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和平建国军

和平建国军
图片来自百科知识

和平建国军,是1940年3月汪精卫南京建立政权后,收编国民政府投降军队所组建的一支傀儡军队。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南京国民政府收编。

目录

兵力

1940年,汪军总数8.8万人,而到1945年春已扩大到40馀万人。汪精卫政权所统领的南京和平建国军直辖6个方面军及4个绥靖公署[1]华北治安军则最高曾辖有14个集团军,蒙疆的蒙古军最高曾辖有10个。截止到1945年夏,汪精卫政权所统领的军队序列为:

1940年3月汪精卫国民政府成立,同时成立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全国军事最高机关,其职掌为关于国防绥靖之统率事宜、军事章制、军事教育方针之最高决定、军费支配、军备补充之最高审核、军事建设军队编遣之最高决定及中将及独立任务少将以上任免之审核”,最初常委为九人,即陈公博、周佛海、刘郁芬、齐燮元、鲍文樾、杨揆一、任援道、叶蓬、肖叔宣。至1941年底共有委员四十一人。

    •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陈公博
    • 参谋本部(部长杨揆一
    • 军事参议院(院长任援道
    • 军事训练部(部长萧叔萱
    • 政治训练部(部长陈公博)。
    • 调查统计部(部长李士群,政务次长杨杰,常务次长夏仲明;1941年8月16日增设。1943年9月9日,李士群被日军毒毙,调查统计部撤销,改设政治部,任命陆军编练总监公署总监黄自强为部长。下设政治保卫局、情报局以及秘书室、参事室、总务处、警卫大队等单位。政治保卫局(局址为南京普驼路8号)全部取代了原“特工总部”的职权、机构和人员,万里浪任政治保卫局局长,胡均鹤任副局长。政治保卫局设第一局和第二局,第一局设在上海极司非尔路76号原特工总部所在地,局长由万里浪兼任,第一局后来又迁往1942年以后特工总部所在地杭州(局址为东街路100号),上海“76号”遂成为第一局所属的“上海分局”,分局长先后由罗梦芗、林焕之。第二局设在南京颐和路21号,局长由胡均鹤兼任。政治保卫局在各省、市、县设分局、支局,分站、支站等机构;此外,还有无线电总站、研究室、感化院等独立单位。1945年2月8日陈公博把政治部改为“军事委员会政治警卫总署” ,总监陈公博兼,副监丁默村、周学昌。1945年6月,周学昌离职任南京市市长,万里浪继任为副监。在南京、上海、杭州、苏州、武汉、广州、福州、郑州、合肥等设有政治保卫分局。日本投降后,周佛海组织“军事委员会上海行动总指挥部”并任总指挥,万里浪受命担任上海行动总指挥部的调查室主任。

