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启蒙之星:卢梭(柏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启蒙之星:卢梭
图片来自创意悠悠花园

《启蒙之星:卢梭》中国当代作家柏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启蒙之星:卢梭

20世纪著名画家克劳德·莫奈创作的油画《白杨树》,是我最为心仪的一幅绝妙的画作:在地平线上,几棵并列的萌动着蓬勃生命力的白杨树春天温煦而宁静的水边亭亭玉立,鼓胀着昂扬向上的精神,而映照在湖面的树的美丽的倒影依然茁壮——莫奈晚年把艺术创作的目光投向深邃安定的去处,常常借助水面的植物的倒影来营构一个超然优美的意境,给人一个全新的艺术感受,而这幅《白杨树》就典型地体现了他这一独特的审美追求——在阅读卢梭著作的时候,总是不断地联想到莫奈的这幅杰作。

可能莫奈的白杨树蕴含着极其自由而旺盛的生命力和卢梭充满激情和自信的书写风格有着潜在的关联吧,卢梭和白杨树在我的眼前似乎合成同一体了——卢梭著作特别是《爱弥儿》极大的艺术吸引力就在于无处不在的生命意识和不可遏止的激情!

据说,康德是一个生活习惯极有规律的人,大家惯常根据他每天散步经过门前的时间来校正钟表。但是,有一回他的时间表打乱了几天,那是康德读卢梭的《爱弥儿》到了非常入迷的程度。康德说:第一次读《爱弥儿》时被那书中的优美的文笔妨害了对其内容的理解,而再读才能进入内容的世界——可见,卢梭具有多么大的艺术魅力!

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开始阅读卢梭的著作的,阅读的第一本书是他的《一个孤独者的散步》。这本书素白色的封面上当中是瘦长的人携着拐杖的墨色剪影,沿着一径细长蜿蜒的小路走向远方……这富于诗意的图画顿时吸引了人,然而,就是这本汉译薄薄的小书,竟然如同雷电般射中了人的心灵,那坦诚的胸襟和敢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以及渊博的植物学知识,就像一股强大的涡流把人卷将进去而不能自拔。

接着阅读了卢梭两卷本《忏悔录》,对卢梭的一生有了大致的了解,自然,他那清新而优美的叙述文字和如实地交代自己的一切的真实故事,又一次征服了人,不由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和感受,是因为当时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一些世界经典著作才陆续翻译出版,阅读得到的东西实在有限,比如,和卢梭同时代的伏尔泰、狄德罗等人的著作尚未接触过,对卢梭还谈不上全面的认识,产生这样的印象是不足为奇的——这也使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比较确切地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单凭一方面的材料是不行的,而要尽可能收集所有的和其有关的材料,无论是正面的或者是反面的,这样才能彻底地了解,得出的结论也才靠得住,不然,凭着一鳞半爪道听途说,肯定是不会还原出真实的情况的。

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出生后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世。10岁时,父亲被逐放。16岁时,只身离开日内瓦四处谋生,当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难能可贵的是卢梭从不向命运低头,虽然过着漂泊无定的日子,可是,他始终热爱读书,阅读了大量的社会科学和文学作品,特别对音乐有着天然的兴趣及才华。

30岁时,卢梭搬到巴黎,与狄德罗认识,后来直接参与了狄德罗主编有《百科全书》的编写,这是一项非常浩大的过程,先后有100余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以及工程师、航海家、军事专家和医生承担了该书有关条目的撰写,他们在编辑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为了第三等级利益,以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经院哲学为己任的百科全书派——这势必引起国王路易十五和教会势力的激烈反抗,不久,狄德罗因发表《论盲人书简》而被捕入狱。

狄德罗关在樊尚堡监狱,一个月后离开囚室移居樊尚宫,可以接待来宾。卢梭时常前往监狱探望狄德罗。1749年7月的盛暑,天气非常炎热。一天,卢梭步行十五六里路去樊尚,手上拿着10月份的一期《法兰西信使》杂志,上面刊登了9月28日颁布的一则决定,为了减缓脚步,翻开杂志,读到了第戎科学和文学院举办1750年“伦理奖”征文的消息,题目是“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尚是否有益”——看见这个题目,就好像被雷电击中一样,竟然引起卢梭一阵灵魂和肉体的震颤,感到被强烈的心跳所压迫,行走间呼吸困难,倒在一棵树下,泪流满襟,却没有感到自己的哭,这个过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恢复平静——这种不可言喻的紊乱伴随着突如其来的灵感,在醉一般的晕眩的同时,他觉得自己的思想被千万条光束照亮,大量生动的观点杂乱无章地涌进头脑,但是,卢梭没有忘记,就是在这一刻,一个坚定的信念闯入他的思想: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是社会制度使人变恶——卢梭后来几次回忆到当时的激动人心的情景——他依靠着那棵橡树,匆匆用铅笔写出了《法布里修斯如是说》的笔记,然后,去见狄德罗。

