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可乐饼[1],又称zh-hans:吉乐饼;zh-hk:可乐饼;zh-tw:吉乐饼),是一种起源于十六世纪法国的油炸食物,后来流传并流行于世界各地(尤其日本)。作法为将马铃薯煮软弄成泥状,并将各样配料混合后,揉成圆饼状沾上少许面粉后刷上蛋汁,再裹上面包糠以油炸烹调。配料可以有多种样式,如绞肉、螃蟹肉、海鲜、洋葱、蔬菜、咖哩等。
起源
此种炸饼类菜式起源自法国菜,意思是形容咬下酥脆的食物时,齿间所发出的声音,这一个词贴切的符合可乐饼外皮是由面包粉包著马铃薯泥,下锅炸成金黄酥脆的口感。 法国的炸肉饼是鱼肉、鸡肉的绞肉等混合的油炸物,然而也有看过捣碎马铃薯并裹上面包粉的油炸物的。
可乐饼最早的记载是1661年法皇路易十四御厨所手写的食谱,内馅以以松露、牛羊内脏及奶油芝士捣碎混合制作,再以面包糠及马铃薯包起炸成。随著波旁王朝于法国大革命倒台,可乐饼与其他所有法式宫廷菜成进入平民餐桌。随著法国美食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可乐饼也顺理成章地传到了欧陆各地,例如荷兰也有叫作“kroket”的料理,不只有用白汁、亦有用马铃薯。
日本于明治维新期间大行西化,可乐饼作为西菜的一种从欧洲传入日本,当时传入的可乐饼口味是奶油风味的可乐饼,到了大正时期和猪排、咖哩并称日本三大洋食,丰富了日式料理的内涵,也逐渐发展出各种口味。
因此,当可乐饼透过日本饮食文化的扩展而传入包括台湾在内的其他亚洲地区时,常被误以为是正统的日式料理而不知其发展自欧洲的起源。
各国变体
荷兰
在荷兰有可以吃到可乐饼,荷兰文的可乐饼写成“kroket”,是法文croquette 的荷式拼法。在荷兰的饮食文化中,荷兰人热爱油炸食物,除了他们常吃的薯条外,可乐饼也是他们所喜爱的食物;荷式风味除了在荷兰路边的店家可看见外,超市也有卖。
另外比较特别的是,荷兰有路边的自动点心贩卖机里面也有这个选项。
甚至荷兰的麦当劳也有贩卖称作McKroket可乐饼汉堡,而荷兰的可乐饼在外观上,与日本、台湾的可乐饼形状不同,荷兰的可乐饼在外观形状上有甚多种类,自动贩卖机所卖的可乐饼大多为长条圆柱型,以方便拿取。
在烹饪方面,荷兰对于可乐饼中的馅料是随意加入的,包括冰箱剩下的食材,例如剩下的炖牛肉、鱼片、起司等。其中最经典的牛肉可乐饼(rundervleeskroket)是由炖牛肉与奶油白酱制成的,还有很受荷兰人欢迎的爆浆起司可乐饼(kaassouffle)。
荷兰人的可乐饼也会加入当季的食材,例如虾可乐饼和芦笋可乐饼,最特别的是在荷兰可以吃到印尼炒饭可乐饼与炒面可乐饼,酥脆的面衣里面包裹著货真价实的面与饭,这或许可能是印尼曾经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饮食文化也深受印尼料理所影响。
在荷兰,平时人们也吃炒饭炒面料理,所以印尼炒饭可乐饼与炒面可乐饼也许就是荷兰人将法国和印尼料理结合,而产生的当地独有的可乐饼风味。此外荷兰人除了单独食用外,还有搭配吐司一起吃:将压平的可乐饼在平均对切的吐司上抹开,再抹上黄芥末酱。
西班牙
在西班牙是一种常见的家常食物,也是常见的下酒小菜 tapas,西班牙文的可乐饼写成“croquetas”,但是,不是用马铃薯做的,西班牙是用白酱再加入其他馅料而成,馅料可以是鸡肉、火腿肉、墨鱼跟墨鱼汁、鳕鱼 ....。
义大利
可乐饼在义大利文中称为“Crocchette”。义大利人主食为米饭,常将米饭调味入味,但是食用方式很特别,他们将米饭和可乐饼结合,制作成米饭可乐饼,外型与荷兰很像,但义式可乐饼形状比较短,也比较圆。
日本
从大正时代起,可乐饼开始成为是常见的家庭料理,之后甚至在肉店都有贩售,最早的纪录在昭和二年(1927年)银座肉店Choshi首创兼卖可乐饼,所以现在日本街上的肉店、超市、可乐饼专卖店都有贩售。在日本,可以做为配菜,咖哩可乐饼饭,可乐饼式配菜与咖哩饭一起食用,也可以像三明治一样被夹入两片面包中间一起食用,甚至可搭配自制的酱汁或酱油食用。
在料理方面,会用马铃薯泥,加入炒过的洋葱和肉末,捏成圆柱状再进行煎炸,在食材的选用上日本北海道的男爵马铃薯是很好的食材,容易煮溶,适合用来制作。日本常见的口味有牛肉可乐饼、咖哩可乐饼、蔬菜可乐饼、南瓜可乐饼。
参考文献
- ↑ 更酥脆、不怕松散!日式可乐饼的美味秘诀是“牛奶”,自由时报,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