1943年,汪政权“参战”后,为适应战时体制,将军事委员会置于新设的最高国防会议之下,撤销编练总监公署,其职权转到陆军部。

  • 军委会直辖警卫军:1939年12月9日在上海江湾的中央陆军军官训练团开学,约2500人,汪精卫兼任团长,总队长张诚,教育长叶蓬。1940年3月警卫旅成立,旅长张诚少将/刘夷(黄埔二期,刘峙之侄),下辖第一团(团长李友竹,1645人)、第二团(团长魏天秩,在安徽组建仅785人)、补充团(鲁南于惠民部864人)、警卫大队(为叶蓬从上海伪警察中选调组建,406人,大队长洪振)、宪兵大队(从北平宪兵司令部拨来一营,由警卫旅长亲自指挥)。缺编4000余人。1941年3月改编为警卫师,师长郑大章/李讴一,副师长陆振清/洪振,参谋长邢聚五,辖第一团861人、第二团937人、第三团(原补充团,886人)、特务团(原警卫大队,377人),总计3446人。1943年1月扩编为警卫军,军长陈公博(挂名),参谋长祝晴川(负责日常),由陆军军官教导总队培养的军官与军士用于组建第一、第三师。每师5026人,每团1485人。总计18902人。1945年9月,国民革命军第74军进抵南京,其第51、第57、第58师分别并编了警卫第1、第2、第3师。
    • 第一师师长刘启雄(黄埔二期,国民革命军第87军旅长),副师长熊子浩(黄埔四期,江苏保安处团长)。负责南京城区警备。
      • 第一团:以国民政府卫士团(团长陈皋)为基干,广东提供500人补充。1942年12月编成。
      • 第二团:警卫军补充团提供1500人编成。
      • 第三团:警卫军补充团提供2000人编成。
    • 第二师师长秦汉青(保定五期,国民革命军第29军):由警卫师与独立第14旅并编,独立第14旅军官替换掉了原警卫师军官。
    • 第三师师长陈孝强(黄埔二期,国民革命军预备第八师师长。1944年5月底因通济门事件被免职)/钟健魂/鲍文沛。开封绥署特务团以及中条山战役国军战俘于1943年12月21日编成。负责南京周边警备。第七团驻句容,第八团驻江宁,第九团驻六合。1944年12月22日,第九团第一营(欠第三连)官兵291人在六合县程驾桥附近的羊角山被新四军全歼,损失机枪13挺,步枪105支,掷弹筒6具,步兵炮1门。1945年8月13日,师长钟建魂率领师直4个连(炮兵连,特务连,工兵连,通信连)600余人,第7团一个营700余人,师政训主任赵鸿学带出的第9团一个整团2000余人,总计3000余人,携带火炮34门(其中九二炮9门,八五炮9门,七五炮16门),掷弹筒与六○迫击炮117具,重机枪30挺,轻机枪107挺,步枪1100余支,弹药约十万发,电台两部及其他物资,起义投奔六合县钟家集的新四军第二师六合支队,编为华中独立第一军,第9团的3个营编组成3个团分属两个师:1师1团;2师4团、5团;第7团的一个营编为军特务团;师直属分队编为军直特务营。钟建魂任军长,新四军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刘贯一任政治委员,徐楚光任军副政治委员、军参谋长兼第二师政治委员,汪大漠任军政治部主任,赵鸿学任第二师师长。1946年春节后,华中独立第一军编成7个连队与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后为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55团三个营合编(沿革为解放军第29军第85师第253团),独一军的团长罗基柱、惠宇农、卢森分任第55团各营营长。赵鸿学任第55团副团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33旅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兼作战科科长、第二十四军工兵主任。
    • 补充团
  • 第一方面军:任援道
    • 下辖:第二军、第三军、教导旅、独立旅、特务旅
    • 活动范围:苏南、淮南、皖中、浙西
  • 第二方面军:孙良诚
    • 下辖:第四军、第五军、第九军、第三十八师、独立第二十二师、暂编第十九师、独立第十九师、独立第二十旅
    • 活动范围:苏中、苏北
  • 第三方面军:吴化文鲁苏战区新编第一师师长,1943年1月18日,率所部约4万人在山东沂水地区投汪,被编为山东方面军总司令,7月29日改称第三方面军总司令,并任命山东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宁春霖为副总司令,郭受天为参谋长:891
    • 下辖:第六军、第七军
    • 活动范围:鲁南、鲁中、淮北
  • 第四方面军:张岚峰
    • 下辖:第一军、第八军、第十五师
    • 活动范围:淮北
  • 第六方面军:孙殿英(冀察战区新编第五军军长,1943年4月被俘投汪
    • 活动范围:河南
  • 淮海绥靖公署:郝鹏举
    • 下辖:第二十八师、第33师、第35师、独立第11旅、独立第12旅、独立第18旅
    • 活动范围:苏北、淮北
  • 苏州绥靖公署(略)
  • 杭州绥靖公署:丁默村
    • 下辖:第十二军、独立第4旅、独立第6旅、独立第11旅
    • 活动范围:浙江
  • 武汉绥靖公署:叶蓬
    • 下辖:第11师、第12师、第29师、暂5师、独立第3旅
    • 活动范围:湖北和河南、安徽的一部分
  • 蚌埠绥靖公署(略)

