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灣帝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灣帝雉照片來自

台灣帝雉又稱帝雉、黑長尾雉、海雉、烏雉,台灣特有的長尾雉屬鳥類。是所有台灣特有種鳥類中體形最大、羽色高貴因而選為「國鳥」。台灣1000元鈔票背面正台灣1000元鈔票背面正中央有帝雉圖案,也讓大家更認識台灣這種羽色華麗,最顯雍容高貴的鳥類。

鈔票背面-帝雉圖案照片來自

科 名:Family Phasianidae

學 名:Syrmaticus mikado

英 名:Mikado pheasant

分 類:雞形目雉科

狀 態:近危

分布範圍:海拔1800至3500公尺以下針葉林、草原混生地帶,很喜歡濃霧,有「迷霧中的王者」之稱[1]


台灣帝雉簡介

帝雉夫妻照片來自

台灣帝雉分布在台灣的中央山脈,和海拔2000公尺至3200公尺的原始針葉林、草原混生地帶。最高曾見於3850公尺附近,是台灣的雉科鳥類中棲息於最高海拔者。

帝雉被列為世界瀕危鳥類,與台灣藍腹鷴同被列於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帝雉也是所有台灣特有鳥類中體形最大、羽色最高貴的,因而台灣有些人推動選其為國鳥。黑長尾雉的形象被用在1000元新台幣的背面。

帝雉個性謹慎隱密,從容鎮定的儀態,為牠贏得了「迷霧中王者」的美譽。雄鳥全身呈寶藍色光輝的藍黑羽,尾巴為藍黑色帶有白色橫紋,羽色對比十分亮麗,有王者之風。雌鳥為了孵育下一代,有明顯保護色,大都呈現橄欖褐色,尾羽具黑色橫斑。雄雌鳥眼周均裸出,眼睛周圍為醒目的鮮紅色,皮膚呈紅色,喙角黑色,腳暗灰色以至綠褐色。[2]


形態特徵:

雄鳥體長72~87公分,雌鳥體長46~52公分;翼長雄鳥21.5~23公分,雌鳥18.5~21.5公分;尾長雄鳥52~60公分,雌鳥17~21公分。

雄鳥全身大致深藍黑色而有光澤,背以下各羽有藍色羽緣,翅膀有一白色翼帶,次級飛羽末端白色;尾羽甚長,有白色橫紋。胸、腹部之紫藍色羽毛在適當的光線下,羽緣會閃光而呈現魚鱗狀寶藍斑紋。眼部為裸露的皮膚呈血紅色。

雌帝雉體型較小,全身大致為橄欖褐色帶有淺色縱斑。頭至頸部暗橄欖綠褐色,眼周裸露皮膚暗紅色。背部羽毛之羽軸為白色或黃白色;上背及覆羽有黑斑及褐色蟲蠹斑。飛羽棕黑色,有橙褐色橫斑。尾較短,尾羽栗色有明顯之黑色橫斑。胸、腹部羽毛褐色,有黑色斑點或白色箭頭形斑紋。[3]

  • 公帝雉全身呈紫藍色金屬光輝之純黑羽毛,唯尾羽有顯明白色橫帶紋。喙角黑色,腳暗灰色以至綠褐色
  • 母帝雉全長52厘米(含尾羽20厘米),全身為橄欖褐色,尾羽具黑色橫斑。雌雄眼周均裸出,皮膚呈紅色


生物習性:

為台灣特有種,性謹慎,遇干擾時常緩緩躲入草叢中,較少驚飛。領域性強,常單獨行動。習慣邊走邊覓食,食性極廣,包含木本、草本植物之嫩芽、果實種子等。[4]

帝雉自由地覓食,春、夏植物更新時,帝雉曲頸低頭啄食植物的新芽、嫩葉,秋冬綠色植物欠缺時,就啄食草籽、漿果地衣等,白花三葉草火炭母草玉山懸鉤子五節芒車前草早和苗等。另外,帝雉繁殖期或嚴冬時,也會改吃蚯蚓、甲殼類昆蟲、螞蟻等補充蛋白質。

帝雉領域性強,帝雉夫妻外出覓食時,公鳥會提高警戒,保護低頭覓食的雌鳥。

2、3月是帝雉求偶季節,雄鳥會跳追求女伴的舞蹈,抬頭挺胸蹦蹦跳跳,頻頻振翅,非常漂亮,吸引雌鳥的注意。3-6月是帝雉繁殖期,民眾觀察時要自然拍攝,牠們覓食時不要去餵食,也不要驚嚇、追逐牠,「要蹲著去觀察帝雉,跟牠們好好的相處。」他強調,「帝雉是台灣的國鳥,我們應該愛護牠」。[5]


棲所生態:

帝雉主要棲息於中、高海拔的山區,這個範圍內氣候形態含蓋亞熱帶、暖溫帶、溫帶、亞寒帶和寒帶,其所對應的植群帶為闊葉林帶、檜木林帶、鐵杉林帶、冷杉林帶和亞高山矮盤灌叢帶,植群型態相當複雜而多樣。


地理分布:

東部地區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之瓦拉米山區即有發現,而西部地區則必須到海拔1800公尺以上的山區才有;最北端的分布為拉拉山一帶,但在塔關山地區則無出現記錄;最東的分布應為和平林道;最南之分布為北大武山區。[6]


圖片集錦

  • 兩隻帝雉為爭領域爭鬥
  • 台灣帝雉走在阿里山森鐵上

保育現況與監測成果: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帝雉命名起源於西元1906年,由英國Walter Goodfellow(華特‧古費洛)深入玉山進行蒐集標本工作時,無意間在鄒族人的頭飾上發現了兩根雄帝雉的尾羽,經送回英國鑑定後,發表為新品種。這兩根尾羽也是當年鑑定並命名的唯一證據。自此以後,許多科學家如黑田長禮、鷹司信輔以及謝孝同等人都慕名而至,尋找帝雉的芳蹤。

