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滇王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滇王国
古滇王国

古滇王国—古滇名城,是中国西南边疆古代民族建立的古王国,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境内的主要民族是古代滇人部落,历史学家惯称为滇族。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南历史上大约存在了三百九十年,出现于战国中期而消失于东汉中期。通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在滇中及滇东北地区发现的四十多个滇文化遗址勾画出古滇国的疆域轮廓:东至陆良泸西一线,西至安宁易门一带,北到昭通会泽之地,南达元江新平、个旧之境,南北长约四五百公里,东西宽约两百余公里。根据考古发现,今滇池湖畔石寨山为王室墓地,今李家山为贵族墓地,今金莲山为平民墓地。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在这一片三角区域内,曾经有过高度发达的让后人震惊的青铜文明,也有过男耕女织、渔歌唱晚的幸福生活,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毁灭了金莲山附近的集镇,而整个古滇国,也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接受中原文明,最终汇入了中华民族的滚滚长河。 [1]

如今,在昆明晋宁石寨山古滇文化遗址上,打造了古滇文化旅游名城,使深厚的古滇文化从地下走到地面,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微风五月,漫步在古滇精品湿地公园,入眼是澄澈的水系、停泊的小舟,看着蔓延的苍翠绿色、水波潋滟,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清爽自然风光十分怡人。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古滇王国
  • 存在时间:前278年--115年
  • 疆域: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
  • 主要民族:古代滇人部落
  • 国都旧址: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

历史

在汉朝以前,滇池、抚仙湖一带建立了古滇国。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楚顷襄王时(前298年─前263年)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近蜀黔中以西。至滇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沃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指出在楚顷襄王时,庄蹻奉命南征。大约在前279年时,领兵通过黔中郡,经过沅水往南,攻略西南。连克且兰(今贵州省福泉市一带),征服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一直攻到滇池(今云南省昆明市一带),征服了黔中、夜郎、滇等地区。庄蹻以兵威戡定其地属楚,正要归报楚王,而楚国的巫郡、黔中郡在前277年时再度被秦国攻占,庄蹻回国之路断绝,遂留在滇池自立为滇王,号"庄王"。

秦始皇时,曾打败破滇国,并开通五尺道至当地,但秦朝灭亡后,交通再度中断。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时,滇国归降,并在当地设置益州郡管辖,纳入了汉王朝的疆域。同时赐"滇王之印",并允许滇王继续管理他的臣民。东汉时,随着汉朝郡县制的进一步推广、巩固以及大量汉族的迁入,滇国和滇族被逐渐分解、融合、同化,最终完全消失。据黄懿陆《滇国史》的考证,古滇国当在东汉元初二年(115年)才完全灭亡。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兵临滇国,滇王举国投降,并请置吏入朝。于是汉武帝赐给了滇王王印,令其复长其民(这枚纯金铸就的滇王印,两千年后出土于石寨山)。

此后,汉武帝在云南设置了益州郡,滇王的权利被郡守取代了,从此受制于汉王朝的郡县制度。到公元1世纪,荣耀一时的云南青铜文化就完全融入到更为先进的铁器文化之中了。

关于这段历史,司马迁有过一个至关重要的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39年,楚国欲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西南,派楚将庄蹻入滇。不久,秦国灭了巴国和蜀国,庄蹻失去了与楚国本土的联系,于是,"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一代滇王,在他之前是否有滇王存在,无从考证了。但在庄蹻入滇之前的若干年里,滇人青铜文化已进入鼎盛时期。考古学家李昆声教授说,抛开艺术成就的因素,这时的楚文化应比滇文化先进,至少,楚人穿鞋子,而滇人打赤脚,但滇墓里似乎并没有留下他带进云南的多少楚文化踪影,也有学者质疑这段记载。 公元前1世纪左右,这个孤立的王国终于走到了终点。一位称雄滇池的滇王,向汉朝的使者提过一个认真的问题。他问:汉朝与我谁更大?在他的眼里,世界不会比滇国的地域大多少。可是,不久之后,这位可爱的滇王连同他的天堂,便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世界远比他想象的广大得多,复杂得多。

