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靖土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靖土楼

南靖土楼,又称为福建土楼,拥有福建南靖土楼国家森林公园,南靖土楼遍布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的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1]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的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模式。福建土楼的建筑材料甚为奇特,由粘土、糯米、红糖、竹片、水组成,建成的土楼冬暖夏凉,具有很强的抗台风、抗地震能力。

中文名称: 南靖土楼

外文名称: Nanjing Earth Building

地理位置: 福建省漳州市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地区: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县等

土楼主要特点

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土楼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漳州土楼数量最多。世界遗产有:怀远楼、和贵楼、田螺坑土楼群及河坑土楼群。[2]

南靖土楼 成千上万,堪称“土楼王国”。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除常见的圆形、方形外,还有椭圆形、五凤形、斗月形、扇形、交椅形、曲尺形、八卦形、围裙形、塔形、合字形、凸字形、前方后圆形、套筒形、雨伞形、方圆结合形、马蹄形等,并且拥有最大、最高、最古老、最奇特的土楼和蔚为壮观、美不胜收的土楼群。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烈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对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前期考察的美国专家内维尔.阿格纽认为“是我所见到的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民间建筑”,中国文物局、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评价“看似千篇一律,实则不拘一格,各具特色”、“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

五个之最:汇集了现存最高、最大、最小、最奇特、保护最完好的土楼。

六种功能:聚族而居,教化娱乐,安全防卫,防风抗震,防火防潮,冬暖夏凉。

七大特点:源远流长,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结构奇巧,规模宏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

八种形状:圆形、方形、椭圆形、弧形、扇形、交椅形、曲尺形、马蹄形。

最小九米:最小的土楼——翠竹楼直径只有9米。

十世之久:南靖土楼产生于11世纪以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主要景点

最高的土楼——长教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共5层,高21.5米,每层28间,共140间。这座楼共用20厘米口径的杉木柱220根,65厘米口径的梁材780根。令人称奇的是,这座楼建于沼泽地上却没有桩基,就像一艘大船飘浮在海上,虽历经200多年仍巍然屹立。

最大的土楼——书洋顺裕楼。建于1937年,外廊直径86米,每层72间,4层计288间,楼中又有80间,共368间。背山面水,气势恢宏,有“王中之王”的盛誉。

最小的土楼——南坑翠林楼。内墙直径只有9米,3层36间。

保护最完好的土楼——梅林怀远楼。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直径38米,高4层14.5米,共136间。楼内雕梁画栋,佳联成对,读来回味无穷。处于核心位置的“斯是室”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精巧秀气,古朴天然,置身其中,仿佛有朗朗书声。这是一座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

最奇特的土楼——田螺坑土楼群。由一座方形土楼(步云楼)、一座椭圆形土楼(文昌楼)和三座圆形土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组合而成,布局合理,疏密得体,错落有致,居高俯瞰如绽放的梅花,山脚远眺又似布达拉宫,是土楼民居中最精美的组合群体

田螺坑

田螺坑土楼群属客家人聚居区,通用语言为客家语,因此,田螺坑土楼群属于客家派土楼,由1座方形、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共5座土楼组成,居中的方形步云楼和右上方的圆形和昌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又在周边相继建起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

五座土楼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之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又像是飞碟从天而降,构成人文造艺与自然环境巧妙天成的绝景,令人叹为观止,是民居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001年5月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7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裕昌楼

裕昌楼(南靖县现存最古老的土楼),号称“东倒西歪楼”的裕昌楼。裕昌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建于元末明初,建造年代较比萨斜塔仅晚十几年。裕昌楼共有五层,房室270间,从三层开始,楼内回廊木柱便从左向右倾斜,最大斜度达到15度;而第四层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样斜度反方向从右向左倾斜,两层楼的木柱看上去东倒西歪。

歪斜尽管歪斜,可是若把一层至五层的木柱回廊看成一个整体,最底部的木柱和最顶部的木柱却是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裕昌楼的斜,是局部结构的斜,就像今天位于央视新大楼,有惊无险,斜而不危。

和贵楼

和贵楼在福建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山脚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跟南靖县城53千米.建于清代雍正十年,是座占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2001年5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位于书洋镇曲江村河坑自然村,所在区域为客家人聚居区,通用语言为客家语,因此,河坑土楼群属于客家派的土楼。距南靖县城31千米。包括朝水楼、阳照楼、永盛楼、绳庆楼、永荣楼、永贵楼等6座方形土楼,裕昌楼、春贵楼、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裕兴楼等6座圆土楼和五角形的南薰楼共13座。其中年代最早的朝水楼建于1549年。河坑土楼群有仙山楼阁、北斗七星。

塔下村

塔下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所在区域为客家人聚居区,通用语言为客家语,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令人陶醉、神游。在那里,每一座土楼民居都以祖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以主厅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从而体现传统的敬祖睦宗、团结互助的美德。

土楼林立的塔下村,有一座“张氏家庙”,石阶门槛,朱漆大门,岁月掩盖不住当年的繁华。庙前广场竖立着19根“永怀父恩”的石旗杆,这是明清以来,张姓人为纪念本村族人做文武官员、做出特殊贡献的海内外游子以及百岁寿星而建立的。文官的旗杆顶端是笔尾石雕,而武官旗杆顶端的石雕是狮子。

云水谣

云水谣古镇那是一个幽古神奇的地方,那是一个可以让人发呆的地方,踏入古镇,那幽长的古道、百年老榕树、神奇的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们以宁静超然的感觉。村落中,溪岸旁,榕树下,一条条古老的卵石小道交叉穿梭,在静默中浸透着神秘与苍茫。这些古道虽然有的已是坑洼不平,甚至已渐渐被人们所忽略和忘却,但光滑的石子依然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云水谣人的悲欢离合以及梦想与渴望。曲径通幽,漫步其上,土楼胜景、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情趣盎然。

视频

南靖土楼新拍的宣传片,美呆了

福建土楼 故里南靖(专题片)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