帝雉分佈於海拔約1800-3300公尺的陡坡上,是台灣雉科中海拔分佈最高,亦是台灣特有種鳥類。牠們常在下雨過後出現於薄霧迷濛的林道上,其姿態雍容華貴因而被喻為「迷霧中的王者」。

雖然帝雉分布多在2000公尺以上的森林,且許多的區域位於國家公園或國有林自然保護區內,但對帝雉最大的危機仍是適合棲地和繁殖範圍日漸縮小。為減少帝雉面臨滅種的危機,未來須加強野生的帝雉的研究及保育工作,同時也應避免人為的干擾、破壞及狩獵,並考量人工復育的可能,才能確保帝雉在台灣的永續生存。[7]


發現帝雉的研究簡史

台灣帝雉照片來自

英國著名的鳥類採集家 Walter Goodfellow,於1906年在阿里山採集鳥類的時候,帶回這兩片尾羽回英國。經過一番研究以後,這兩片羽毛的主人被認定為台灣特有的新種鳥類,並由William Robert Ogilvie-Grant命名為Calophasis mikado。(Mikado乃日語),漢字寫作「帝」或「御門」,為天皇的尊稱。

帝雉雖然多棲息在海拔2000公尺左右的高山上,但是其全身呈現紫藍色,並閃爍著金屬光輝,能見度應該不算太低。在過去,鳥類的分類研究通常比其他的生物早。因此,像帝雉這麼大型的美麗鳥類,竟然在20世紀初才被發現,算是比較奇特的故事。

通常學術界發表生物新種,必須根據完整的模式標本,但對於帝雉,卻破例只根據兩片尾羽而已,因為研究人員很顯明可確定牠是未曾發表過的新種。

1906年11月,任職於台北博物館的標本採集人菊池米太郎,亦在阿里山塔山附近採集到20隻帝雉,一部份經由當時住於日本橫濱的貿易商AlanOwston送至歐洲,於1907年經Rothschild將帝雉的正確長相,經過一番敘述後發表於學界。至於活的帝雉,則是在1912年首次到達歐洲。

黑長尾雉生活在高海拔山區坡度較陡峭的針闊葉混合林、針葉林,亦曾見於箭竹林等濃密樹叢中。

黑長尾雉的食性和雞相似,常見邊走邊用強健彎曲的喙啄食。春、夏植物更新茂密時,曲頸低頭不停啄食地表植物的新芽、嫩葉,秋冬綠色地表植物欠缺,主要啄食草籽、漿果、地衣等,火炭母草、玉山懸鉤子、五節芒、車前草、早和苗等也都是牠的食物。另外,繁殖期或嚴冬時,也會改吃葷,螞蟻、蚯蚓、甲蟲,就變成牠的美食主要以蕨類嫩芽、球根、漿果及昆蟲為食。黑長尾雉個性嫻靜,但領域性強,所以除了在繁殖季時,否則很少有二隻以上同時出現的情形。營巢於樹上窟窿裡或地上,以草莖等做粗糙的巢座。[8]


帝雉會飛嗎?

帝稚翼形短而圓,腳粗壯,飛行能力不佳,但擅長爬樹;性隱密大多不善於飛行;於地面築巢,雛鳥為早熟性。棲息於中、高海拔山區的針闊葉混合林、針葉林及箭竹林草原中。性隱密、機警、寧靜,常於雨後或晨昏時分沿著小徑或林緣地帶覓食,遇干擾時,緩緩躲入草叢中,較少驚飛;領域性強,常單獨行動。

在台灣,雉科鳥類的藍腹鷴、帝雉、環頸雉、竹雞、台灣山鷓鴣 (深山竹雞) ,都是善於行走的,會飛,但飛得不遠,不過牠們總還能夠飛,遇到危險,仍多了一種逃生的技巧,平常的時候,的確是以步行為主。[9]


「台灣國鳥」帝雉的數量

對國人來說,俗稱帝雉的黑長尾雉並不陌生,一千元紙鈔背面就是牠。曾被列為瀕危物種,從民國74-75年間調查的五千多隻,經過三十年的保育及棲地維護,玉管處推估族群至少有1萬1千多隻,穩定維持中。有專家表示,主要是因為林道不再伐木、而且傳統文化的狩獵習慣改變,還有國家公園保護棲地,才會讓帝雉數量穩定。民眾可以在玉山國家公園的瓦拉米及塔塔加等地區,巧遇牠的身影。而在塔塔加地區,清晨或傍晚,有時也會在一片霧氣中發現牠的身影。

玉管處副處長盧淑妃表示,「第一次的族群調查大概是五千五百隻左右,第二次的族群調查,達到了一萬一千隻帝雉的成長,這主要是棲地的環境的一個保護。」曾參與帝雉調查的生態專家則是指出,台灣國鳥帝雉族群能穩定,主要是狩獵文化改變、林道生態維持,國家公園棲地保護。但牠還是有天敵,因此數量不會過度膨脹。

專家指出,喜歡出沒林道的帝雉,也可能會食用人類遺留下來的食物。因此民眾上山時,記得做好無痕山林的工作,巧遇時也不要過度干擾牠們。[10]


視頻

多年努力「台灣國鳥」帝雉族群約1 1萬隻 20201119 公視晚間新聞

台灣帝雉 Syrmaticus mikado

塔塔加(阿里山)遇見台灣帝雉-黑長尾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