狄德罗阅读了他的笔记,建议卢梭进一步展开笔记中简要提出的观点,又鼓励他参加第戎科学和文学院举办的征文。经过反复修改,卢梭最后以《论艺术和科学》为题寄出应征——没有想到的是,1750年,这篇论文获得了此项征文的头等奖!——1753年11月,第戎科学和文学院又在《法兰西信使》上公布了新的论文题目:“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什么?它是否符合自然规律”,而这时期的卢梭的名字在社会上沸沸扬扬:围绕《论科学和艺术》的此起彼伏的讨论、《乡村占卜师》的巨大成功、《关于法兰西音乐的信》引起的轩然大波,卢梭成为当时的“新闻人物”——卢梭决定再一次回答第戎科学和文学院提出的问题,不过,得奖与否已经和卢梭无关了,这个问题给他提供了一个通过严密论证阐明自己对人类社会的看法的机会,于是,卢梭写出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这部著名论著,他把这部论著献给了自己的故乡——日内瓦共和国。

卢梭的《论科学和艺术》与《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两论”为他一生的浪漫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1756年,卢梭接受朋友的馈赠:一座环境优美的乡村小房子,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在隐居的6年之中,卢梭写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社会契约论》,《新爱洛绮丝》,《爱弥儿》等作品——这三部曲的出版,全面奠定了卢梭在世界文化史和教育史上的崇高地位。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表达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爱弥儿》这部书,却给他带来了一片非议而备受攻击!事情的经过是这样:按照法国当时的习俗,一本书出版之前必须经过某些知名人士的传阅。《爱弥儿》经过外界传阅后,顿时成为大家争论的中心。令人奇怪的是,卢梭这本天真无邪、充满灵感和独具创见的教育学著作,反而被教会视为异端邪说,巴黎红衣主教克里斯多夫·德·伯蒙德在指控《爱弥儿》的训谕中指出:卢梭关于人性的最初冲动永远是天真善良的论点,与《圣经》和教会有关人性的全部学说处于尖锐的冲突之中——这且不说,就是伏尔泰这位法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也极力贬斥《爱弥儿》;1762年6月9日,巴黎最高法院作出决定:批准总检察长的自控书提出的判决,认为《爱弥儿》的作者是“自然神教的先知”,并在结论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说明《爱弥儿》的作者提出亵渎宗教的、可恶的原则,把宗教置于理性的审视之下,提倡一种纯粹的人性的信仰,是摧毁教会的权威和削弱人民对国王的尊敬——于是,最高法院下令将这本书撕毁并焚烧,并追究作者的责任,下令逮捕卢梭。

卢梭接到朋友的报信后,立即离开巴黎去了日内瓦,适逢当局焚烧《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并宣布追究作者,只得又逃往伯尼尔,亦见逐,于是辗转流亡到普鲁士管辖下的纳沙泰尔的莫尔季耶村。待到生活稍微安定下来,卢梭发表了《日内瓦公民卢梭给巴黎大主教克里斯多夫·德·伯蒙蒙德的信》,公开责问教会与当局,抗议对他的迫害。在这里,卢梭写了《山中书简》。后又潜回巴黎。1766年1月,跟随英国哲学家休谟离开巴黎,到英国避难——由于各国封建阶级反动政府对卢梭的不断迫害,他患上了被迫害狂,终于在英国爆发出来了,和休谟也闹翻了。

读了卢梭《山中书简》的伏尔泰,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的立场出发,匿名撰写了《公民的感情》,其中揭露卢梭说了许多“恶毒的亵渎上帝”的话,甚至还否认卢梭是一个正直的人,挖苦地说:“这个人身上遗留着放荡的肮脏;他扮成江湖郎中,拖着一个可怜的女人在山村里游荡,眼看着女人的母亲死去,他把自己的孩子抛弃在孤儿院门前,却拒绝一个好心的人将他们收养;公然与一切自然本性为敌,与人类尊严和宗教的情感为敌”,确认卢梭三件事:

1.卢梭得了性病;

2.卢梭对勒瓦瑟夫人之死有责任;

