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北京市第一六二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北京市第一六二中学西城区西四丰盛胡同13号,这里曾是北京市第一六二中学(以下简称“162中学”)的校址。1978年年底,北京市创办大学分校,将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以下简称“人大二分校”)校址选于此。1984年,在此重建新校舍,人大二分校搬迁至在海淀区红联东村租借的校舍临时办学。1986年迁回时,已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文法学院。之后,北京联合大学的校部机关和不同学院,以及北京市高校干部培训中心都曾在此办学,直至2014年前后被置换。

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大学响应号召,积极支持人大二分校的筹办工作,在建立专业、制定教学计划、开设课程、配备教师等方面提供帮助。1978年12月3日,市委宣布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领导小组,由顾炎、傅瑞峰、王兆庸三人组成,顾炎为负责人。12月4日,市委教育部指示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党的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筹建工作和决定学校的重大事情,领导小组组长为顾炎,副组长为傅瑞峰,成员为朱德明、牛世英、王兆庸。建校初期设政治处、教务处、总务处和办公室,政治处下设组织组、宣传组、人事组、工会筹备组和保卫组,并领导团委工作。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分校顺利完成筹建和招生工作,首届招收了22个班901人。1979年2月2日,分校首届开学典礼在地质礼堂举行,901名学生和78名教职工参加。领导小组负责人顾炎在讲话中鼓励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大学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林匀到会并讲话。2月3日,全体学生和教职工参加了北京市36所大学分校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开学典礼。分校将22个教学班分成四个“片”管理:一是政治理论片,包括哲学、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7个班;二是社会科学片,包括新闻、中国文学、法学、档案专业4个班;三是经济管理一片,包括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国民经济计划专业6个班;四是经济管理二片,包括财务会计、统计学、财政金融专业5个班。2月5日,学生正式上课。政治理论课和公共基础课以广播教学为主,英语课实行电视教学,收看电视大学英语课。采用人大的教学大纲,分校基本没有专任教师,主讲教师主要由人大的教师担任,借用人大的实验室[1]做实验。

原162中学占地面积约五亩六分(相当于3733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近4500平方米,校园内仅有两排平房,一个小操场和一座四层的教学楼。小小的校园却要容纳近千名师生在这儿学习和生活,困难着实不少。每到课间休息时,院子里总是挤满了学生;没有食堂,分校在附近的餐馆为学生预定包伙解决中午饭;图书馆[2]馆室仅100平方米。简陋的条件丝毫没有减弱学生们渴求知识的热情。没有正规的教科书,学生们拿着油印的提纲,跟着闭路电视学英语,跟着黑板上方的广播喇叭学政治。尽管如此,大家都认真极了,没有交头接耳的,没有走神睡觉的,只见手中的笔在迅速地记着、记着……在分校搭建的简易板房中,一百多人挤在一起上大课,冬天在房子中间生起一个大炉子,让人深刻体会到火烤胸前暖的意境。学生们每天走读,早出晚归,在水泄不通的公交车上挤到学校,放学后又挤回家。在分校没有食堂的日子里,分校的学生放学后吃遍了沿街的小吃店。没有专门的清洁工,学生们自己打扫教室。尽管条件十分有限,却没有人有任何抱怨的情绪。步行半个多小时去月坛体育场上体育课,同样兴奋地打球、跑步。每天放学后,小小的图书馆门口都会有书包排的队,学生们在等待着进馆读书的快乐。多学知识,丰富自己,锻造本领,为祖国四化多添砖、多加瓦,这是当时很多学生真挚的想法。

1978级学生的年龄参差不齐,既有三十出头的“大”学生,也有刚刚毕业于高中的应届毕业生,既有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职工,也有刚踏入社会的学生娃。年龄大的有过插队、进工厂、当兵等经历,还有抱着孩子上大学的,每天早晨要先进幼儿园再进大学。年龄小的还不满二十岁,是刚从高中毕业考入的。为了“对付”期末考试,学生们组织起几个“互助组”,组长是学习好、有见解、善于言辞的好学生,围着听的是理解能力差些,学习劲头小点的学生。组长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把枯燥的哲学、逻辑学讲得出神入化。经过“互助组”帮助后,期末成绩往往一下子能从“中”“差”水平,一跃取得“优”“良”成绩。

