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植被(刘光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原生植被》是中国当代作家刘光明的散文。
作品欣赏
原生植被
林场场长李志仁向我们介绍说,林场境内原生植被多为天然针阔叶次生混交林,林内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银杏、香椿、楠木、榉木、甜槠、黄檀、麻栎、竹柏等10余种。全场森林蓄积量为54万立方米。林内野生动植物种类较多,有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雀鹰、虎纹蛙等。境内森林繁茂、古木参天、植被众多、空气清新,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在这个秋天里彰显更加艳丽。
秋天的时令虽然给人的感觉好似比春夏冬三季的时令短暂了很多,但秋天的气势,秋天的神韵,秋天的色彩,秋天的丰润,总是不失时机的恰到好处的淋淋尽致的按部就班的上演和演绎,诠释着一季的繁花和丰腴,凄美和苍凉,清淡和萧瑟,致使秋天有了清丽空灵淡泊富有的风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林场的一片松林,承载着几代林场人的梦想。滁口国有林场共有马尾松面积1898公顷,马尾松蓄积11万立方米。干塘工区有马尾松3600余亩,是六十年代末期人工培育而成。通过林场更新改造、精心抚育、病虫害防治,马尾松长势良好,平均树高在33m以上,活立木最高超过40m,平均胸径达36cm以上,最大胸径达80cm,是华南地区面积最大、林相与林分最好的马尾松基地,故有“华南第一松”之美誉,亦被称为“松涛林海”。
我们在这片松林中寻找秋天。秋天是动感的,秋天是静美的,秋天是沉默的。一代又一代的林场人靠勤劳双手,筑起了生意盎然的“绿色长城”,仅全场60年零森林火灾,就是一场不可想象的硬仗!在这片“绿色传奇”的背后,有无数人付出的努力。这片松林给予我们的清新和丰满,给予我们的爽朗和宽容,给予我们的财富和智慧,都是拓开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心灵的美餐和妙药。这里有着别样的氛围,你若是站在莲花塘这秋天的微风之中,你就会感觉到这秋日的意境气息是大不相同的。
“莲花塘”位于干塘工区境内,干塘就是以此塘命名。传说干塘原来只有一个小水塘,水塘边有一座古庙,因水塘中有一株非常大的莲花,所以该庙称为“莲花庙”。据传,该庙非常灵验,庙中香火不断。一天,庙中一和尚贪玩将塘中莲花折下,顿时莲花茎上流出“血水”,地动山摇,古庙瞬时坍塌沉入地底,形成了现在的大水塘,更奇怪的是水塘水面比东江湖面高十多米,也无进水口,但无论再干旱的天气,塘中水从未干过,这就是“莲花古庙”与““干塘不干”的由来。
此处也有“鲤鱼跳龙门”一说,传说一鲤鱼精因喜欢干塘的这块莲花宝地,一跃龙门,呆在干塘不肯走了,就形成了现在的“莲花塘”。
此时,我望着莲花塘一池秋水浮想连翩。秋声萧萧,秋风瑟瑟。秋意温馨,秋色浪漫,秋天的来临总是赋予你无尽的感受,感悟,感知,感怀。体会秋天的高远,萧瑟,冷漠,寂寥,空旷。
你可知道,秋来夏去,冬临春近,滁口国有林场的“守望者”们为了保护林海安全,数年如一日的坚守从未抱怨过,“他要守在这里,我也守着他”,最朴实的言语,让温暖与感动在莲花塘之间弥漫。“你好,报平安”,一次次的瞭望反馈,是坚守滁口林场的责任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滁口国有林场紧扣“生态优化,绿色发展”的理念,严格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优化林业资源布局,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森林质量显著提升,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李志仁表示,将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成为郴州人民丰厚的幸福不动产、源源不断的绿色提款机,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他说:“下一步,我们将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继续大力推进林场美化绿化亮化等系列工程,打造森林景观园,不断完善护林防灭火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市民提供绿色、舒适的生态环境。”
走在滁口国有林场的秋天,拥抱秋天,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秋天动感而细腻,温馨烂漫,依偎在秋天中,会让你在泛黄的银杏树中领略果实饱满的丰美和喜悦,会让你在菊花暗香中享受月圆的恬美,会让你在泛红的树林中惬意的感悟岁月的清浅,会让你在东江湖晨露暮霭的晶莹中轻嗅清新的空气,诠释生命的真谛,聆听生活的乐章。
清风飘过带来一缕动听的旋律,那是有限生命在奏响无尽生活。滁口国有林场之行让我真切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林海莽莽,秋色醉人。再见了,秀美的滁口国有林场!
作者简介
刘光明,中国散文网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