3.卢梭遗弃了自己的孩子。

——卢梭针对伏尔泰的揭露,分辨他并没有得性病,有医生的诊断书为证;而勒瓦瑟夫人之死也于自己没有多少的责任;卢梭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相当拮据,不过,卢梭这个人啊,其私生活确实有失检点!离开华伦夫人后,1744年,卢梭开始与勒娃瑟尔同居,她陪伴卢梭走完了后半程人生,而卢梭只是在晚年和其举行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形式上的婚礼。勒瓦瑟尔为卢梭共生育了五个孩子,全部被卢梭送进了巴黎的孤儿院!就在他们同居之间,卢梭还与一些贵族夫人保持着暧昧的关系,这些都是让人们予以诟病口实。

在这里必须以正视听的是:一些很不友好的人攻击卢梭,采取了一系列不大光明正大的手段,包括造谣、污蔑、丑化和背后放冷箭等,不仅正面诋毁卢梭的政治哲学观点,而且还不择手段捏造事实蒙蔽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企图在道德品质方面中伤卢梭,比如,卢梭和勒娃瑟尔相依相恋,特别是勒娃瑟尔在生活起居等方面全力照顾卢梭,而有的人却无中生有,流言蜚语勒娃瑟尔是下等妓女,而且面目丑陋不堪,和卢梭只是肉体的情欲关系等等。实际上,事实并不是这样:勒娃瑟尔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年轻美丽,漂亮健康,人品高洁,善解人意,勤于料理家务,有人曾企图引诱勒娃瑟尔,遭到她严词拒绝,并不愿再见到此人。特别是在卢梭的晚年,不但患有严重的疾病而且精神一度也濒临崩毁,勒娃瑟尔忠诚卢梭的心没有任何变化,她不嫌辛苦,一心一意地照顾亲爱的丈夫,陪伴着卢梭走完了多灾多难的一生。

虽然,她可能不理解卢梭的情怀和学术,然而,她却以自己鲜活而淳朴的心灵,给予了卢梭精神的安慰和灵魂的镇静,凭着自己单薄而坚强的身体做了卢梭的后盾!

伏尔泰为什么和卢梭交恶呢?我以为:伏尔泰和卢梭的阶级地位有很大的悬殊且政治主张不同:出身于法国上流社会家庭,且又善于经营取得了可观的财富,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卢梭出身下层社会,亲身体验了劳苦大众的贫穷生活和不幸的灾难,所以在启蒙运动的时候,前者主张是“开明专制”,即实行君主立宪制,更多的是崇尚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而卢梭的主张是主权在民,要求彻底推翻封建王朝;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同,伏尔泰有着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校教育,个人文化教养比较高;卢梭是靠自学走上作家之路的,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养,缺少系统的知识教育却具有真才实学,前者在欣赏后者的著作的同时,又带有世俗的居高临下的怀疑的眼光去看他,这对心灵极其敏感的卢梭确实是一种莫大的轻蔑和伤害,也引起卢梭极大的反感和抵制,他们注定走不到一起。但是,相同的是:伏尔泰和卢梭都达到了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峰,不过,伏尔泰是启蒙运动文坛一位杰出的文学大师,而卢梭则是浪漫主义的中坚,提倡的人性的思想却有惊心动魄的强大作用。据说,1792年,关在监狱的国王路易十六读了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仰天长叹:“这两个人灭亡了法国!”——路易十六其实说的不确切,应该说是卢梭的学说有力地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上这些是伏尔泰和卢梭本质的差异,另外,由于两个人由于个人的精神气质不同以及都具有不羁的独特个性,都是导致他们敌对的深层原因。

面对着种种谴责和污蔑、中伤和曲解,特别是针对对伏尔泰匿名发表的《公民的情感》,卢梭于1766年开始写作《忏悔录》——《忏悔录》名为忏悔,实为抗辩。卢梭在开篇就无比坦然地宣称:“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勇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这就为全书定下了论辩和对抗的基调。在这对抗基调的后边,显然是一种无法调和异常激烈的冲突:实质上是,这是卢梭与当时法国的知识阶层、教会势力和以国王为首的现存社会制度的冲突,也是一种新的社会思潮与旧观念的冲突!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不无讥讽地评价卢梭:“他认为他永远有一副温情心肠,然而温情心肠却从来没有障碍他对最好的朋友有卑鄙行动”——这带有偏见的话对卢梭不公道,恰恰相反,倒是他被一些所谓的朋友的出卖,造谣中伤、打击陷害甚至落井下石!要说到卢梭的“温情心肠”,还确实是这样的,例如,一直到死他都不相信对自己有毁灭性攻击的《公民的情感》是出自伏尔泰之手,天真地认为伏尔泰那优美的文笔不会下作到如此的地步;他诉说给狄德罗讲述的一些自己的私生活和家庭琐事,也不知道就怎么传到了社会上去,成了那些攻击他的人的“证据”和“事实”——卢梭曾经悲愤地说,一些事情放在孟德斯鸠身上 就没有什么,而放在他身上就遭到了这么巨大的迫害——卢梭和这些所谓的朋友到底谁对谁“有卑鄙行为”呢!俱往矣!——当年卢梭和他的朋友的一切恩怨都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并被厚厚的尘埃遮盖得严严实实露不出一点儿真实情况了,这消失的和被遮盖的毕竟影响不了他们各自的伟大和杰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776年,卢梭艰难地写完了《忏悔录》的续篇《一个孤独者的散步》后,身体急剧恶化;1977年5月,卢梭移居巴黎附近埃尔默农维尔庄园,希图这里的清新空气对身体恢复带来好处,不幸的是,1978年,卢梭终于在贫穷和一片造谣诽谤中凄然离世……1794年,革命政府迁葬卢梭灵柩于巴黎先贤祠。

