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历象考成后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历象考成后编》,中国天文学著作。乾隆二年(1737)由协办吏部尚书顾琮奏请编纂。同年又命和硕庄亲王允禄(见“历象考成”)总理。参加编纂者有戴进贤、徐懋德和明安图、何国宗等。乾隆七年完稿。有武英殿刊本和《四库全书》本。各本均与《历象考成》合成一帙。并准各地翻刻发卖。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共10卷。卷1—3介绍了日躔、月离、交食计算的数理。卷4—6介绍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卷7以后介绍了计算用表。本书采用了卡西尼等西方天文学家测定的较新的天文数据,如太阳周日视差、蒙气差等,均较《历象考成》有很大进步。在运动模型上本书认为日、月均绕地沿椭圆轨道运动,地在椭圆二焦点之一上。日、月到地心的向径所扫过的椭圆面积在时间相等时也分别相等。对于太阳来说,这就是一种颠倒了的开普勒第一、第二定律。不过对于太阳而言,这相当于转换了一个坐标原点,反正最后要归算到可观测的地心坐标系统,所以并无妨碍。但对于五大行星来说,这种概念就行不通。这大概就是本书并不包括五星运动的一个本质原因。又,为了解决面积定律的计算问题,本书中引出了开普勒方程及其近似解法,也是重要进步。

本书是其后100多年间清钦天监编算历书的依据。对于促进天文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因本书未能正确介绍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更未丝毫接触牛顿力学,致使又一次错过了了解西方天文学发展的大好时机,此后,中西天文学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又由于椭圆方法和第谷小轮方法的同时并存,致使中国天文学家发生了误解,认为这只不过是计算方法的不同,而非宇宙观的不同,这样更增加了中国天文学家学习西方天文学的障碍。

作者简介

戴进贤(1680—1746),字嘉宾,原名Ignatius Kogler。1716年来华。次年应康熙帝召进京任钦天监治理历法之职。雍正三年改称监正。他还领导了玑衡抚辰仪的制造和测定、编纂《仪象考成》星表的工作。主持绘制了黄道总星图。徐懋德(1690—1743),原名Andreas Pereira。1716年来华,先在华南传教。雍正六年(1728)被授钦天监监副之职,至死。明安图(约1692—1763),字静庵,蒙古正白旗人。在本书的编纂中任汇编,在《仪象考成》的编纂中任考测,后越级升任原属满族人担任的钦天监监正。在数学上有贡献,著有《割圆密率捷法》。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为书籍文献[1]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工具书。选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学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书以专著为主,少数是全集、选集,以及在科学上有开创性的论文[2],公认的有很高价值的单篇文学作品。以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为主要对象。

视频

历象考成后编 相关视频

中国天文学研究登上国际舞台 占有一席之地
百年夙愿终达成!《四库全书》影印本的面世,历经多少坎坷?

参考文献

  1. 文献的概念,豆丁网,2008-11-13
  2. 著作与论文的优势对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