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花三葉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花三葉草
圖片來自綠友種苗園

白花三葉草葉子上面有特殊的V 型紋路,其葉片上的白色斑痕相互連接形成一圈。小白花群聚綻放、團團緊簇的景象,實為壯觀。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表示,並不打算割除正盛開的白花三葉草,因為它能夠增加高灘地園區自然生態的多樣性。

白花三葉草又名菽草、白花苜蓿,是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豆科植物,喜溫暖濕潤氣候。除了適應性廣,平常還可以當作家畜飼料。同時也是很好的固氮植物,能夠增加土地的肥沃度,以及水土保持,是自然或草地養護的有益植物。若要修剪,必須等待花季過後,再配合時程做安排。[1]

  •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白花三葉草

‧英文名稱: White Clover,Dutch Clover

‧學 名: Trifolium repens Linn.

‧科 名: 豆科(Fabaceae)菽草屬(Trifolium)

‧別 名: 白花苜蓿、白荷蘭翹搖、白三葉草、白花三葉草、三消草、白翹搖、白菽草、菽草、白車軸草、白詰草(日本)、螃蟹花(貴州)

‧原產地: 北美洲,台灣於 1910 年代引進作為牧草、水土保持植物,偶爾也供栽植觀賞。

‧分布: 台北、花蓮荒野、路旁,已野生化,白花三葉草原由梨山果農及蜂農引進,欲當蜜源及地被植物藉以改良土質(固氮)用;目前在梨山、武陵農場、清境農場、阿里山等地都可見其蹤跡 。

‧莖: 匍匐性多年生草,但有時亦能呈斜上昇狀,莖長 10~30 公分,偶具有分枝,光滑無毛或散生毛茸。

‧葉: 三出複葉具有長柄,柄長 4~8 公分,光滑無毛;小葉倒卵形或卵形,長 1.5~3 公分,寬 1~2 公分,先端圓而微凹,基部鈍,有細銳鋸齒,表面常有白色的斑塊,光滑無毛,背面顏色較淡;托葉卵葉披針形,長 1~2 公分,先端漸尖,膜質。

‧花: 花白色,多數排列為一頭狀花序,徑 1.5~3 公分,花序軸腋生、細長,長 10~15 公分,光滑無毛;小花梗長 0.1~0.5 公分,小苞片膜質,授粉後反捲;花萼光滑無毛,萼筒鐘形,淡綠色但略帶紫色,先端 5 裂,裂片線形,長 0.2~0.3 公分,先端銳尖,上位兩枚裂片最大;旗瓣離生,長圓形,長 0.8~1.2 公分,先端圓而有一尖突,基部爪的部份份寬大,翼瓣及龍骨瓣都具有長爪,翼瓣較長。

‧果: 莢果遠挺出於花萼外,線形,內有種子 2~4 枚,不開裂。

白花三葉草-葉
圖片來自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白花三葉草-種子
圖片來自花卉百科園
白花三葉草-花
圖片來自華山1914


用 途

1.蜜源及地被植物觀賞用:白花三葉草由梨山果農及蜂農引進,欲當蜜源及地被植物藉以改良土質(固氮) 用。

2.藥用:性味:全草:甘、平。效用:全草:清熱,涼血,寧心。治癲癇,痔瘡出血。花有利尿之效;葉可收斂止血。[2]


形態特徵

多年生匍匐草本,有時亦能斜上生長,莖可達30公分。三出複葉,葉柄長4~8公分,小葉倒卵形或卵形,長1.5~3公分,寬1~2公分,葉基鈍形,葉端圓而微凹,葉緣細鋸齒,葉表面有白色斑紋,兩面光滑無毛,托葉卵狀披針形,長1~2公分。兩性花,白色蝶形花排列成頭狀花序,直徑1.5~3公分,花萼筒鐘形5裂,淡綠色,旗瓣長圓形,先端有一尖突,翼瓣及龍骨瓣都有長爪。莢果線形,不開裂,種子2~4粒。[3]


繁殖方式

種子結實率和萌芽率均高,因此,採用種子播種繁殖。根部分蘗能力和再生能力均強。 種子細小,幼苗纖細出土力弱,苗期生長極為緩慢,為求全苗,不論春播或秋播,都要提前整地,隔10~15天再行深翻耙地,整平地面,使土塊細碎,土壤疏鬆後便可播種。 種子硬,播種前要先擦傷種皮,或用濃硫酸浸泡腐蝕種皮,進行種子處理後再播。 硫酸浸泡方法為:浸泡20~30分種後,用清水沖淨,晾乾後播種。


栽培方式

一般喜歡生長於寒冷,肥沃且溼潤的壤土,在梨山武陵農場附近可發現其蹤跡。抗寒能力較強,且不怕霜害,冬季時仍保持翠綠色,但其缺點為不耐乾旱且耐熱性也稍差些。白三葉草可以在草地、農作物及及園林中生長。耐低割,在不同土壤的種類及pH值中都可以生長,較喜歡黏土。為自然或有機草地護理的有益媒介,因具有固氮的能力較野草優勝。天然固氮可以減低土壤的淋瀘,及預防一些疾病。[4]


生長習性

1.土壤:白花三葉草喜歡pH值4.5~7的酸性黏土或者沙質土壤,當pH值在6~6.5時有利於形成根瘤。

2.光照:白花三葉草喜光照,日照時間越長,開花越多,生長越繁茂,競爭越強,它的葉片還具有向光性運動,能隨天氣、時間、光源位置而動。

3.耐旱:白花三葉草耐旱性強,即使在39℃的高溫下能安全越夏,最適合生長的溫度為16~24℃。

4.耐寒:白花三葉草喜溫暖、濕潤,忌積水,即使氣溫在-15℃的情況下也能安全越冬。


種植技術

白花三葉草
圖片來自杉林溪自然生態教育中心

1.播種:白花三葉草在播種前需整地、除草、施肥,施足鈣、鎂、磷肥等作為基肥。如果土壤酸性過強,可增施石灰中和。將種子與根瘤菌種用水拌勻後在春、秋播種。南方春播在3月中旬前,秋播在10月中旬前。

2.除草:白花三葉草當年可進行三次人工除草。以後各年視情況除雜草。

3.水分:白花三葉草抗旱性強,忌積水。水分充足時生長勢旺盛,乾旱時需適當澆水,雨水過多時要及時排澇,這樣才更有利於其生長。成坪後一般不澆水,除非在極端乾旱的情況可適當補充水分,避免發生腐霉枯萎病。白花三葉草澆水需本著少次多量的原則才好。

4.鬆土:白花三葉草生長在2年以上,它的土壤土層緊實、結板、透氣性差,所以在春、秋兩季返青前需耙地鬆土,以促進根系呼吸。

5.追肥:在生長期間可施磷酸鈣、磷酸二銨以便新芽新根生長發育,追肥後要及時澆水。

6.病蟲害:主要病害有棒葉病、菟絲子、葉斑病、茵核病、白絹病、白粉病以及線蟲病;主要的蟲害有葉蟬、地老虎、白粉蝶、斜紋夜蛾等。及時發現病蟲害。[5]


視頻

2023.05.01開花植物-白花三葉草(豆科)

24公頃水岸公園+愛心甜蜜造景,春天綻放「白花三葉草」宛如覆上皚皚白雪超唯美!

白花三葉草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白花三葉草,新北市板橋花市
  2. 白花三葉草,認識植物
  3. 白花三葉草,杉林溪自然生態教育中心
  4. 白花三葉草,農業知識入口網
  5. 白花三葉草,每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