要说卢梭的教育思想,先得了解他的政治哲学思想,这是一个整体的思想体系,而教育思想不过是他设想的实现政治哲学建设理想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的主要观点体现在他的几部具有重要影响的论著中。

前边说过,卢梭的两篇应征论文《论科学和艺术》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两论”是建构他全部学说的思想支撑,以后的著作都是这“两论”的延伸而已——在前篇论文中,卢梭强调,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好处,他认为知识的积累加强了政府的统治而压制了个人的自由,他得出的结论是:物质文明的发展事实上破坏了真挚的友谊,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畏惧和怀疑。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动物所处的状态和人类文明及社会出现以前的状态)下,人本质上是好的,是“高贵的野蛮人”,好人被他们的社会经历所折磨和侵蚀,而社会的发展导致了人类不幸的继续。

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们,恐怕都可以体会到社会不平等的存在,那么,这种不平等的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认为,人类社会的初期并没有不平等的现象,那时人类的黄金时代——如果有不平等,也只是生理上的不平等,例如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也就是说,只有自然意义上的不平等,而社会的不平等是不存在的,因而,原始的人们的生活和平安逸和公平。是什么打破了原始社会的淳朴而宁静呢?或者说,是什么打破了这种平等状态,使社会产生了不平等呢?有这么几个原因:

1.人类无限的发展能力。这种能力使人类不断地向前发展,追求完善,这是不平等的根源。因为,自我完善的能力,使人们有了贪婪之心,于是攀比、欺诈、谎言和谋杀等种种邪恶就会出现了,人类开始堕落的过程;

2.经济的发达。由于人们掌握了铁的冶炼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谷物产量不断上升,从而有了剩余的物质财富,出现了少数人占据了更多的物质财富的可能性;

3.私有之心和私有制的出现。随着前边两个方面的发展,人的私有心萌芽了,进而出现了私有观念的私有制。

——就这样,原始的平等状态消失了,罪恶的历史出现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产生了,而这种不平等经历了三个阶段:

1.财富的不平等。初期,还没有政治上的不平等,人们一个人只是觉得占有两个人财富的好处,结果出现了穷人和富人的分化,奴役和贫困也随之产生了——多数人成了少数人的奴隶。往昔的自由荡然无存,人变得吝啬、贪婪和邪恶。

2.由于财富的不平等,引发了政治上的不平等,穷人和富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富人为了保护他们的财富,试图建立国家,而国家的功能就是协调社会冲突和解决社会矛盾,为了不再因为他们之间因为财富的多寡而激发的冲突与矛盾,就有必要订立契约,一边保护弱者,约束强者。国家就这样诞生了。可是,这个契约是骗人的,国家的建立并没有给穷人带来幸福,反而成为富人的枷锁穷人的工具。当然,开始国家的官吏还是选举产生的,后来权利就成了官吏们的私有财产,专制制度建立起来了。

3.暴君制度下的不平等。这是不平等发展的终极,原来合法的权力变成专制的暴力,暴君成为一切人的奴隶主。不过,在暴君的后面,又产生了另外一种平等,这就是在暴君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所有人都是暴君的奴隶,奴隶们以暴君的意志为意志。原先订立的建立政府的契约也就失效了,因为暴君破坏了原来的约定,没有遵守契约所允诺的内容——这样的后果是:每个人就立即恢复了原来的自由,恢复了原来的天赋权力,因而就有权推翻暴君的统治,以便重新建立契约国家,确立约定的平等。暴力曾经支持过暴君,现在暴力又反过来推翻他,暴君是不能埋怨的:压迫者被压迫,否定者被否定,这是合理的事情。