汉人的迁入让内地文化从此大规模地进入云南,仅仅在短短100年过程中,滇人的文化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滇国存在时间

若从 《史记.西南夷列传》楚威王派庄蹻入滇开始算,到汉武帝元封二年 ( 公元前 109年) 设益州郡,赐滇王王印,滇国存在的时间至少有 200多年!尤中先生依据对祥云大波那、楚雄万家坝出土文物的科学测定,认为 "滇国形成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至公元前109年。"西汉武帝征服滇国 "赐滇王印,复长其民",滇国独立存在的时间大约是 400年左右。 张增祺先生也以考古资料为据,认为 "滇国出现的时间至迟不晚于战国初期,战国末至西汉为全盛时期,西汉后期走向衰落,东汉初叶被中原王朝的郡县制所取代!滇国存在的时间大致有500年左右,即公元前 5 世纪中叶至公元 1世纪。"

滇王之印的出土

1953年,云南考古工作队成立不久,昆明街头的废品收购站零零星星出现了一些锈迹斑斑的青铜器。这些神秘的器物与学者们所熟知的中原青铜时代的文明毫无相同之处,它们透露出来自一个独立的古老世界的神秘气息。

经过3年的努力,1956年考古学家终于在滇池东岸今,今天的昆明市晋宁区石寨山,一个不高的小山岗上,揭示了云南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一个消失千年的王国--古滇国墓葬群。

小山岗极普通,东西宽200米,南北长500米,坐落在滇池岸边,远远望去,犹如一头静卧在海边的鲸鱼。

这个小山岗叫做石寨山,这里没有碑石,没有封土堆,它平淡到了没有一点足以引发盗墓者贪婪的幻想,因而得以安宁两千年。

1956年秋天,正式的发掘开始了,一个崭新的、不为人所知的神秘文化崭露头角。

小山岗是一个巨大的墓葬群,源源不断出土的器物,接踵而至的惊喜,不仅让考古学家兴奋不已,更让史学家始料未及。

6号墓中出土了一枚金印--"滇王之印",《史记》对这枚金印有过确凿无误的记载,那是元封二年汉武帝赐予滇王的。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云南有个被称为"滇"的国家,但此后再没有关于它的记载。除了后来的《后汉书》和《华阳国志》又重引述了司马迁的记载外,没有人再提起过。这个古滇国就此销声匿迹了,再没有踪影,没有传说,没有人知道它的臣民到哪里去了。如果不是这次发现,可能永远也没有人知道《史记》中这短短的记录背后是多么一段辉煌灿烂的历史时代。

古滇国青铜文明的神秘出现与消失

随之出土的文物几乎代表了古滇国时代青铜文化的精品,有滇国重器贮贝器、铜编钟、带金销的剑、黄金珠、玛瑙、玉、车马饰和造型奇异的铜扣饰。它们价值连城,代表着一个湮没了的云南古史上第一个地方政权--古滇国的真实存在。

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云南比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晚了1000多年。但是在接下来的年代里,云南人靠其才华与智慧,将青铜时代的文明发挥到了极至。至今仍然让历史学家们迷惑不解,这个几乎是突然之间出现在云南高原上的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是从哪里发源的?。

我们对古滇国的发现越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越多。比如这个消失得无影无踪的王国的都邑建在哪里?

以滇池为中心的区域里,古墓连着古墓,在不深的土层下,到处散落着各式各样的青铜器件,在滇池沿岸不深的土层下,人们修路、建房不断地从地下挖出锈蚀的剑矛或斧钺,然而却始终没有人找到滇国的都城。

古滇文化

铜鼓

滇文化必须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界定。其实所有这些千古之谜与现代的联系线索有两个,一个是花腰傣,另一个就是铜鼓。顺着这两条线研究下去,滇文化研究就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成果。"

