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城东南角楼文物保管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北京城东南角楼文物保管所北京已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以雄伟瑰丽的身姿屹立在东方,已不再是当年闭关锁国的那座城池。东南角楼位于建国门南大街和崇文门东大街相交处的内侧,北京站东南残留的一段城墙末端。现存角楼建成于明正统四年(1439),此后历代均有修缮。民国以后,东南角楼已不再设防。于1915年修建京师环城铁路,拆断了东南角楼附近的城墙[1]和敌台。在繁华和嘈杂掩藏了它往昔的伤痕, 但是,当我伸手触摸到这些侵略者留下的痕迹,心里又不禁被触痛——北京这座都城承载了太多的硝烟与伤痕,而她却以无比坚毅的姿态依然屹立,深沉凝重,是古老北京城的象征。

位置

北京城东南角楼位于北京崇文区(新东城区)东大街东便门立交桥北侧。邮编

隶属

角楼在70年代末经修缮后,于1980年5月成立北京东南角楼文物保管所,1989年9月正式对社会开放。该所隶属北京市崇文区(新东城区)文化局。

规模

角楼占地面积3654平方米,建筑面积1136平方米。

简介

这座角楼是明清两代北京内外城墙8座角楼中遗存下唯一的一座。始建于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距今已550多年的历史。角楼全称为城垣角箭楼,重楼歇山顶,平面呈曲尺形,坐落在城角墩台上。台高12米,楼高17米,总高29米,。曲尺形的两外面各宽35米、两内面各宽23米。楼内为4层。楼顶为灰筒瓦绿琉璃瓦[2]剪边,梁枋绘雅乌墨旋子彩画。楼内侧附抱厦两座,抱厦正中各辟红漆大门一扇。门上各设直棂窗3扇。外墙体分别辟有4层箭窗,每层36孔,共有箭窗144个。整座建筑形式特殊,是我们今天尚能见到的明清城防设施的独特例证。1979年8月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角楼连接的城墙,高12米,宽16.7米。角楼北侧残存城墙长约100米、西侧残存城墙长约400米。

保护

北京城东南角楼500多年来屡经修葺。1981年9月至1983年1月,北京市文物局对角楼进行落架大修时,陆续发现带有嘉靖二十三年(1544)、嘉靖三十二年(1553)嘉靖四十一年(1562)等年号的城砖及清乾隆辛未年制(1571)的琉璃瓦,并查找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北平基泰工程公司修缮角楼的工程图纸及照片。在修缮过程中还从角楼东侧二层檐内发现两枚炮弹弹头,据考证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东便门时 留下的实证。

参考文献

  1. 我国的七大古城墙 ,搜狐,2022-01-18
  2. 琉璃瓦好不好有哪些特点? ,搜狐,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