卢梭的看来,不平等发展到极端就会走向反面,即自我否定,从而走向新的平等——这种新的平等不是回到原始平等的状态,而是建立在契约之上的真正的平等,是通过全体公民的约定而建立起来的,这个契约的社会中所有的人都一律平等,主权归人民所有。

在《社会契约》中,卢梭表达了自己的理想社会。人为什么必须订立契约呢?是为了自由,是为了寻找一种人们在其中能够平等地结合起来的社会形式。这是社会契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这样的结合体里,每一个结合体的人身和财富都得到保障,并且服从这个结合体而不失去自由,像从前一样自由,服从这个结合体就是服从自己。卢梭的社会契约的全部内容是:“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着重点是“全部转让”:在这个约定中,所有参与者的条件都是均等的,没有任何人有所保障,这是平等的前提条件,假如不是“全部转让”,有的人是部分转让,有的人则是全部转让,那么,转让的条件已经不平等了,那就无法保证转让以后的平等;只有“全部转让”,才能够使结合体尽可能地达到完美;由于这一契约的绝对平等,所有参与者奉献出去的,与得到的同样多。这个契约之所以能够保证平等,就是因为它不是统治者与统治者的约定——这样的约定永远不可能平等,而是同一身份上的平等。这个契约必须经过全体一致的同意,即是只有一个人不同意,也是无效的。同样,要是一个人不遵守,它就会失效,惟其如此,才可以称之为“公约”。因为是全部的权利的转让,而不是某些人或个人,所以,我服从那个根据约定所设定的法律的时候就仍然是服从我自己的意志,而不是服从别人的意志,因为这个法律是经过我同意的,是根据我参与的约定建立起来的。当然,这个契约也可能受到破坏,然而,一旦受到破坏的时候,即当根据契约建立起来的政府违背了契约的目的,人民就有权收回他们交出去的那些天赋权利,就立刻恢复了原来的具有的天然的自由,从而放弃原来的约定,人民有权推翻违背他们意志的政府——人们交出去的权利由谁来掌管和行使呢?自然要交给一个公共机构,这就是国家。这个机构的成员是经过全体公民投票选举产生的。公意构成主权,这个主权必须掌握在人民手中。所谓的公意,不是众意,也不是团体的意志,更不是个人的意志,而是全体经常的意志。公意是比较稳定的和合理的部分,而且是合乎大多数人的要求的部分,所以,在表达意志的时候就可以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卢梭还认为,为了保持意志的统一性,国内不应该有党派。人民主权也是不可转让的,立法权由全体人民的意志构成。人民主权也不能够被代表,主权由人民自己来行使——这就是卢梭的《社会契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卢梭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哲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理论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这本著作中。在这本著作中,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提出,这是和当时欧洲和法国的社会以及思想文化以及教育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1789年大革命前,法国还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还属于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等级制度森严。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法国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虽然不能和英国相比较,但在欧洲大陆上却是工商业最发达的国家,资产阶级已在法国形成并开始强大起来。但是,这时候的法国社会,资产阶级仍然被归入第三等级(包括其他所有的人,2000万农民,约400万城市商人和工匠),被归入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感到自己的经济实力同社会和政治地位越来越不相称:没有政治权利,只有纳税的义务;财产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还要受到第一等级(由教士组成,在法国2450万人口总共有10万人左右)和第二等级(由贵族组成,总数约有40万人左右)的封建贵族的歧视。因而,法国资产阶级很自然地要求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取消森严的等级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获得与他们日渐增长的经济力量相称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声望,这是那个时代的主潮流。

当时的欧洲国家,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正占据着统治地位,学校教育变成了与世隔绝的地方,严重地摧残了人的心智发展,尤其是法国,天主教统治着学校教育,古典主义和神学占统治地位,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严重地压抑着儿童的天性,如此严酷的教育现状,引起了不少启蒙思想家尖锐地抨击封建专制和教会的黑暗,要求教育改革——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就是在这种历史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巨著《爱弥儿》就是他公然向古典主义教育的挑战,也是他伟大的教育思想的公开宣言!