铜鼓是古滇国文化的一种重要证据,世界公认中国云南是起源地。铜鼓,由实用器逐步演变成礼器、重器,最后上升为权力和实力的象征。

铜鼓从云南一直流传向广西、东南亚一带,考古发现当时铜鼓的影响力已经蔓延到了南亚的巴基斯坦。怎样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铜鼓的起源、铸造、演变和传播整个过程还原出来,再现世人的面前,是当前最需要做的一大课题。由此我们还可以联系到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和我们很熟悉的茶马古道,从李家山墓地发掘出的琥珀珠和贝币来看,更证明了当时与缅甸有商道可通,这些信息反映了古滇国的一种远距贸易。古滇国文明还直接渗透和影响了越南的东山文化……

李家山青铜文化和三星堆文化有类似的之处。三星堆文化现已上升到了长江文明的起源的高度。而中国北方和中原的青铜文化由于交流频繁,所以又有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近亲繁殖的现象比较突出,体现在出土文物上风格造型的大同小异,惟独李家山青铜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几乎和东汉以前的北方文化无任何交叉点,无论造型、纹饰,还是所表现的主题,都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可以算是中国青铜时代中最活泼最灵动的构成,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想象力,是云南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面对这样的作品,能让人产生创作的莫名的冲动。特别是贮贝器和扣饰,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国青铜器的精华。还有青铜冶铸工艺上采用的失(蚀)蜡法(此类铸造工艺最早很可能起始于云南),难度极大,铸造精致,可以说是当时工艺技术上的巅峰,曾对飞机发动机的精密制造产生过影响。作为一个云南人,我们完全可以为先民的这些辉煌成就而感到骄傲。

青铜器

据考证,古滇国是云南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奴隶制帝国。它勃兴于滇池之滨,鼎盛于战国至西汉时代。由于偏居西南一隅,远离中原文化视野。古滇国曾长期湮灭于历史尘埃之中,显得神秘而离奇.

云南在公元前七世纪就已存在了一种独具风格的青铜文化。当时的古滇国民族很少受中原传统礼教的束缚,无论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都显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创造性。就以器物和种类而言,无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乐器还是装饰品,样样都用青铜制作,而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多限于兵器和礼乐器。

尤其是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多为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图像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情节,栩栩如生。以装饰题材中动物图像而言,古滇国青铜器经常出现的就有四十余种,大到虎豹、小至蜜蜂甲虫,刻画得十分精致逼真。

古滇青铜器与我国其他边疆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不仅有兵器戈、矛、叉、剑等显然受中原商周青铜文明影响的青铜兵器,更多的是以反映滇王国社会生活为主题内容的贮贝器和铜扣饰,明显具有滇王国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

滇王之谜

1955年至1960年,考古工作者们在滇池之滨的晋宁区石寨山发掘了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古墓葬50座,出土文物4000多件,绝大多数是青铜器,说明墓葬的主人们生活在云南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1956年,石寨山6号墓出现了令学者们震惊的发现:一颗金质的"滇王之印"被挖了出来,《史记》有关汉武帝"赐滇王王印"的史实得到了印证,这充分说明古滇王国确实存在,它的都邑就在晋宁一带。

史学家历来认为汉俞元古城在史书上消失是个谜,在历史上,即使俞元建制变更地名,也应有所记载,但南北朝后俞元古城信息中断,俞元城到底哪里去了呢?

《汉书·地理志》载:"俞元,池在南,桥水所出……","桥水上承俞元之南池,县治龙池洲,周四十七里。"俞元县境是现澄江、江川、红塔、石林(路南)等县区,这样一个大县、强县,其县治龙池洲应是一个繁华的不小的城池。这个城池肯定不是我们说的澄江城,那么,汉代的俞元县城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这个城池是否已经沉入抚仙湖里了呢?

抚仙湖水下古城的内城可能是滇王离宫,而滇王离宫可能就是后改称的俞元县,俞元古县城也真如百姓所说"澄江湖里有一座沉没的城",因地震而沉没湖底,它正是探测到的抚仙湖下残存的古城。

云南省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合作,开展为期3年的滇池区域考古调查。两国考古专家有惊人发现:在晋宁县晋城镇中心,有大型建筑的遗物出露于地面,判断其为汉晋时期的器物,是省内过去考古中从未发现过的。发现地距滇王金印出土地石寨山约5公里,并且与上世纪70年代的古城址卫星图相对比--这里正好处在卫星图上古城址的东北角上。考古专家推测这里可能就是考古界寻找了几十年的古益州郡郡址,即古滇国王城城址。 昨日,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农带领记者前往发现,从昆明驱车1小时来到晋宁县,在晋城镇核心区象山脚下,一处新翻整的工地上蒋志农小心指点,一些绳纹瓦、筒瓦等建筑构件出现在记者眼前,还有一些浅埋的陶器等。

