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印第安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印第安座是南天的一个星座,其代表物是美洲的印第安人。为Pieter Dirkszoon Keyser和Frederick de Houtman在1595-1597年巡航南半球,观测和创立的12星座之一,1603年首次出现在拜耳的《测天图》中。

星座位置

中心位置:赤经21时20分,赤纬-57度。

印第安座北邻显微镜座,南抵南极座,望远镜座天鹤座之间。座内α星是3等星,β星是4等星。其余的星都在5等以下[1]

发现命名

德国业余天文学家巴耶1603年划定:16世纪末,欧洲人第一次见到了来自新大陆的印第安人,所以德国天文学家巴耶尔就把这个星座起名为“印第安座”[2]

观测事项

纬度变化在57°和−90°之间可全见,最佳观测月份为9月。

天体

恒星

印第安座ε星,距离地球11.83光年。印第安座ε星的自行运动速度在肉眼可见的恒星中排名第2,只在天鹅座61后面(不过自行运动比印第安座ε星大的Groombridge 1830亮度为6.4等,在异常黑暗的夜空中可以用肉眼观测到它)。

从印第安座ε星的角度来看,太阳会成为大熊座的第2亮星,并在北斗七星的杓底附近。

性质

印地安座ε星属于一颗主序星,质量只有太阳的4分之3 。

天文学家在2003年1月宣布发现一颗棕矮星绕着印第安座ε星公转,它的质量为木星的40-60倍,距离至少有1500天文单位。到了2003年8月时天文学家发现它其实是一对棕矮星双星,彼此相隔2.1天文单位。这两颗棕矮星的光谱都是T型,其中质量较大的印第安座ε星Ba是T1型,而另一颗质量较小的印第安座ε星Bb则是T6型。天文学家则根据演化模型、光谱学与光度测定分别来计算这两颗棕矮星的质量、直径与表面温度,根据他们观测的结果显示印第安座ε星Ba与印第安座ε星Bb的数据分别是47 ± 10与28 ± 7倍木星质量、直径为太阳的0.091 ± 0.005与0.096 ± 0.005倍,表面温度则分别是1280±40K与850±20K。

行星适居性

天文学家玛格丽特·端贝尔(Margaret Turnbull)与吉儿·塔特(Jill Tarter)曾经列出一份名单,其中包括17,129颗最接近太阳并且很可能拥有可以孕育出复杂生物的行星的恒星,印第安座ε星在名单里名列第一位 。端贝尔与塔特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卡内基科学机构(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进行研究。

视频

印第安座 相关视频

若木星与土星融为一体,它们会成为第二个太阳吗?科学家给出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