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会议)原图链接来自 北京工业大学门户网站 的图片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以下简称材料学院)于1997年正式成立,材料学科始建于1960年。本学科以“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为办学定位,贯彻“内涵发展、自主创新、人才强教、资源统筹”指导思想,坚持学术团队、学科方向、基地建设的统筹发展,积极适应首都经济和城市建设需求,以电子信息、环境与能源、城市建设和国防军工等领域功能和结构材料研究、制备及成形加工和应用开发为主体,结合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视材料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立了优势明显的生态环境材料与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难熔金属与稀土功能材料、绿色连接新材料技术和有实力的先进结构材料、光电材料等学科方向,形成了以环境友好为主导的多门类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办学特色,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师资队伍

材料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学位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资队伍。全院专任教师92人,其中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6人,教授25人,研究员1人,教授级高工2人,副教授21人,副研究员5人,高级工程师[1]9人,高级实验师4人,并聘请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所著名学者20多人为客座教授。

2006年,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史耀武教授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评为全国师德标兵。

2006年,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美玲教授被国家组织部、宣传部、人事部、科学技术部授予“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

经过“九五”和“十五”211重点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已经形成了以环境友好为主导的新型功能材料、生态 环境材料、连接新材料技术、光电薄膜、生态建材及陶瓷、工程结构材料与制备及监测、生物和高分子材料[2]等覆盖全部三个二级学科的主流研究方向,并在相应研究方向组建了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团队,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十一五”211建设期间,在继续保持已有学科优势方向的同时,逐步完善材料学科主流方向建设与突出特色学科方向建设,强调创新和集成优势,全面提高整体水平,在相关方向的学术研究和自主技术开发、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有特色的创新成果。2006年完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评估工作,自我考评2001~2005年5年来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成效。

人才培养

学院以“厚基础、宽知识、能力强”为宗旨,在全国高校较早开始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专业招收培养本科生,实行“三段式”课程教学体系。材料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和造就能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材料专业人才、材料管理人才和商务人才。学生就业有多种选择,可以在国家和北京市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上市公司中就业,也可以通过出国留学、推荐或考取研究生、双学位、软件工程硕士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深造。该院已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完整体系,每年招收硕士生80-100人,博士生30-40人,为本科生的学习深造提供了广阔空间。全院在校本科生396人,硕士生264人,博士生53人。

办学特色

根据该院成立和学科调整以来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走过的路程、教学工作的成绩和基本经验,该院已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办学特色:(1)一级学科的宽口径知识与就业模块相结合,体现学科发展与市人才需求的时代特征,建立起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2)高水平的师资,科研条件全方位为教学服务,本科生在“导师制”的管理下提前进入实验室,重点实施“精品教育工程”,打造适合北京市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006年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学院教学工作顺利完成并取得突出的成绩。由左铁镛院士主持的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荣获国家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由左铁镛院士、聂祚仁教授主编的《环境材料基础》荣获北京市精品教材。配合学校第四次教育教学大讨论活动,开展了2007级本科、研究生教学计划修订工作。学院以此为契机,发挥全院教师的积极性,对该院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情况进行了多方位讨论,确定了该院的办学定位。2006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首次组织了由美国《材料科学基础》一书作者及国内兄弟院校同行参加的中美教材研讨会,在教学上加强了与国际的接轨,并促进了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当月,邀请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教授王中林博士来材料学院讲学。

视频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相关视频

北京工业大学宣传片
专业的秘密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