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向阳供销社(李景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向阳供销社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向阳供销社》中国当代作家李景宽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向阳供销社

棉花票,买点煤油灯用的煤油要煤油票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票每年按户发放,由于农户大多手头拮据,有票也花不出去,因此,那时的乡村购买力极其低下。在这样的背景下,向阳供销社则是在向阳公社辖区内的供销总社,每个大队下设一个分供销社。我所见到过的是向阳供销社百合分社,因了我姨妈家在百合大队太山屯的缘故,只要去了就免不了跟随姨妈家的老哥上百合供销分社买东西,即使不买东西也愿意去看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

百合供销分社位置在距离太山屯不远的大岗子下坎,那里还有百合大队部、农场,还有几户农家并归到附近的村屯了。百合供销分社是五间土坯垒的平房,玻璃门窗,门窗框是木质的,整个五间是通开的,玻璃柜台摆放呈工字形,柜台里摆放着各类商品,距离柜台一米则是靠墙放置的货架,上面有序地放置各种商品。酱油白酒各有瓷坛盛装,放置在柜台上。白酒坛的盖则是用白布做的圆形口袋,里面装着谷糠,这种盖能盖严实,不漏气,酒不易挥发。布匹则是一匹匹地放在柜台上。各种农具如镐头、镐头把、四齿杈、镰刀头、镰刀把、锄头、锄杠、鞭杆子、鞭绳、鞭梢、马鞍子、套包等农具有专门的货架存放。三名营业员各有分工,分别站在柜台和货架之间过道的三个点上,来回穿梭答对顾客。这个供销分社的院子挺宽敞,是农民愿意聚集的地方,张家长、李家短的议论,总能引起哄堂笑声,在笑声中解除了疲劳和烦恼。

向阳供销社的总经理叫贾焕章,是全国供销社系统树立的先进典型,全国劳动模范,曾参加过1959年全国群英会,受到毛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由此他窗户外吹喇叭——名声在外,他管理的向阳供销社各分社也都跟着沾光。其主要业绩就是处处为农业和农民着想,根据季节的需要,他组织人力把农民急需的商品送到村屯,甚至田间地头。农民没有现钱怎么办?他提出用鸡蛋、鸭蛋、鹅蛋兑换需要的商品。收上来的这些禽蛋积攒多了,便送到城里卖给食品商店,解决了城里人对禽蛋的需求。

农民们不叫他贾经理,当面都叫他老贾,背后称其为老贾头。他跟老哥家还沾点亲,老哥叫他二舅,我当然也应该叫他二舅。贾二舅长什么样啊?在我想象中,他应该是满面红光,身材魁梧,神采奕奕。有一次,老哥领我又上百合供销分社去玩,柜台里有位老营业员,一米七十个头,精瘦的,满脸褶子,一副笑面。老哥偷偷地捅我,示意让我看他,我只了了一眼。走出了供销社门,老哥告诉我,你不是总想见贾焕章吗,他就是啊!我这才恍然大悟,可我怎么也不能跟我想象中的贾焕章对上号。因为,我见到的贾焕章太普通太普通了,简直就是一个老农。

听老哥说,只因贾二舅是大名鼎鼎的全国劳模,还跟伟大领袖毛主席握过手,公社干部见了他都面带笑容,他上县政府办事如走平地。但是,他从来不为个人和亲属的私事找过领导。

向阳公社所在地一位老太太家里正做菜,一看盐罐里没食盐了,便守在鸡窝等母鸡下蛋,鸡窝里的母鸡可能是因主人看着有些紧张,下不出蛋,老太太给母鸡作揖,求它快下蛋好去换盐。这事被来供销总社买东西的社员当乐子讲给老贾头听。老贾头没听完,拿起一包盐,借辆自行车就风风火火地给那位老太太送盐去了。老太太手捧着这包盐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

老贾头听说一位老农病入膏肓,就想吃一口炉果,但是,苦于没有粮票。老贾头把一包炉果亲自送到他家,还亲自把炉果用开水泡了,用小勺喂给他。他向老贾头伸出了拇指,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供销社有一条规定,一切商品概不赊账。但是,老贾头却打破了这个规定,把没有现钱还特别需要这个商品的直接送到农民家里。等到秋后“分红”时,大多赊账的农民把钱亲自送到老贾头手中。分红时“涨肚”的农民赊账者无力还账,老贾头便自掏腰包。

老贾头在乡下接触农民总是乐呵呵的,问长问短,走到哪里,哪里便有了人气。向阳供销社因有老贾头而闻名遐迩,如今老贾头早已作古,但他还活在家乡农民心中。老辈农民常对晚辈说,做人做到老贾头那样就值了。

以贾焕章为代表的乡村供销社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吸纳了多少农民的目光,点亮了多少农民的希冀,温暖了多少农民的心啊![1]

作者简介

李景宽,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编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