自然教育思想的特征是: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集中地揭露了传统的封建教育的弊病,是以反对封建专制及其教育为宗旨,在法国18世纪资产阶级大革命中自然教育思想无疑起到了巨大的影响,英国教育史学家柯蒂斯在他的《教育思想简史》中这样指出:“卢梭的教育思想跟他的政治哲学是结为一体的。不理解他的教育理论,就不能了解他的政治哲学。”此话真有见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深刻地阐述了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天性的原则。传统教育忽视儿童的天性,自然教育以自然哲学为理论基础,明确提出教育要服从自然永恒的法则。自然教育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让儿童在自然中学习,多给他们以真正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多动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取真知识。自然教育提出了新的理想的教育。

卢梭自然教育的原则:教育要“顺应自然”——在《爱弥儿》中,他如是说:“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道路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前边已经说过,卢梭的教育思想和他的自然哲学思想密切相关的,他认为:“出自造物者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在卢梭看来,人的自然本性就是自由的,而在人类进入到文明状态之后,文明人违背了自然法则,滥用自己的自由,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其二,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理性。人类具有上帝赋予的理性,因而,能过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理性活动,形成复杂的观念和知识,并用来指导自己行动。人应该在“顺应自然”教育下,让理性得到发展。

卢梭明确指出,教育归于三个来源:“自然”、“人”和“事物”——他是这样在《爱弥儿》里论述的:“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这三种教育互相联系,目的是一致的。在这三种教育中,自然教育不能由人来决定,事物教育也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人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是可以由人自己控制的。因此,必须以自然教育为中心,事物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自然教育,三者圆满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

那么,卢梭的“自然”的概念是指什么呢?他说:“我们生来是有感觉的,而且我们一出生就通过各种方式受到我们周围事物的影响。可以说,当我们一意识到我们的感觉,我们便希望去追求或者逃避产生这些感觉的事物,我们首先要看这些事物使我们感到愉快还是不愉快,其次要看它们对我们是不是方便适宜,最后则看它们是不是符合理性赋予我们的幸福和美满的观念。随着我们的感觉愈来愈敏锐,眼界愈来愈开阔,这些倾向就愈来愈明显,但是,由于受到了我们习惯的遏制,所以它们也就或多或少地因为我们的见解不同而有所变化。在产生这种变化以前,它们就是我所说的我们内在的自然。”这里所说的“内在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

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适应儿童的天性的发展,促进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人的天性是有秩序的,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儿童的天性发展,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教育遵循儿童自然发展还要注意儿童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你必须好好地了解那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先让他的性格的种子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不要对它有任何束缚,以便全面地详详细细地观察它。”卢梭的意见是正确的,只有对了解了儿童之后,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才能对他的天性发展予以正确的指导,使他合乎自然地成长与发展。

卢梭的教育目的是:自然教育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于基础》这本书里,他就论述:“人的自然状态(自然人)”,这种“自然人”是身心健康,不受传统束缚天性发展的新人,完全为自己而生活,不依从任何固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业,能顺应各种客观变化的需要,他刻画的“爱弥儿”就是这样的“自然人”,无论在外形还是心灵、理智和本领以及谋生手段诸方面都是出类拔卒的。

教育出来的“自然人”是社会中的自然人,不是一个回到原始社会的野蛮人,而是在理性社会里能充分发挥自己天性,又能把自己看做社会的一员,所以,这样的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公民,两者合为一体的人——培养“自然人”的目的,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企图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而自己走上历史政治舞台具有先进理念的理想化的人。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爱弥儿》这部著作中,此书共分五卷,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1.婴儿期。初生—2岁,是婴儿期。这一时期儿童特征,卢梭说:“人生的第一个时期,就是缺乏和软弱的时期。他最初的呼声便是哭叫和落泪。他感觉到各种需要,但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只能用哭喊来请求别人帮助他。”又说:“婴儿能接受成人所不能接受的改变,他的肌肉是柔韧的,你无论叫他如何转动,都不费力;成人的肌肉比较僵硬,所以非遇强暴的外力是不能改变它固有的动转方式的。所以我们能使儿童强壮,而不能危机他的生命和健康;纵或稍有危险,也是不足介意的。”——这就是婴儿时期的儿童身心特征,依据这个身心特征,卢梭认为婴孩时期的教育应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应通过合理的饮食、衣着、睡眠和游戏,养成健康的体魄,为儿童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

2.幼儿期。2岁—12岁,是“理智睡眠期 ”。其心理特征为:“在理性发达的年龄以前,儿童所接受的只是感觉印象,不是观念”。既无感情又无思考,仅能感觉而已,还不曾意识到自己的生存——这就是说,儿童是没有观念而仅有感觉印象的。卢梭认为,儿童由于没有观念,便不能有真正的判断和记忆。他说:“我以为儿童不能判断,因而也没有真正的记忆,他们记住了事件的声音、形状和感觉,但是很少具有观念,更难懂得事件彼此的关系……他们的知识全属于感觉领域,并未入于理解的范围”——因此,感觉教育才是这个时期的主要内容。

