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南海Ⅰ号

南海Ⅰ号》是由中央电视台[1]国家文物局联合出品的的三集纪录片,于2011年12月2日至4日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该纪录片将展示“南海Ⅰ号”从1987年中英联合打捞队偶然发现到2001年开始大规模探查20多年的历史。首次全面、细致地展现了南宋商船“南海Ⅰ号”的打捞过程,以及这条沉船背后的故事

目录

剧情简介

《南海Ⅰ号》纪录片第一次全息纪录“南海Ⅰ号”沉船的发现、考察和打捞保护的全部过程。对已存放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中的这艘古船最新考古发掘行动的拍摄,将为世人解开有关这条沉船的悬念。

《南海Ⅰ号》的主要内容基本上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古船发现情况,探查打捞情况,考古保护情况及各方相关背景。从事件的展开和叙述来看,全片对“南海Ⅰ号”故事叙述的最重要的线索,是从古船发现、整体打捞到考古发掘情况的整个过程的回溯。讲述了考古发掘中的各种谜团、关于文物的猜想、专家的推测;整体打捞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直观的技术揭秘等。同时介绍了时代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等各种相关背景的内容。

分集剧情

第1集 海底沉船

1972年中英联合打捞“莱茵堡”号沉船时意外发现埋藏在海底800年的古沉船——“南海一号”。沉没在神秘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海一号”惊鸿一瞥的亮相开始了它日后的传奇故事。1989年,中日合作联合勘察,对“南海一号”的第一次探测,正式开启了我国对自己水下疆域的探索。2001年,“南海一号”探查行动再次启动[2]。历经千辛万苦,勘察队最终找到沉船位置,并拍摄了清晰的影像资料。从这里起航,他们将揭开“南海一号”的神秘面纱。

第2集 历史密码

“南海一号”并不是唯一发现的宋代沉船,因船板无法点着而躲避了被渔民肢解的命运,关于沉船的考古提供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贸易和交往的研究线索。“南海一号”上出土的精美瓷器揭开了古瓷器生产地及贸易航线的研究序幕,船上精美金制品的主人也成为摆在专家面前的一个谜,而瓷器上的文字又有着怎样的意义。

第3集 浮出水面

南海一号,这艘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宋代沉船。国际上,对于古代木质沉船,一般会采用原地发掘的方式,这种方法相对成熟,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沉船保留下来的原生态信息,对于南海一号而言,大量的淤泥是它的保护,而且船体已经相当脆弱,面对着这条珍贵的沉船,中国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南海一号”整体打捞上来。可是如何将它整体打捞呢?最终又能否成功。

视频

南海Ⅰ号 相关视频

南海Ⅰ号 第二集 历史密码
南海Ⅰ号 第三集 浮出水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