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千尺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千尺塔建于圣寿寺内,应为寺院所修之宗教建筑物。寺内现存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碑,在言及大周山形胜后载“此定光所以至也。是虽去矣,灵气犹存;身虽逝矣,骸骨尚在。此塔记之所以立也。”此段记述说明,定光和尚(五代至北宋早期人是北宋高僧。主要活动于南方,淳化年间(990—994)坐化)似曾来此山并圆寂在这里,千尺塔即是为纪念他而建。

基本内容

又称曹皇后塔,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贾峪镇大阴沟西南大周山顶之原圣寿寺内,修建于北宋

称千尺塔或曹皇后塔,均源自一段传说故事。北宋仁宗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在大周山下朱家峪选纳曹家女子做了皇后。日子久了,皇后思念家乡,仁宗便命在其故乡建塔,使她能在汴京城看到故乡之塔,以解思乡之愁。因塔需高千尺,方能使皇后看到,故久未建成。为此许多官员、工匠被贬杀。后有能人献计,以羊群驮砖,把塔建于大周山顶。塔成,从山下至塔顶千尺有余,曹皇后得以遂愿。因此后人便称此塔为千尺塔或曹皇后塔[1]

千尺塔建于圣寿寺内,应为寺院所修之宗教建筑物。寺内现存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碑,在言及大周山形胜后载“此定光所以至也。是虽去矣,灵气犹存;身虽逝矣,骸骨尚在。此塔记之所以立也。”此段记述说明,定光和尚(五代北宋早期人是北宋高僧。主要活动于南方,淳化年间(990—994)坐化)似曾来此山并圆寂在这里,千尺塔即是为纪念他而建。

该塔坐北朝南,为九级(1989年维修时第八级尚存局部,以上部分无存)六角形楼阁式砖塔,1989年维修时存高12.981米,维修后高度为15米。塔体用长0.315米、宽0.15米、厚0.055米规格的青砖,以白灰、黄土混合浆作粘合剂砌筑而成。每级塔身带叠涩檐,除上部两级外,各级叠涩檐上部又砌出象征性平座。在1—7级塔身南面中部,辟真假门洞,塔内上下布置两个相互分隔的六角形塔心室。

千尺塔原来之砖铺散水已不存在,散水下即为素土夯层,即整座千尺塔实际坐落于地表之上,塔基高0.57米。

塔基之上为第一级塔身,高2.357米,底边长2.715—2.75米不等。南辟一门洞,通向塔内塔心室。门洞宽0.825米,深1.26米,外部原高约1.575米,内部高约1.746米。

第一层塔心室平面呈六角形,底边长1.25—1.5米不等。室内六壁距地表1.46米高的部位砌出普柏枋形。

第二级塔身高0.875米,边长2.525—2.655米不等。叠涩通高0.72米,叠出宽度0.232米。南面塔身中部砌一门,通向该塔上部塔心室。该室呈六棱筒状,通高5.72米,贯通第二至第五级塔身。

第三级至第七级塔身形制大体相同,各级塔身向塔心逐渐收进,此五级塔身南部各砌一假门。门上部均雕作莲瓣形。

第八级塔身高0.12米,边长0.89—0.95米不等。南部无门饰。

专家研究认为,此塔在塔身的砌作、叠涩檐的砌作和反叠涩排水处理构造及翼角起翘的做法等方面使用了不同的砌法,砖结构技术具有自身的特点。尤其是排水处理构造及翼角起翘的做法,系采用类似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屋面曲线处理的手法,使在侧面观之形成一优美的弧线,重要的是可使塔檐的流水在下泄时产生向外的冲击力,使水流得更远,对减小水害,增加塔的寿命有重要作用。塔檐的技术处理和艺术造型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堪称匠心独运。

该塔建成已近千年,其间当地有感地震有29次之多,而1524年、1526年、1627年、1688年、1755年、1814年和1920年的几次震害较大。1814年12月19日的地震,烈度达里氏6级,震中就在贾峪,而位于大周山巅、又建造于地表之上的千尺塔,历经劫难仍基本完整,仅顶部及南部各门之间有损毁,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砖构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

1986年11月21日,千尺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视频

千尺塔 相关视频

走进国宝千尺塔
郑州荥阳千尺塔霸道总裁宠妃而建,路崎岖,却是免费郊游好地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