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吉安環鄉自行車步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吉安環鄉自行車步道系統,是全國唯一擁有兼具山、海景觀自行車步道網絡的鄉鎮,鄉內共有九條自行車步道,包括親水線、親山線、初英線、干城綠色廊道、五十甲自行車步道、光華河岸自行道、田園線、濱海線及木瓜溪畔自行車步道,總長32500公尺。[1]

花蓮吉安環鄉自行車道系統共有9條路線,兼具山、海與農村景觀,其中穿越永興村、稻香村及光華村的田園自行車道,全長6.5公里,除可飽覽河岸、海岸、鄉村風光,在地果農熱心種植維護的松葉牡丹和波斯菊近日盛開,也為這條田園自行車道妝點出更繽紛的色彩。

田園自行車道

東臨花蓮溪口野鳥保護區,西眺奇萊山,沿途行經花蓮林管處南華工作站,一旁還有許多鐵道迷喜愛在此拍火車的干城鐵道櫻花公園,沿著台9丙吉安路向前行,道路兩旁可看到綠色廊道景致、吉安苗圃園區、公二公園、慶修院,繼續轉進中山路,就是好客藝術村。 田園自行車道過去是中華紙漿廠運送紙漿原料的鐵道,連結紙漿廠與已撤站的干城車站,鐵道廢除後,開發闢建成自行車道,為這條路線賦予淡淡的懷舊風情。

田園自行車道四通八達,可串連干城綠色廊道、濱海線自行車道,還可銜接至木瓜溪畔的彩虹自行車道,腳力好的民眾,可以依個人體力及行程安排,多騎幾條步道,在春暖花開的時候,享受一趟有藍天白雲大山與農村風光的吉安鄉間鐵馬小旅行。[2]

親山線自行車道

親山線自行車道起點為七腳川事件紀念碑,全長4.4公里,騎乘在親山線這條筆直的單車路線上,有一股暢快的感受。橫跨福興、吉安、慶豐三村的自行車道路線,貫穿不同的地域特性,也展示了不同的人文風景。沿途,一畝畝的蔬菜園,櫛比鱗次地,展現出鮮翠悅目的層次,一同並行的水圳,也依然發出淙淙水聲,既清涼又灑脫。還可順道看看「小中正紀念堂」、「小國父紀念館」如何唯妙唯肖!

親水線自行車道

沿蓍七腳川溪闢建,全長6公里,沿途設有涼亭可供休憩,由東向西前行,宜人的水岸空間、周邊的田園景觀再加上橫亙眼前的大山,構成一幅迷人的景致。

初英線自行車道

北接親山線自行車道,南接水利生態步道,全長約1.2公里,途經落羽松林及初英親水生態公園,吉安大圳流經生態公園,遊客可在樹蔭下泡腳,感受來自初英發電廠尾水的透心涼。

初英親水生態公園

位於初英山自行車道上,內設有生態池、小橋流水、水車涼亭,還有兒童遊憩設施供親子遊玩,周圍樟樹、落羽松樹林立,結合牧場、田園景緻、青青綠地以及潺潺的流水都是初英生態親水公園的魅力所在,尤其在秋季時,落羽松紅褐色的針葉頓時讓人有如詩如畫的感覺,放眼如畫的秀麗風光,大口呼吸這屬於鄉村獨有的新鮮空氣,享受芬多精的擁抱,煩惱似乎也隨之消逝,路過的遊客不妨停下來,感受一下這片迷人的自然風光。

蓮城蓮花園

這裡的蓮花不僅只在夏天開放,而是全年盛開。園區內70多種蓮花,是園主郭昭安18年來繁殖配對的成果。

來到這裡就像在朋友家作客,免門票,還有剛沖好的蓮花茶招待。即使有些自製產品,園方也從不主動推銷,因為蓮花品種培育和產品研發才是他們的主要事業;郭昭安說他不想把這兒弄得太商業化。但是當客人詢問起,他還是很熱心地分享蓮花栽培的相關知識。 [3]

不要臉公園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的南華村,原為一處臭氣充天的荒廢鴨寮,後由初英山文化交流協會斥資並號招當地居民進行改造,在整建初期因不被看好,甚至發生造景石頭被紅漆惡意噴寫「不要臉」三個大字之事件,當地居民索性以其為公園命名,並將「臉」字改為笑臉迎人的太陽,象徵凡事正面思考,也因此更加凝聚共識,讓農村再造計畫得以順利進行。

經改造而成的「不要臉公園」利用在地砌石、竹子、茅草等材料建有涼亭、茅屋等,並結合週邊的初英自行車道,規劃了小橋流水、休憩步道、生態童謠展示空間,還設有〞過河拆橋〞這項互動遊戲,在台灣兒童發展協會馬匹輔助教育中心進駐後,更不定期推出騎馬體驗活動,讓重生的公園成為居民們的休憩場所。 [4]

視頻

吉安鄉親水線自行車道 體驗悠閒田園風光

花蓮縣吉安鄉【#初英自行車道】美景分享

吉安鄉濱海自行車步道

花蓮吉安鄉自行車步道美景(景點介紹)

花蓮縣吉安鄉【#田園自行車道】風景分享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1]花蓮電子報
  2. [2]聯合報
  3. [3] 吉安鄉公所網
  4. [4] travelking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