老师来自四面八方,有来自人大的、来自师大的,还有来自北大的;有正式的、临时的、代课的、实习的,还有从退休教师里聘来的。经历了十年浩劫重回讲台,再加上觉得自己是代表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教师们教学很是热情、投入。1978级的学生又是极其渴望学习、非常珍视所获得的学习机会,学习态度十分积极、十分认真。没有人因校舍的狭小而自卑,因设备的简陋而抱怨,师生的共同愿望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们从心底里尊重每一位老师,为老师准备好休息的椅子,打好开水,还用班费购买新产品“无尘板擦”,老师们非常感动。许多老师和学生成了朋友,参加学生的班会、联欢会,和学生们一起春游。

首届招生后,之后四年内分校招收学生并不多。1979年,只有财政金融专业招收了42人;1980年,停招一年;1981年,科技档案专业招收了一个班;1982年法学、文书档案专业各招收了一个班;1983年后,法学、文书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和汉语言文学4个专业连续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与此同时,分校也在努力建设自己的教师队伍。1980年,调入一批以工农兵大学生为主的人员,其中有专任教师18名;1983年1月,从1978级毕业生中择优留校一批学生作为专任教师,分校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任教师队伍,专任教师达到71人。但在1983年至1985年期间,这批留校的学生只担任助教,主要任务是进修提高,人大的教师仍是分校教学工作的主体。

1980年11月17日,经北京市委决定,学校成立临时党委,任命顾炎为党委书记,刘正业为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校不断在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上进行调整。1981年6月,根据市委教育部、市高教局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意见,校临时党委研究,拟将学校办成以文法类为主的文科大学,主要为首都培养政法、档案、政治理论和机关文秘等方面的管理干部,为此进行专业调整拟设法学、档案、政治及中文四个系。学制为四年,每年招生250人左右,分校办学规模定为1000人。1982年,北京市对大学分校进行调整。当年12月22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并转发市委大学工作部和市高教局《关于大学分校调整和建设问题的请示报告》(京发〔1982〕60号)。按照文件精神,人大二分校继续保留建制,定位为培养法律、档案方面的专业人才,规模为800人。人大二分校开始调整专业设置。1983年2月,学校成立法律系、档案系,建立基础课和政治理论教研室,之后设置了法学、文书档案、科技档案、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专业及政治理论专修师资班。1984年,分校开始着手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大纲。

为改善办学条件,分校于1979年成立食堂,操作间在临时改建的仅30多平方米的低矮平房内,没有餐厅,师生员工凭餐证就餐。1981年4月17日,北京市副市长白介夫来分校了解情况,并到附近的粉子胡同12号原162中学校办工厂视察。视察后,白副市长同意分校在此建立自行车棚。原162中学校办厂厂址划归人大二分校。1982年,分校拆除了校园内原有旧平房,新建起一栋建筑面积为7400平方米的教学楼。1984年3月,学校组成基建办公室。因原有教学楼属于危险楼房,分校于3月上报市规划局划定“红线”,进行重建新校舍的设计,于5月获市规划局批准。8月,施工图纸完成。9月,初步设计获市计委、建委批准。重建新校舍的工作进入倒计时。分校暂时搬迁至在海淀区红联东村租借的校舍办学。当年7月,组织全体教职工,利用假期完成了搬迁。1984年8月6日,开始拆除丰盛胡同13号的旧校舍。12月13日,新教学楼破土动工。施工任务由房修一公司承担,经过20个月的艰苦奋斗,克服了扰民、施工地点狭小等数不胜数的困难,新教学楼在1986年8月正式竣工交付使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