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十三行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十三行路
圖片來自sohu

十三行路位于中国广州市,是一条呈西走向的道路

介紹

其东起人民南路,西至杉木栏路,长315,宽12米。名称起源是因为清朝初年在此设有广州十三行而得名;1926年建成马路,用此名称至今。现时有一大型的服装批发市场车辆通行方向为由东往西单向通行。

与之交汇道路

  • 顺序由东往西排列,粗体字为主干道
  • 仁济西路、人民南路
  • 兴隆北路
  • 长乐路、杉木栏路

广州十三行

廣州十三行英语:Thirteen Factories或Thirteen Hongs of Canton),又稱廣東十三行十三洋行,是指清朝沿用明朝之習慣稱呼廣州對外貿易特區內的十三家牙行商人。後來,這地區稱為“十三行街”,“洋貨行”、“洋行”成為外貿商行的通稱。十三行街現為十三行路,原十三行地區位於今十三行路以南及廣州文化公園一帶。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批准外商在粤海關廣州)、閩海關厦門福州)、浙海關寧波)、江海關松江)四個口岸經商,當時,國內外運到廣東海口的商貨很多,行商却很少。1686年洋商獲准在廣州市珠江口的一个街區居住和經商。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下令封鎖全國對外口岸,僅保留廣州珠江粵海關一帶作為對外通商港口(鎖國),及不得在中國其他地方經商。廣州的洋行集中在離珠江約三百尺的十三行區。在廣州立洋行的包括花旗國(美國)、紅毛國(英國)、雙鷹國(奧地利帝國)、單鷹國(普魯士)、黃旗國(丹麥)、法蘭西瑞典葡萄牙等國商人。十三洋行區除洋商、十三行外,還有官辦的商行。

歷史

“十三行”之名是沿襲明代的舊稱[1],“萬曆以後,廣東有所謂‘三十六行’者出,代市舶提舉盘盤驗納稅,是為‘十三行’之權輿”[2],當時的商行時有增減,康熙年間只有“行口數家”,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行商發展到十六家,在廣東官府支持下,成立了壟斷性的“公行”。乾隆十六年(1751年)則有洋行26家[3],所以廣東十三行只是形容最興盛的十三家。十三行以同文行、廣利行、怡和行、義成行最為著名,其貿易對象包括外洋、本港和海南三部分內容,經營出海貿易的稱為海南行。

參考文獻

  1. 《粤海關志》卷25《行商》記述:“設關之初,番舶入市者,僅二十餘柁,至則勞以牛酒,令牙行主之,沿明之習,命曰十三行。”
  2. 梁嘉彬:《广东十三行考》,第24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 阮元:《廣東通志·經政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