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双管齐下

双管齐下
shuāng guǎn qí xià

近义词 :左右开弓 齐头并进 并驾齐驱

反义词 :另起炉灶

出 处 :《图画见闻志

体 裁成语

属 于 :褒义词

双管齐下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拼音是shuāng guǎn qí xià,意思是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出自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

目录

原文

《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张璪,一作藻。字文通,汉族,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官至检校祠部员外郎。后坐事贬衡、忠两州司马。建中三年(782)作画于长安,技法受王维水墨画影响,人谓“南宗摩诘传张璪”,创破墨法,工松石。朱景玄谓其画松:“手提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枝,气傲烟霞,势凌风雨,槎枒之形,鳞皱之状,随意纵横,应手间出,生枝则润含春泽,枯枝则惨同秋色。”又评其山水:“高低秀丽,咫尺重深,石尖欲落,泉喷如吼;其近也,若逼人而寒,其远也,若极天之尽。”当时有毕宏(庶子)亦以写松石擅名于代,一见璪画惊异之,因问其所受。璪答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宏于是搁笔。此说对中国画论有深远影响。画迹有《松石图》、《寒林图》、《松竹高僧图》等六件,著录于《宣和画谱》;《松石图》后归郭佑之,著录于《云烟过眼录》。又《流水涧松图》,传说也是他的作品,著录于《清河书画舫》。著有《绘境》一篇,今佚。[1]

典故

唐朝的张璪,官拜员外郎。曾被贬为衡州司马。后来,又被调为忠州司马,在官场上很不得志。但是,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的松树,令人称绝。

他画松树时,总是双手各握一支毛笔。他用一支笔画新枝,另一支笔画枯枝。

用两支笔画出来的松树,不论是新枝还是枯枝,都势凌风雨,气傲烟霞。人们请教他作画的方法,他说:“画的形在于大自然,画的神藏在你的心里。”

人们喜欢他的画,纷纷上门求索。大家称赞他的画为“神品”。他绘画的方式,则被称为“双管齐下”。

视频

双管齐下

参考资料

  1. 唐代山水画风略论二,中国美术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