美国考古专家亨特教授一直揣着一张上个世纪70年代的卫星图片,这里清晰地显示了一个长方形的晋城镇区域内存在着一片长方形古城址,学者们把新发现遗物的点与这张卫星图作对比,有了惊喜发现:这里正好处在卫星图上古城址的东北角上。卫星图显示,这个古城址被随后大量的现代建筑所遮盖,发现有遗物的地点,也是晋城镇中唯一还没有被现代建设叠加的部分,正好是当时卫星图上城址的一角。学者们开始兴奋起来。

据介绍,2012年是中美合作对滇池区域史前聚落进行考古调查的第一年,这次调查的区域包括了晋宁县晋城镇、上蒜乡、新街乡,共60平方公里的调查面积。为什么这里的器物从来没有见过?这里曾经有过什么建筑?如果确实是古城(镇)的一部分,那么这里是什么古镇?中美考古专家推测,这里非常有可能是考古界寻找了数十年的汉益州郡的郡址,即古滇国王城所在地,由于这里面临新的建设,所剩面积已经不足1万平方米,考古学家急切盼望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对这里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以待揭开2000年前存在了500年辉煌历史的古滇国王城之谜。


背景阅读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蒋志龙介绍,古滇国是一个神秘消失的青铜王国,在中国几千年浩若烟海的史书中,提及云南的文字寥寥可数。史学专家们从司马迁的宏篇巨著《史记》中,发现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滇",当时住在滇池之畔的古滇国人发髻高耸,以农耕为主……这源于战国时期,楚王为开疆拓土,派庄跷入滇,称为滇王。[2]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孙华认为滇文化非常有意思,这实在是一段太精彩的历史,不仅有司马迁的记录,还有石寨山出土的滇王金印,还有李家山、羊甫头等地方出土的图像资料,有大量的立体雕塑--青铜器,全面浓缩反映古滇文化的全貌,是云南文化里最精彩的篇章。

这些珍贵的实物无言地证明,2000年前,滇人的经济和文化早已发展至较高水平。以滇池地区为中心的滇文化,形成至迟不晚于战国初期,战国末期至西汉初为兴盛时期,西汉中期开始衰落,西汉末至东汉初尚有遗风,东汉中叶以后,长达数百年的滇文化便完全销声匿迹了。滇文化留给世人无数谜团:古滇国的都城在哪里?谁是古滇国的主体部族?古滇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有专家认为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古滇国设益州郡,其郡治当置于原滇国都城所在地。而晋城镇就有袁嘉谷所提的"古益州郡郡址碑"。

影视作品

20集电视连续剧《古滇王国》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演艺文化中心、北京亚视星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玉溪市江川县委县政府等相关部门在昆明召开了中国西部文化博览会签约项目--20集电视连续剧《古滇王国》,以及中日韩江川影视基地项目说明会。会上通报了两条振奋人心的消息:计划投资2000万元拍摄的《古滇王国》将于2013年10月开机,中日韩3国初拟合力出资3亿元人民币打造江川影视基地。

20集电视连续剧《古滇王国》由江川县铜器工艺制品厂投资2000万元,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影视中心和云南省江川铜器工艺制品厂承制。签约各方除签约拍摄《古滇王国》外,还将利用高原明珠星云湖和抚仙湖环境优美的地域优势,累计投入3个亿人民币,合力在江川打造古滇国影视城。

该项目经中日韩电视制作者论坛组织委员会协商,已初步同意以中日韩名义成立影视基地,并拟订在2013年4至5月召开中日韩电视制作者论坛会议时,派员到江川进行实地考察论证。

纪录片《消失的古滇王国》

由云南电视台和云视传媒集团共同投拍的剧情纪录电影。

视频

《云南古滇王国动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