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代官吏清廉的故事(王礼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代官吏清廉的故事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古代官吏清廉的故事》中国当代作家王礼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古代官吏清廉的故事

在我国封建时代,虽然贪官污吏遍及国中,然而,清者自清,清廉之士并不乏陈。

晏婴:不坐“豪华”大辂车

晏婴,春秋时齐国人,曾任齐景公的宰相,以清廉闻名。晏子每次上朝坐的都是破旧的车子,驾的是劣马,景公见了,就派他的宠臣给晏子送去一辆辂车(豪华大车)和四匹好马。然而,一连三次,每次送去都被他退回。齐景公闻知,很是不悦,马上叫人把晏子叫来,对他说:“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意思是说,你不接受辂车,我也不乘坐这样的豪车了。晏子对景公说,您使我率领百官,我节衣缩食,是要以此为他们和全国百姓作出表率。即使这样,我还担心他们奢侈浪费不顾惜自己的品行呢。如果我和君王都乘大辂车,驾四匹马,他们也就会效仿,这样下去,百姓就会铺张浪费,失去礼义,不仅我没法禁止,国家也就会危险了。最终说服了景公的好意,没有接受。

子罕:“不贪为宝”传千古

子罕,春秋时期宋国人,曾任相国。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大块价值不菲的美玉,于是就去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拿给玉工看过了,玉工说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宝物,所以我才敢进献给您呀!”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意思说,“我把不贪当作宝物,而你把美玉当作宝物。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个人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吧,你还是赶快拿回去吧。”可献玉的人听了,连忙对子罕说:“我得到宝玉的消息外边的人都知道了,我怀中藏着宝玉,走到哪里都不安全,还是把它送给您吧。这样就可以免得被人谋财害命了。”于是子罕就只好答应把美玉暂时放在自己的住处。后来,子罕让玉工雕琢了这块美玉,然后卖出去,把所得的钱全部给了献玉的人。从此,子罕以“不贪为宝”的故事就成为美谈。

杨震:十斤黄金不动心

杨震,东汉人,早年,一次,在调任东莱大守时,途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王密任昌邑县令是他向朝廷举荐的,所以对他十分感激。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并从怀中捧出十斤黄金表示感谢。杨震坚辞不受,说:“我了解你的为人,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怎么可以呢?”可是王密还坚持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顿时满脸通红,赶紧走了。杨震为官清廉,生活上十分简朴,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过着蔬食步行的生活。他的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是“清白吏”的子孙,这样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

杨震后来官至司徒和太尉,在朝廷任职达二十多年。其间,杨震恪尽职守,秉公办事,勤政廉洁,为国为民,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由于“暮夜却金”的事,杨震被人们称为“四知先生”。

羊续:悬鱼太守不收礼

据《後汉书.羊续传》载:羊续,后汉人,为官清廉奉法。羊续在南阳郡任太守,廉洁自守,赴任后数年未回家乡探亲。一次,他的夫人领着儿子从老家千里迢迢到南阳郡来看他,却不料被他拒之门外。原来,羊续吃的、穿的、用的根本供养不了妻儿,遂不得不劝说夫人和儿子返回故里,自食其力。

羊续后来历任庐江、南阳两郡太守多年,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到南阳郡上任不久,府丞 提了一条又大又鲜的鲤鱼来看望羊续,说,这鱼不是买来的,是自己从河里钓来的,请您收下。并再三解释说,一条鱼也算不上送礼,让他尝个新鲜。可不管怎么说,羊续就是不收。推让再三,这位府丞说:“要是您一定不收,那就是不想和我共事了。”话说到这个份上,无奈只好收下。但当这位府丞走后,羊续就将这条大鲤鱼挂在屋外的柱子上,风吹日晒,成为鱼干。后来,府丞又送来一条更大的鲤鱼。羊续说:“你在南阳郡是除了我以外最高的长官了,你怎么好带头给我送礼呢。”然后指着房檐下的鱼干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挂在这里,早已成了鱼干,还是请你一起都拿回去吧。”府丞很是羞愧,只好悄悄地把鱼取走了。

此事传开后,南阳百姓便把羊续称之为“悬鱼太守”,也再没人敢给羊续送礼了。明朝于谦对此曾赋诗道:“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下,闲阅床头几卷书。”

邓攸:自备干粮去上任 邓攸,晋代人,曾任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之职)。元帝时,他被授予吴郡太守时曾自带干粮去上任,并且一再表示“俸禄无所受”,不要公家一分钱,“唯饮吴水而已”。他在吴郡时,公正廉明,深得百姓的喜爱。后来,邓攸因病辞职,当地百姓一千多人拉着他的船不让他走,他只好停下来,在半夜时分悄悄离去。第二天一早,大家发现邓攸已走,感慨地唱道:“槌击打,大五鼓,鸡叫天要亮,邓攸留不住。”从此,邓攸也就有了“唯饮吴水太守”的美名。

王旦:拒住豪宅不谋私

王旦是宋朝宋真宗时的宰相,一生清廉无私。他虽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自己的住处却很是狭窄简陋,真宗几次命人给他另建一所府第,均被他拒绝。他说:“我愿意住在我的先人为我留下的老宅子里”。并说,“生民膏血,安用许多。”意思是“老百姓辛辛苦


