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反差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2]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名词解释
反差是一种光学术语,反差又叫密度差,是指负片或照片影像的黑白密度差别、被摄景物明暗差别。明暗对比大,则说明反差大。当反差大时,说明照片是硬调的。
指感光材料明暗对比度的大小。景物中不同部分亮度变化的大小为景物反差;影像中各部分密度变化的大小称为影像反差,影像密度随景物曝光量对数变化的关系称为感光材料的反差。
黑白灰色阶反映出来的不同的相对亮度。对于彩色摄影就要复杂一些,不仅是亮度的差别,还要牵涉到色彩的色别和饱和度。一般地说,黑白片:低感光度的胶片反差大,高感光度的胶片反差小;彩色片:低感光度的胶片反差小,高感光度的胶片反差大。
反差指景物或影像中各部分明暗对比的差异程度。分景物反差和影像反差两种。前者指景物中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比或对数差;后者是影像中最大密度与最小密度之差。两者间密切相关。一幅优良的遥感影像,其影像反差应能正确反映被摄景物的原有反差。这个关系用反差系数来表征。当反差系数为1时,表明影像反差等于景物反差;反差系数1时,影像反差大于景物反差。反差系数是感光材料特性之一,是正确选择感光材料的依据。影像反差是反映遥感影像质量的重要指标,具有良好影像反差的遥感影像,有利于影像的分析、判读。影响影像反差的因素很多,如景物本身反差、遥感器光学系统质量、大气蒙雾、感光材料特性、曝光量和摄影处理等。故在遥感影像处理中,不论光化学处理或数字图像处理,均可采用反差增强或反差扩展技术,用提高影像反差来改善影像判读质量。
参考文献
- ↑ 云端超市•第407期┃“说文解字,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篆书研究 主讲人:倪文东,搜狐,2022-10-28
- ↑ 为什么中国人会发明象形文字?,搜狐,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