组织

1940年3月30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即设立军事委员会,为最高军事机关,直属国民政府,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5院并列。军事委员会设: 参谋本部,为最高参谋机关,直属国民政府,并受军事委员会统辖,掌握国防及用兵事宜。 军事参谋院,为军事最高咨询建议机关。 军事训练部 政治训练部 航空署 办公厅。 行政院设置军政部和海军部,受军事委员会统辖,分管陆军、海军行政事宜(包括军需、军制、军械等事项)。 军事委员会另设海军军令处,掌管海军军令。 1941年8月,将行政院警政部撤销,在军事委员会设调查统计部。 1941年12月,撤销其第1办公厅(负责作战、谋略)和第2办公厅(负责人事),所有任务由办公厅办理。第3办公厅(负责军需)改为经理总监署。

1942年8月至9月间,军事委员会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集中军政、军令等各项权力,将军政部、海军部改隶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参谋本部、军政部、军事训练部及政治训练部等加以调整合并,改设参谋总长1人,为军事委员会幕僚长,设次长2人和总务厅长;军政、军训及政训3个部改设为陆军部及陆军编练总监总署。海军部、经理总监署、调查统计部、航空署仍旧。另增设参赞武官公署,作为安置编余军官的机构。

1943年初,汪政权实行战时体制。1月9日,设立最高国防会议,军事委员会置于最高国防会议之下。10月,又决定变更军事委员会组织机构,撤销陆军编练总监公署,该署职掌移交陆军部,航空署缩编为空军司,隶属其总务厅,撤销调查统计部,另设政治部。1944年11月,汪精卫死后,军事委员会及其所属机构作了部分改组。1945年2月,撤销其政治部,改设政治保卫部。1945年5月,军事委员会成立军令部。

汪精卫政权成立后,其军事机关人员为:

  • 军政部 政务次长鲍文樾(前东北军参谋团主任)代理部长,常务次长陈维远
  • 参谋本部 政务次长杨揆一代理部务,常务次长刘培绪
  • 海军部长 部长任援道,政务次长凌霄,常务次长许继祥
  • 航空署 署长陈祖昌
  • 军事参议院 副院长任援道代理院务
  • 军事训练部 政务次长萧叔萱(前国民政府驻日本东京大使馆武官)代理部务,常务次长郑大昌(前东北军第二集团军骑兵团总指挥)
  • 政治训练部 部长陈公博,政务次长李讴一(前粤军团长),常务次长富双英(前东北军军长)
  • 国民政府参军长 唐蠎
  • 军事委员会办公厅 主任杨揆一(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武汉行营秘书长),第一厅厅长陈钦若,第二厅厅长臧卓,第三厅厅长何炳贤,军令处长郑仲敬,军政铨叙处长吴仲华,总务处长沈珂,秘书处长姜廷荣,军法处长徐桂,机要室主任徐向宸
  •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驻广州办事处 主任李讴一(1940年4月成立,1941年8月16日改设广州绥靖公署)
  • 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部 总司令齐燮元
  • 苏浙皖绥靖军总司令部 总司令任援道
  • 开封绥靖公署 绥靖主任刘郁芬(前西北军军长、甘肃省政府主席)
  • 武汉绥靖公署 绥靖主任叶蓬(前武汉警备司令部警备司令)
  • 广州绥靖公署 绥靖主任陈耀祖
  • 苏豫边区绥靖司令部(原“和平救国委员会”委员长吴佩孚开封行辕主任公署,1940年4月8日改称) 司令胡毓坤(前东北军军长)

参考文献

  1. 绥靖公署,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