苦用血汗挣得的钱物,我怎么能浪费呢,否则,我会不安心的。”他任大臣20年,任宰相12年,从未置办田产。他说,子孙应当自立,何必置办田产,使他们将来为争夺田产陷入不义呢。王旦在病重时,真宗皇帝赏赐他白金5000两,被他坚决退还。 另据史书记载,王旦的大女婿韩亿,真宗欲召试赐进士及第,被王旦力辞。他的另一位女婿苏耆有才学,参加应试时,一位大臣向真宗举荐,真宗征求王旦的意见,王旦一句帮忙的好话也没说。他的侄子王睦也很有才学,曾求王旦推荐举进士,也被他拒绝。并说:怎么能与天下寒士相争呢。王旦临死前为家人留下遗言:任何人不许为宗亲向朝廷求官。按宋代制度,首相之子可任七品官,可直到王旦去世,他的孩子没有任何官职。他临死交代其子:“我死之后,当削发披缁以殓(用僧人的服饰下葬,表示悔过。)”其高尚如此,实为鲜见。

王翱:不听老婆枕边风

王翱是我国明代成祖至宪宗六朝重臣,曾官至御史、都御史、吏部尚书。据史书记载,王翱一生为官刚正清廉,克己奉公,是我国封建时代清官的杰出代表。王翱有一女,嫁于在京城附近任职的某官为妻,女婿很希望岳父将自己调到京城任职,一则名声好听,二来也好经常在老人身边照顾他们。当时王翱正任吏部尚书,专管全国官员的选拔任免调转工作,简直不费吹灰之力。然而,当夫人代女儿女婿提及调动请求时,他竟拿起桌上器物“击伤夫人”,自己也住进朝房多日不归,最终“婿竟不调”。

还有一次,王翱的孙子以监生资格参加秋试,考试前,其孙子将主考官暗中给自己的一份考卷拿给他看。王翱看了十分生气,他教导孙子道;“你如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考上,我也不忍埋没你,如你因事先拿到考题而考上,就会妨碍贫寒的考生了。”说毕,将试卷撕碎“火之”。

海瑞:死后无钱葬自身

海瑞,明代人,字汝贤,自幼丧父,是母亲把他教育成人。海瑞中举后,曾做过一段时间县里学校的校长。当时,有的校长千方百计从学生家长那里索取钱物,海瑞非常瞧不起这种做法,更不干这样的事。他不仅谢绝一切学生送礼,并在学校申明教约,学生一概不许给老师送礼金、礼物,还革除了逢年过节请先生吃饭喝酒的惯例。后来,海瑞升任浙江淳安知县,他除了领取自己的薪俸,拒不接受任何人送礼,也从不给他的上级送任何钱物。他穿布袍,吃粗米素菜,还自己在县衙空地上种菜,派家人上山打柴,只是母亲过生日时才买了2斤肉。后来,海瑞做了朝廷督抚大员,他家乡一带有人假借他的名义放债买田。他听说后给家乡知府亲写一封长信。信上说:“我自从出来做事,一直没回过故乡,我的薪俸刚够我维持生活,并没有一文多余的钱用来放债买田,今后,凡是有打着我的旗号放债买田的,一律作为冒名处置,请严加惩处,不必留情,并请您把此事转告海南各州县。”

万历年间,海瑞在离职多年后再次出任朝中高官。他穿着破旧的衣裳,无一随从,沿途几千里,走了几个月,竟没有一个地方官知道他是谁,更别说迎来送往。他一上任,就贴出告示,禁止吏部和各衙门的任何官员向他送礼,把已经送来的礼金、礼品全部退还原主。两年后,这位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清官病死在任上。海瑞死后,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的私人财产只有俸银10两和很少一点布料,连埋葬他的费用都不够,在场的朝廷大员无不感动的落下泪来。经过大家商议,每人凑了一些钱,才为海瑞办理了丧事。举丧那天,南京城里所有的店铺都关了门,大街小巷搭满了市民们自发起来祭奠的灵棚,悲痛之声笼罩整个南京城。长江两岸穿着白衣赶来送行的队伍连绵百余里。

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明代人,字廷益,曾官至兵部尚书,是继文天祥、岳飞之后的又一位民族英雄。于谦在1449年京城土木堡一战中,以超人的智慧勇气以及非凡的指挥才能率领京城军民击溃了瓦剌的入侵,挽明朝之既倒,从而避免了一场危机中华民族生存的亡国之祸。

于谦少年时代就为自己明确了一生要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的心志。他在《石灰吟》一诗中写道:“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在33岁时便做了山西河南两地的巡抚。他总是“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每年出巡(考察、调研),都一再告诫部属及州县各地方官要“爱养苍生”,决不可“剥民肥己”。而他更是处处为下属当表率,不收礼,也不送礼。每次进京朝谒或是议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应该带点土特产之类的东西,均被他拒绝。他在诗中写道:“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一生清正做官,廉洁自守,他的俸禄收入常用来接济贫穷的亲朋,而自己却十分节俭,“衣不锦绣,食不兼味”。他做兵部尚书时,景帝听说他“服用过薄”,还曾专门派人送菜肴给他。他所居住的屋舍仅蔽风雨,景帝赐他宅第,他推辞再三,加以拒绝,至死,竟是“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用其一生实践了他“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誓言。[1]

作者简介

王礼民 ,籍贯山东菏泽,新中国同龄人,省直机关退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