3.青年期。12岁—15岁,属于青年期。卢梭认为:“在十二三岁时,儿童能力增长之速远远超过他的需要。”又说:“我曾说过,个人能力超过需要的时期,若非绝对是他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比较上能力最强的时期。这是他一生中最可珍贵的时期。”——卢梭认为这个时期是理性发展的时期,他说:“我们领导儿童通过感觉领域而达到理性的边界了”,“最初儿童只有感觉,如今有了观念;从前他只能发生感情,现在他能思索了”。一般地说,人在青年时期已有理性发展的条件和要求,所以它是进行知识教育的时期,卢梭明确地说:“这正是他工作、教学和探索研究的时期”。

4.青春期。16岁—20岁,是青春期。青春期的特征是:一是情欲发动的时期。卢梭形容道:“正像先有海波的咆哮,然后暴风雨随之而来,青年的正在成长的情欲的声息,也便宣告这狂暴变化的到临。”二是他们开始意识到社会关系的时期。卢梭说:“人的正当的研究是他和环境的关系。当他只能由物理的性质来说明他的环境时,他应当就他和事物的关系来研究自己;这是儿童期应做的事。当他开始明了道德的性质时,它应当就他和别人的关系来研究自己,这是他终身应做的事情。”由于青春期的这两种特征,卢梭因而主张青春期教育应以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为主。

卢梭自然教育的主体思想,德国彼得·昆兹曼等三位学者共同编著的《哲学百科》,对卢梭的政治哲学和教育思想用精美的绘图做了直观的表现,其中教育部分是这样表述的:

1.注重自然环境;

2.取消一切课本;

3.避免社会的负面影响;

4.要有健康的体魄;

5.在事物中学习;

6.教师不过是学生的保护者。

——事实上也是这样:卢梭极力反对书本诵习和空洞的文字说教,强调儿童从自然中探索真理,追求真正和有用的知识。他说:“我憎恨书籍,他只教我们谈论我们不懂得的事体。”又说:“教师所教的是为了什么呢?文字!文字!文字而已!在他们所夸示的种种教给儿童的科学中,他们永不注意选择儿童真正有用的知识,因为儿童们不得不去应付事实,也无法不全盘失败了。”——因此,他建议道:“请勿以文字教育给予你的儿童,它应当是纯由经验而学习”,“凡是他们能够由经验中学习的事体,都不要由书本去学习”。同时,卢梭提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进行教学,卢梭说:“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你都要从做来教学,而且只有在做的方面没有问题时,才进行文字教学。” 这个观点很重要,在“做”中学习,也就是通过活动来学习知识,体现了他的在事物中让儿童学习的理念。卢梭积极倡导尊重儿童天性的自由发展,因为儿童天性好动,在好动这一天性基础上发展出好奇心,在天然好奇心的驱使下,儿童不断探究,发现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所以,贯穿卢梭教学论的一个中心思想是:“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基于此,卢梭提出了良好教学原则:即发现教学,而发现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学问的兴趣”和“学问的方法”,这两个要素是儿童获得知识,发现真理的工具。教给儿童自己使用工具去学习,要比教师直接给儿童灌输知识的意义大得多,因为儿童凭借工具就可以去理解那些不能理解的东西。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儿童的地位是平等的,是儿童学习的引领者和保护者。

简而言之,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按照彼得·昆兹曼他们的观点,就是:避免让学生坠入社会的负面影响中,其目标是心的教育,途径是否定性教育,教育者不应灌输思想,这是卢梭诟病当时教育的弊端之处。儿童要自己通过经验学习,教育应该适应儿童的发展。因此,“在第一个阶段,儿童应保有其独立性,自己在事物当中学习。青少年时期,学生应接受艺术、文学与宗教的训练,也该考虑他的社交需求。教师的责任是提供健康的环境,让学生在体能上也有所增进”。

研究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绕不开的问题是他究竟为什么把目光投向教育呢?说到底,卢梭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社会,这是他全部著述的目的。该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理性社会”,卢梭精心设计了两条主要道路:一条是他在《社会契约论》中论述的自由与平等的道路,而另一条就是他在《爱弥儿》中提出的通过自然教育的道路,这两条道路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后一条道路,实际上是全面颠覆封建专制的道路,难怪《爱弥儿》出版后引起那样大的风波以至于卢梭四处遭受迫害,而死后又备受哀荣的症结所在:一是这本著作着实威胁到封建专制的政权生存,二是这本著作为法国资产阶级提供了最为切实的革命途径——哦,这就是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价值所在!

