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双金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双金闸,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11年12月30日,授予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简介

双金闸,是“中国运河之都”江苏省淮安市的历史文化遗迹之一,位于淮安市淮阴区。2011年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之一[1]

始建双金闸

最早的双金闸,建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因黄流倒灌清口,靳辅“奏请于清河县治西建双金门大闸一座,闸下挑引河万丈,分减黄流归海,有裨运道。”双金闸,是双金门大闸简称,每孔宽为一丈八尺,双门总宽三丈六尺。开始双金闸的作用,是用来分泄黄水,可使清口黄河水位下降一、二尺,便于漕船渡黄。康熙二十六年(1687)开中河,在仲家庄建闸控制,运道从仲庄闸进入中河,避黄河百八十里之险。又“自清河县西北起开河,经安东城,……迄于平旺河,由安东南潮河(灌河)入海,兼利盐运,名下中河,一名盐河。”双金闸便成为盐河的渠首。

康熙四十二年(1703)运口移到杨庄,改挑中河尾,利用原盐河一段,拆去双金闸中间矶心,穿缕堤在杨庄出黄,双金闸两侧的闸墙,作为石质束水堰保留。乾隆八年(1743)因束水堰溜急碍航,便将闸墙拆除扩展,改做柴草坝,相机展束,以防黄流倒灌。

最早的双金闸在今中运河中,拆除以后,为了向盐河补充水源,1703年将盐河口门从清河县治西,下移到杨庄迤北的花家庄,建盐闸代替双金闸向盐河泄水,此后便以盐闸面世。雍正九年(1731)因大溜下移,盐河口门形势不顺,将花家庄盐闸堵闭,改建为草坝,相机启闭。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河督白锺山奏:“中河厅运河北岸,向有盐河石闸一座,系康熙四十二年建造,水小则下板堵闭,蓄水济运,水大则开放分泄,以利盐柴运行,于蓄泄机宜尤关紧要。缘该闸建造年久,……亟待修整,以资启闭。但该处河头坐湾,未免迎溜湍急,臣勘及地势情形,在该闸上50丈择地另建,所需砖石,将该处旧砖石块拆起选用。”这是盐闸替代双金闸后第一次迁址,但距离较短,只上移160米,还是在老杨庄附近。

嘉庆时对盐闸改造作了大的变动。《续行水金鉴》:“嘉庆十七年(1812)开临河缕堤,筑钳口柴坝,坝下至旧盐闸挑河一千六百六十丈,商捐官办。”一下子将盐河口门上移5200米,盐河源头又回到康熙二十四年的双金闸附近,在今存的双金闸以上。所谓“商捐官办”,费用来自淮北盐商。“十八年(1813)奏准将盐闸移至(1703年)双金闸下遥缕二堤之中,金门宽一丈八尺,高二丈四尺,砌石二十层。”从现在双金闸向上至豆瓣集,尚可见两道堤,北为遥堤,南边运堤,即历史上的缕堤。这是盐闸第二次迁址。

道光八年(1828)河督张井、潘锡恩奏移建中河盐闸改单孔为双孔[2],恢复双金闸原名。《咸丰清河县志》:移建(1813年建的)中河盐闸于180丈迤上,建钳口新坝,自新坝挑河180丈。此时,因闸上移了576米,同时上移钳口坝。

建钳口坝的目的,是将它作为闸的第一口门,非常时期,可以进行抢堵,以确保闸身安全。这是盐河源头闸在现址附近第二次迁址。道光二十七年(1847)双金闸再次拆建,是否移址,史无记载。按民国十年(1921)12月10日江北水利局总办王宝槐查勘双金闸旧址报告:“该处接连有旧闸基四处”记载,似应移动。

《民国续纂清河县志》:“光绪七年(1881)总督左宗棠、漕督杨昌浚合奏疏请移建双金闸,乃距旧闸六十丈为新闸。九年(1883)十月兴工,十年六月竣工。”第三次上移了186米。

视频

双金闸 相关视频

在淮安,这个区历史悠久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俗称老淮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