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术会)原图链接来自 吉林财经大学 的图片

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源于1993年招收第一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2003年招收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1]专业隶属于原经济信息管理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隶属于原计算机系。2008年2月,学校为进一步拓宽学科发展和建设口径,三个本科专业及相应师资合并组建信息学院。2010年12月,更名为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发展理念

学院一直秉承“学术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的发展理念,坚持“稳定本科规模、突出专业特色、发展研究生教育、聚焦科学研究”的发展思路,全院教师励精图治,学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成果突出。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概论》与《数据库系统》3门省级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3门校级精品课程,《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等5门省级优秀课程,《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网络信息安全》等5门校级优秀课程。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4人,其中专任教师39人,教授和副教授 21人(占专任教师的54%),讲师18人(占专任教师的46%),博士及在读博士共15人(占专任教师的38%)。学院有外聘教授7人,其中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4人,IT行业业内专家、实业家3人,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和实践教学活动。

根据国内外计算机、信息、电子商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发展趋势,推行理论学习--专业实验--实践应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对学生基本理论(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语、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采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增大会计实务、金融实务、税收实务等经济管理类课程比例,同时提高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深度,为学生设计多个出口,培养宽口径[2]、厚基础、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得天独厚,设有现代化的一流实验室设备,除计算机公共课实验室、计算机基础课实验室外,目前还建有计算机电路实验室、计算机原理与接口实验室、计算机组装实验室、计算机网络软件实验室、市场调研实验室、信息管理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在长春国基、金鹰智谷、一汽启明科技集团、吉林省电力集团、清华同方等单位建有教学实习基地。

毕业生每年一次性就业率均达到92%以上。毕业生以其雄厚的基础、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已经成为祖国经济建设的骨干。他们中有政府管理部门的各级领导,有高校、科研院所的学术骨干,有为地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有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著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也有在海关、税务局、银监局、药监局等单位工作的公务员。我院多年连续被学校评为就业先进单位,2006年获吉林省教育厅授予“吉林省高校系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视频

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相关视频

走进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应用数学学院
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视频

参考文献

语言已更改自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