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北京京北医院

北京京北医院是一所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这一概念的含义:第一,医疗机构是依法成立的卫生机构。第二,医疗机构是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第三,医疗机构是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1]。我国的医疗机构是由一系列开展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构成的。医院、卫生院[2]是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形式,此外,还有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医疗机构[3]

目录

机构简介

北京京北医院是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自2004年以来连续3年被评为首都公共卫生精神文明单位医院集急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研与教学为一体设置有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口腔、中医、康复等二十多个临床科室其中妇科、泌尿外科、外科微创手术室等是医院的特色专科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汇聚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等共计五十余人。

北京京北医院设备先进配备有新一代高能超声聚焦治疗机、美国GE prospeed AL螺旋CT机(第四代)日本进口阿洛卡彩超、多功能麻醉机等一大批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宾馆式服务的综合病房优雅舒适,能同时接纳各种重症病患入院治疗。

中国医院历史

我国是最早设置医院的国家之一。远在西汉年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汉武帝刘彻就在各地设置医治场所,配备医生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4]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似如今的隔离医院[5]。以上两则史实,均为《汉书》所载。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孝文帝曾在洛阳设“别坊”,供百姓就医用。隋代有“病人坊”,收容麻疯病人。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设有“患坊”,布及长安洛阳等地,还有悲日院,将理院等机构,收容贫穷的残疾人和乞丐等。

到了宋明年代,医院组织渐趋周密,当时,官方办的医院叫做“安济坊”,私人办的有“养济院”、“寿安院”,慈善机构办的“慈幼局”,分门别类招收和诊疗病人。南宋理宗宝佑年间(公元1253—1258年),有个叫刘震孙的人,在广东建立过一所“寿安院”,“对辟十室”可容10人,男东女西,界限有别,“诊必工,药必良,烹煎责两童”。此外,治好了则资助之使归家,死亡了则予以掩埋[6]

视频

北京京北医院 相关视频

新中国70年医疗机构发展史
新中国70年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及居民期望寿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国政府门户网站,2005-08-01
  2. 卫生院的真实现状,可能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样!,医脉通,2019-12-04
  3. 医疗机构的名称有哪些?医疗机构现状如何?,中研网,2020-02-05
  4. 中国医院历史,道客巴巴,2014-03-05
  5. 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大洋网,2020-04-27
  6. 郑洪专栏:寿安医院, 南都网,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