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周书·泉仲遵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书·泉仲遵传出自于《周书》,此史为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本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1]

原文

泉仲遵,少谨实,涉猎经史。年十三,州辟主簿。十四,为本县令。及长,有武艺。遭世离乱,每从父兄征讨,以勇决闻。高敖曹攻洛州,泉企令仲遵率五百人出战。时以众寡不敌,乃退入城,复与企力战拒守。矢尽,以杖棒捍之,遂为流矢中目,不堪复战。后与元礼斩杜窋,以功封丰阳县伯,邑五百户。加授征东将军、豫州刺史。仲遵宿称干略,为乡里所归。及为本州,颇得嘉誉。

梁司州刺史柳仲礼每为边寇,太祖令仲遵率乡兵从开府杨忠讨之。梁随郡守桓和拒守不降。忠谓诸将曰:“本图仲礼,不在随郡。如即攻守,恐引日劳师。今若先取仲礼,则桓和可不攻自服诸。君以为何如?”仲遵对曰:“若弃和深入遂擒仲礼和之降不尚未可知如仲礼未获和为之援首尾受敌此危道也若先攻和指麾可克克和而进,更无反顾之忧。”忠从之。仲遵以计由己出,乃率先登城,遂擒和。仍从忠击仲礼,又获之。

大将军王雄南征上津、魏兴,仲遵率所部兵从雄讨平之。遂于上津置南洛州,以仲遵为刺史。仲遵留情抚接,百姓安之,流民归附者,相继而至。初,蛮帅杜清和自称巴州刺史,以州入附。朝廷因其所据授之,仍隶东梁州都督。清和以仲遵善于抚御,请隶仲遵。朝议以山川非便,弗之许也。清和遂结安康酋帅黄众宝等,举兵共围东梁州。复遣王雄讨平之。改巴州为洵州,隶于仲遵。先是,东梁州刺史刘孟良在职贪婪,民多背叛。仲遵以廉简处之,群蛮率服。

仲遵虽出自巴夷,而有方雅之操,历官之处,皆以清白见称。朝廷又以其父临危抗节,乃令袭爵上洛郡公。武成初,卒官,时年四十五。赠大将军、华洛等三州刺史。谥曰庄。

译文

泉仲遵年少便谨慎忠实,涉猎经史。十三岁时,州征召担任主簿。十四岁,担任为本县县令。长大后,武功很好。世道离乱,泉仲遵经常随从父兄征讨,以勇敢果断闻名。高敖曹攻打洛州,泉企命令泉仲遵率领五百人出战。当时因寡不敌众,就撤退回到城中,又与企全力战斗守城。箭射完了,就用木棒御敌,因而被流矢射中眼睛,不能再战。城陷落后,士卒叹息说:“如果泉仲遵不受伤,怎会到这种地步。”泉企被迫往东,仲遵因伤而没有随行。后与元礼一起斩杜宜,因功封丰阳县伯爵位,食邑五百户。加授征东将军、豫州刺史。仲遵向来以才干谋略着称,为乡里所称赞。及为本州刺史,很是得到美好的赞誉。

梁朝司州刺史柳仲礼经常侵犯边地,太祖命令仲遵率领乡兵随开府杨忠征讨。梁朝随郡守桓和拒城坚守不投降。杨忠对诸将说:“本意是图谋攻打仲礼,无意于攻打随郡。如果攻打,恐怕费时劳师。今若先取仲礼,则桓和可以不攻就会降服。诸君以为怎样?”仲遵对答说:“如果不理会桓和而深入敌阵,就是擒获仲礼,桓和降还是不降,尚未可知。如果未能捕获仲礼,桓和成为他的后援,我们首尾受敌,这是危险之道。如果先攻桓和。指挥可定。攻克桓和再进军,更无后顾之忧。” 杨忠听从了从仲遵的建议。仲遵因为此计是自己所出,所以率先登城,擒获桓和。随后跟随杨忠攻击仲礼,又俘获仲礼。

大将军王雄南征上津、魏兴,仲遵率领所部兵随从王雄征讨平定。于是在上津置南洛州,以仲遵为刺史。仲遵留心安抚,人民安定,归附的流民,相继而至。当初,蛮帅杜清和自称巴州刺史,以州归附。朝廷以其所占据的地方授任他为刺史,仍隶属于东梁州都督。清和因为仲遵善于安抚和控制,请求隶属仲遵。朝议认为山川阻隔不便,没有允许。清和因而交结安康首帅黄众宝等人,举兵围攻东梁州。又派遣王雄征讨平定。改巴州为洵州,隶属于仲遵。原先,东梁州刺史刘孟良在职时十分贪婪,民多背叛。仲遵为政清廉简约,群蛮相率而顺服。

仲遵虽然是巴地夷人,但操行雅正,任官所历之处,皆以清白名声被人称赞。朝廷又因为其父临危抗节,因此让他世袭封为上洛郡公爵位。武成初年,在官职上去世,时年四十五岁。追赠大将军、华洛等三州刺史。谧号为庄。[2]

作者简介

令狐德棻(583~666年),字季馨,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史学家以及政治家。

唐高祖入关时,任大丞相府记室,后逐渐升迁至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弘文馆、崇贤馆学士。唐初,经隋末战乱之后,经籍图书散亡,他奏请购求天下图书,设专人补录,被唐高祖李渊采纳,终于使“群书略备”。又建议修撰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书,认为“如文史不存,何以鉴古今?”此议又得高祖赞许

令狐德棻在独立主编《周书》以外,也参与编撰《艺文类聚》、《五代史志》、《大唐仪礼》、《氏族志》、《太宗实录》、《高宗实录》等10余种史书。历高祖、太宗、高宗三朝达40余年。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卒后,谥号曰“宪”。令狐德棻一生从事史学著作,凡国家有所修撰,无不参与。[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