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盘江第一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北盘江第一桥 |
---|
基本资料 |
类型 斜拉桥 全长 1,341.4公尺(4,401英尺) 宽度 27.9公尺(92英尺) 高度 269公尺(883英尺) 最大跨度 720公尺(2,362英尺) 桥下净空 564公尺(1,850英尺) 开工日期 2013年 通车日期 2016年12月29日 |
北盘江第一桥,垂直高度565米,全长为1341.4米的超高型特大桥,相当于200层楼高度,目前是世界上最高的桥梁。2016年12月29日北盘江大桥正式建成。大桥通车后,云南宣威至贵州六盘水的车程将从此前的6个小时,缩短为1个半小时左右[1]。
建设历程
2012年,中国交通部成立北盘江大桥(北盘江第一桥)科研项目,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协同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为西部交通建设项目。
2013年,北盘江第一桥开工建设,由云、贵两省共同建设。
2016年9月10日,北盘江第一桥完成合龙[2]。
2016年12月29日,北盘江第一桥建成通车[3]。
2017年,“北盘江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桥建设与养护管理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云技术应用
大桥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采用“云技术”,建立了一个集“建(设)、管(理)、养(护)”于一体的“桥梁管养综合信息化平台”(云信息平台)。它将施工过程中(包括桥梁施工监控在内)的各种建设数据与后期运营过程中的结构健康监测数据建立起有机联系,形成整座桥梁的全寿命数据链。
这个“云信息平台”主要由“桥梁基础信息云”、“桥梁监测养护信息云”、“桥梁分析决策云”三部分组成。通过安装在大桥上的传感器,把桥梁的索塔、桥面、拉索等数据传送到“桥梁基础信息云”和“桥梁监测养护信息云”,然后“桥梁分析决策云”对前两个云端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将结果数据发送到指定人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在大桥的每个关键构件上,都使用了激光标刻或者二维码技术,在云端能够准确追溯到生产的质量、计量等指标,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追溯系统对其进行监管,一旦发生重大灾害和安全事件,能够快速、高效地追踪溯源,及时处置。在云端,还为每个关键构件预设病害类型,通过自动发送数据或者人工扫描附着在构件上的二维码信息,选择相应的病害信息就可以实时传输至云端,从而实现关键构件信息运营状态全过程信息追踪[4]。
建设成果
北盘江大桥第一桥地处高原边界深山地区,跨越河谷深切600米的北盘江“U”形大峡谷,地势十分险峻,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当地地质灾害频发,风大、雾、雨、凝冻等恶劣的自然气候环境,给大型桥梁的抗风、冻雨条件下的结构安全和运营带来严峻考验。在建设中,施工单位按照“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发展理念,大桥从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始终坚持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实现低成本、低污染、低耗能的建设目标。通过开展桥梁集中排水、主桥边跨顶推施工和500兆帕高强钢筋的应用,最大限度减小桥面污水对土壤及水系的影响,极大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同时简化钢筋现场绑扎,方便施工,达到节能、降耗、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5]。 ● “智能”混凝土 北盘江第一桥建设期间,研发了一种智能”混凝土,学名叫“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能够自动流动均匀地填密充实模具里的空间,既保证质量又节约施工成本。 ● “体检”云计算 北盘江第一桥的设计师利用云技术,研发建立一个集“建设、管理、养护”于一体的桥梁管养综合信息化台。通过安装在桥上的传感器,把桥梁的索塔、桥面等数据传送到桥梁基础信息云和桥梁监测养护信息云,然后分析决策云对前面传送的数据进行分析,将数据发送到管理者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上。
科研成果
北盘江第一桥参建单位贵州公路集团结合大桥施工技术,先后申请各类专利13项、施工工法3项、技术指南2套和软件著作权6项。
北盘江第一桥在建设过程中完成了中国交通运输部科研项目,为山区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桥架设提供一种全新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纵移悬拼施工新工艺申报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6]。
收费标准
北盘江第一桥属于杭瑞高速公路部分段,小型载客汽车从普立收费站到都格收费站单次路费为20元人民币[7]。
视频
参考文献
- ↑ 世界第一高桥 秀丽险峻的北盘江大桥 贵州的峡谷之最,每日头条,2017-06-05
- ↑ 北盘江大桥合龙,人民网,2016-09-12
- ↑ 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29日通车,央视网,2016-12-30
- ↑ 云上高速路,贵州都市报,2014-04-29
- ↑ 云上高速路——探访毕都高速科技示范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4-07-11
- ↑ [贵州北盘江第一桥亮相香港创科博览会遭“围观”,参观者络绎不绝来“点赞”(图)],贵州省交通运输厅,2018-09-25
- ↑ 世界第一高桥,贵州北盘江大桥,犹如在仙境行驶,快资讯,201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