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吊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吊板

吊板,是体的重要构件,是船舶 结构中,位于内顶板以下的平面结构,用于封盖船顶空间,并将其水平隔成层。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吊板 [1]

外文名 Hanging plate

吊板1.jpg

别称 顶板 [2]

所属学科 船舶工程

简介

吊板的具体定义 如下:

1、内顶板以下,封盖船内空间或将其分隔成层的大型板架。

2、吊板是铺在船梁上的钢板,将船体分隔成上、中、下层。大型船吊板数可多至六、七层, 其作用是加固船体结构和便于分层配载及装货。

吊板2.jpg

3、形成船内空间的顶盖,或将空间分隔为若干层,由板与骨架组成的结构。

上吊板就是最上一层从首到尾的连续吊板。大中型船舶为了充分利用主船体内部空间,在主船体内一般还有一到两层下吊板。上吊板和下吊板之间的空间称为吊板间舱,下吊板到船底之间的空间称为船舱。上层建筑内的吊板也各有名称,其中最高一层吊板通常布置罗经等导航仪器,一般就称为罗经吊板;驾驶室所在的一层吊板称为驾驶吊板;

布置救生艇的一层吊板称为救生艇吊板;旅客和船员居住的吊板一般称为起居吊板或游步吊板。只在船长某一部分如某一舱室或某两个舱室内设置的吊板称为平台吊板。

吊板按其作用可分成:强力吊板、遮蔽吊板、舱壁吊板、干舷吊板和量吨吊板等。当船体受总纵弯曲应力时,受力最大的一层吊板叫强力吊板(strengthdeck),如上吊板(upperdeck)及在船中部0.5L区域内长度不小于0.15L的上层建筑吊板和此上层建筑区域以外的上层连续吊板均为强力吊板。

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某些船舶,在其吊板上设有吨位舱口的开口,并在舱口设暂时性非水密封闭装置,这种吊板间舱(tweendeckspace)既可装货又不计入总吨位和净吨位,叫作遮蔽吊板。水密横舱壁上伸到达的连续吊板叫舱壁吊板。

吊板3.jpg

按《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量计干舷高度的吊板称干舷吊板(freeboarddeck),通常是上吊板。按《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丈量船舶吨位时的基准吊板叫量吨吊板(tonnagedeck),通常也是上吊板。遮蔽吊板不可作为干舷吊板和量吨吊板。

上吊板是各层吊板中最厚的一层,规范规定在船中部0.4L区域内强力吊板的厚度应保持相同,并逐渐向端部吊板厚度过度,强力吊板(包括端部吊板)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6mm。吊板边板是上吊板受力最大的,且容易被吊板积水腐蚀,因此必须连续,厚度也是上吊板中最厚的一列板。

在船中0.4L区域内的吊板比首尾两端和大开口线以内区域的吊板厚。为防止吊板开口角隅处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该处应为抛物线形、椭圆形或圆形,并应采取加强措施。

在上层建筑和吊板室中,又可分为桥楼吊板、首楼吊板、尾楼吊板或吊板室吊板等,以及游步吊板,起居吊板、救生吊板(艇吊板)、驾驶吊板、罗经吊板(在没有标准罗径的小艇上又称为顶蓬)等;在首尾部又分为首升高吊板、尾升高吊板等。吊板常设有梁拱,以便排除吊板积水;上吊板还设有弦弧,以减少吊板上浪和增加储备浮力。

但也有为便于施工和装卸货,不设梁拱和舷弧,而按载重线规范,略增加干舷高度。在木船舱面上是指沿舷弧线设置的露天壳板,下面由隔舱板和肋骨支撑,大型木船吊板下面还设托梁。除保证舱面水密外,并起增加船体整体强度的作用。木质吊板驳中部舱面板也称吊板,一般是活动式。

吊板4.jpg

吊板结构

吊板横向的拱度称为梁拱,用于迅速排除吊板上的积水、有折线式、曲线式等。船的上吊板边线纵向的弯曲称为舷弧。舷弧一般是从船中向两端翘起,首部的称为首舷弧,尾部的称为尾舷弧,一般来说,首舷弧的高度是尾舷弧的两倍,从船的侧面看,上吊板边线的舷弧形状呈抛物线的形状。

舷弧提高了船体首尾端的高度,有助于减少船体首尾端的上浪。船的吊板上除了依靠梁拱和舷弧排水外,还有专门的吊板排水系统。

从结构上看,吊板结构是封盖船体或将其分隔成层的平面板架结构。由吊板板和吊板骨架组成,起着扩大吊板使用面积和保证船体强度的作用。吊板骨架包括沿船宽布置的横梁、沿船长布置的吊板纵桁和纵骨等。按骨架的布置方式分为横骨架式和纵骨架式。吊板结构的载荷传递是由横梁传递给舷侧结构,吊板纵桁仅传递少量载菏给横脸壁。

横骨架式常用于小船的上吊板和大船的下吊板,纵骨架式则用于大型船舶的强力吊板,强力吊板参加船的总纵弯曲。吊板板沿舷侧的一列板称为吊板边板,它一般比其他吊板板要厚一些。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