条支流所汇合而成的自然是无为、堕落、自暴、自弃的洪流”。此诗与《澡室狂吟》、《游怡园》等诗,即当时纵情于诗酒生活,借酒浇愁、名士风流的写照。第一首写女子的娇媚、香艳、幽怨。第二首写女子高唐梦醒,徘徊自怜,知己难求。此二诗大有“香奁体”余韵。

注释

〔1〕潺沄,水流貌。指腮边道道泪痕。

〔2〕啭,鸟鸣宛转。莺声,形容女性声音娇嫩。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

〔3〕宿酲,隔夜酒醉未醒。欧阳修《渔家傲》:“睡起日高堆酒兴。厌厌病。宿酲和梦何时醒。”

〔4〕黁,香气。

〔5〕情天碧海,犹情天恨海。与“青天”无关。

高唐梦〔1〕转星初落,

彳亍〔2〕回廊苦自怜,

一夜相思深透骨,

百年长恨〔3〕弗飞仙。

合欢未遇黄衫客〔4〕,

知己难忘白乐天〔5〕。

读罢新诗瞠目视,

娱情聊向酒家眠〔6〕。

注释

〔1〕高唐,楚国台观,在古代巫山云梦泽中。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忱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高唐梦,指男女幽会。

〔2〕彳亍,小步行走,左步为彳,右步为亍,合则为行。潘岳《射雉赋》:“彳亍中辍,馥焉中镝。”李贽《观涨》:“踟蹰横渡口,彳亍上滩舟。”

〔3〕百年长恨,化用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弗飞仙,不飞升。

〔4〕黄衫客,唐代传说中的行侠仗义之士。《太平广记·霍小玉传》载:唐大历时,名妓霍小玉被陇西李益抛弃,忧愤而病。忽有豪侠黄衫客挟李益来见,小玉发誓将化鬼惩罚李益。后有诗传出:“一代名花付落茵,痴心枉自恋诗人;何如嫁与黄衫客,白马芳郊共踏春。”

〔5〕白乐天(772—846),白居易,字乐天。唐代大诗人。他的《琵琶行》写与商女在浔阳江头相遇,引为知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酒家眠,写狂放不羁。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1]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学。1915年,进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1919年,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夏社;同年,创作诗歌《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凤凰涅槃》等。1921年8月,诗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历史剧《卓文君》、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历史剧《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完成论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归国参加抗战,在上海主办《救亡日报》。1938年4月,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1941年12月,写成五幕历史剧《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1943年,完成历史剧《南冠草》。1944年写《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10月19日,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53年,当选第二届中国文联主席。195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59年,完成历史剧《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历史剧《武则天》;同年,当选第三届中国文联主席。1969年,完成论著《李白与杜甫》。1973年,论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当选第四届文联主席;6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