也许卢梭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在《爱弥儿》中体现出来的自然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以至于有人比喻是“教育上的哥白尼”,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新教育和旧教育的分水岭。这个评价确实很有分量也很有见地!自然,由于时代的原因,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缺少教育科学理论的支持,也缺少严密的逻辑体系和教育实践经验,有的论断属于主观臆断的东西,但是,卢梭提出的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原则,成为后人教育革新的指导思想。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明日的学校》里说得好:“卢梭一生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有许多是愚蠢的。但是,他认为教育应当建立在儿童的天赋能力以及研究儿童需要的基础之上就可以发现而的天性是什么,这是正确的。”应该看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精髓:尊重儿童的天性,至今仍然是教育实践中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

很欣赏卢梭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他笔下描写的美丽的田园风光、风土民情、自由的思想、浪漫的爱情、细腻的心理活动、微小的心灵颤动……对人产生了不小的艺术吸引力,特别是平民知识分子圣普乐和他的学生、贵族小姐朱丽的爱情悲剧,令人久久不能忘怀……文学作品如果是作者的自叙状的话,在这部小说里,未必没有卢梭的影子——从这个侧面入手去探究卢梭的情感世界,怕要比单纯看《忏悔录》要真实生动得多,感性往往在理性不留意的地方逍遥自在地散步,而这是真实感知和深入理解一个人的天赐良机。

客观地说,卢梭的著作有些地方在论述过程中条理不清缺少内在的联系,拖泥带水纠缠不清,可是,这些掩盖不住卢梭清新刚健带有锋芒的思想以及包含诗意的汹涌激情,对此,拜伦赞叹道:

自我折磨的诡辩家,

狂野的卢俊

这鼓吹痛苦的人,他给

激情施了魔法,并从困苦

中挤出势不可挡的滔滔雄辩……

——拜伦说对了,激情与雄辩,这是卢梭最为吸引人的艺术魅力所在,也是卢梭著作显著的风格,特别是一些具有格言色彩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至今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例如,“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在寂寞无聊中,一个人才能感到跟关于思想的人在一起生活的好处”等等——这些浓缩着思想哲理和生活经验的话语,就像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卢梭那浩瀚如秋天的夜空一般美丽的篇章中,一起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伟大的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席勒把他和古希腊伟大的先哲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死在诡辩家手里,

卢梭受尽基督徒折磨而死,

卢梭——他要把基督徒改化成人。

是啊,要把基督教徒改化成人,这是非常非常艰难的工作,在这条改化的道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个光荣的牺牲者——别说改化了,就是稍有对基督教教义的怀疑都会引来疯狂的报复和反扑!哥白尼虽然很早就证明了地球绕着太阳转动这一科学现象,为了防止受到教会势力的迫害,他写的《天体运行论》直到古稀之年将要告别人世的时候才刊发出来;布鲁诺坚持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提出“宇宙无限论”,极大地震撼了教廷的统治地位,被教廷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卢梭是大无畏的,他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坚决打破被腐朽反动的封建专制思想和教会势力束缚了许久许久的人的精神枷锁,解放被压制和囚禁的灵魂,还原人的自然的真面目——为此,他不懈地斗争,顽强地抵抗一切打击和迫害,绝不屈膝于任何阴暗的东西,而且,他敢于把自己的一切袒露在世人面前,是好是坏,让后人去评说吧!同时,卢梭又是新时代的春燕,他欢呼新的世界的诞生,极大地鼓舞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为人类的思想史和教育史留下了丰富的珍贵遗产——我国宋代的伟大文学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依然淡定从容,在一次野游途中偶遇风雨后,欣然所写的《定风波》这首词里,有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真是堪为千古名句,形神并茂地表达了他面对人生的起伏荣辱那种旷达超然的心态,这是达到了极高的精神境界之后才能具有的大情怀大胸襟呵——现在,把它用来形容卢梭却也是恰当不过的。在智者的面前,一切烟雨都是瞬间就会随风而逝的东西,惟有思想恒在——即就是云横秦岭,也依然静穆地屹立!

阅读莫奈的油画《白杨树》得到的无以比拟的精神愉悦,而就在这样的心灵状态下再一次走向卢梭,试图和他的灵魂契合,不知道这种因为画作里那刚健挺拔饱满着生命汁液的白杨树而激起的心绪,还能不能又一次降临在我的身上,但我肯定地说:卢梭会永久地活着,虽然他有着明显的斑痕,也正是因为这明显的斑痕,才使人觉得他的可爱与真实,如同那无论生长在欧陆大地还是世界上任何一块土地上的白杨树一样,只要历史还在延续,其生命就会染绿脚下的土地…… [1]

作者简介

柏峰,男,陕西蒲城人。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