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劍橋大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圖片來源vacation.eztravel

校徽
創建時間 1209年,809年前
校址   英國英格蘭劍橋市
校長   史蒂芬·杜思齊博士
學校類型 公立、研究型、學院聯邦制
校區   市區
     366,444平方公尺(36.6444公頃)
網站   cam.ac.uk

劍橋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勳銜:Cantab)座落於英國劍橋市研究型的一所大學。它是英語世界中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1],也是世界現存第四古老的大學。劍橋大學的起源為一群牛津大學的學者,因與牛津市民發生衝突而移居至劍橋[2]。劍橋與牛津這兩所在中世紀建立的英國大學,在校務運作、學術聲望、社會地位等多方面都非常相似,經常合稱為「牛劍」。

劍橋大學是一個由成員學院(College)、學術學院(School)、專業學院(Faculty)、與學系(Department)組成的學院聯邦制學校。由31所成員學院、超過150個學系、及其它附屬機構組成[3]。成員學院享有高度自治權,屬於半獨立機構。它們有自己的管理架構、自行招收學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隨著時間的演進,目前的成員學院已經減少教學與研究的比重,而是由學系主要負責。學術學院和專業學院為負責管理的上層組織。

劍橋大學出版社也屬於大學的一部份,是世界上最古老及第二大的出版社。大學擁有8個文化與科學相關的博物館群及一個植物園[4]。劍橋的圖書館群 (包括各學系、學院、與中央圖書館)超過100個,總藏書約有1500萬冊。大學總圖書館也是英國六個法定圖書館之一,因此有權要求國內出版商提供書籍做為館藏。劍橋大學是多個學術聯盟的成員之一,亦為英國「金三角名校」及劍橋大學醫療夥伴聯盟Cambridge University Health Partners的一部分。它同時與劍橋地區的高科技產業聚落 (矽沼Silicon Fen,Silicon Fen) 和劍橋生物醫學園區 (歐洲最大的生醫產業聚落) 有密切的合作 。

除了各學系安排的課程,劍橋的學生也需出席由學院提供的輔導課程。學校共設八間文藝及科學博物館,並有館藏逾1500萬冊的圖書館系統及全球最古老的大學出版社[5][6]除了學習,學生可加入各學會、學團及體育校隊,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劍橋大學校友包括多位著名數學家、科學家、經濟學家、作家、哲學家。截止2018年10月,共有118位諾貝爾獲獎者、15位英國首相11位菲爾茲獎得主6位图灵奖得主曾為此校的師生、校友或研究人員。[7][8]

校史

早期歷史

於12世紀晚期,劍橋已經是一個興盛的商業聚落,由於鄰近的伊利為主教教堂所在地,也有許多教士與宗教會所[9]在劍橋地區。於1209年,有一群來自牛津大學的學者為了躲避牛津市民針對學者的衝突而移居至劍橋。最初他們僅居住在臨時住所,但隨著發展,鎮上的房舍逐漸被開發為主管 (後稱學院院長: Master) 、學者與學生的居所。於1226年,在劍橋的學者數目似乎已經足夠發展成一個成熟的組織機構: 有一個行政長官 (後稱校監: Chancellor),有學者授課,並擁有制定好的固定課程。在早期校方與劍橋居民偶有摩擦,原因是年輕的學生 (一般年紀在14-15歲左右) 容易引起騷亂,而居民也時常超收這些學者與學生的住宿或飲食費用。因此於1231年,國王亨利三世頒發飭令將這個機構的成員納入保護免受當地地主的剝削,准許這個機構擁有相當程度的自治,以及免除部分稅賦 (而牛津大學遲於1248年才擁有類似的地位) 。他同時也要求教學方式必須一致: 只有那些註冊在被認可的主管 (Master)之下的成員才能留在劍橋[9][10]

教宗額我略九世在1233年頒發的教宗詔書中,進一步允許劍橋畢業生能在基督教世界的任何地區授课。隨後教宗尼古拉四世於1290年的一封信中將劍橋稱為擁有"studium generale" (拉丁文,意指一般研究所) 地位的機構"[11]若望二十二世也於1318年承認劍橋這個地位[12],因此來自歐洲其它地區的大學學者開始來劍橋交流、學習或授課,並逐漸發展至現今的規模。

學院的建立

於1284年建立的彼得學院是第一所劍橋大學的學院,許多的老學院都是在14及15世纪陸續成立。但當悉尼·萨塞克斯學院於1596年成立之後出现一段長期的空窗期,直至204年後,唐宁學院才於1800年成立。罗宾逊學院为最晚建立的學院,於1970年代末才完工。哈默顿學院雖然起源於18世紀,但一直僅為大學的“合法建筑物”,遲至2010年才獲頒皇家特許狀晋升至學院的地位。

學院的教育重点曾发生过变化。很多在中世纪成立的學院都与礼拜堂及隐修院等宗教机构有联系,经费的捐款者大多都希望受惠的学生能为自己祈祷及祝福,故學院对学生的教导也多围绕宗教议题。后来,国王亨利八世于1536年下令打压修道院,學院也被要求解雇其研究天主教教规的教授们并停止教授经院哲学,从此剑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重点从宗教神学转为希腊拉丁经典、圣经以及数学

随着与教规教育的疏远,大学的教学重点也逐渐远离天主教思想。慢慢,一些基督新教提倡者在大学里开始散播自己的思想,大约一个世纪过后,剑桥成为新教分裂活动的中心地。

数学与物理学的发展

从十七世纪牛顿任职期间到十九世纪末,剑桥大学一直偏重于应用数学的教育,特别是数学物理。当时,数学物理为所有学生必修的科目,即便是修读文学士课程的学生。最后,学生们需完成名为“Tripos”的考试来分毕业的等级荣誉。[13]剑桥的数学Tripos竞争非常激烈。当中也培养了不少有名的英国科学家,如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威廉·汤姆森約翰·斯特拉特。不过,有些著名校友(如戈弗雷·哈罗德·哈代)却批评大学的教育制度,指很多学生只为等级而没有真正培养出对有关科目的兴趣。[14]

剑桥的纯数学研究与教育在十九世纪获得很大的进步,后在二十世纪初达致顶峰,并获得最高的国际标准认可。这些都归功于戈弗雷·哈罗德·哈代以及他的伙伴约翰·伊登斯尔·利特尔伍德

今天,剑桥依然保持着其数学方面的实力。此校的校友已经夺得六面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及一面阿贝尔奖,而剑桥的代表也曾赢得过四面的菲尔兹奖。[15]大学方面現有提供数学高级研究课程。

传统文化及传说

作为一个古老的教育机构,剑桥大学有很多独特的文化以及传说。其中一个已经失传的传统是“木勺”(wooden spoon)奖项的颁发。在1909年之前,每年在数学“Tripos”里排名最后的学生都能“夺得”这个长达1米的“木勺”奖。然而大学在1909年之后只公布每个学生的实际分数而非等级排名,故使此“奖”难以颁发,并逐渐失传。关于剑桥的传说则不乏其建筑物由来的故事。

当中最著名的为数学桥。相传,这原本是由牛顿经过精确的计算而建设出来的,桥没用任何螺丝钉及螺栓却能牢固地架在康河之上,但是多年过后,有一些好奇的学生为了研究桥的构造而拆了它的组件,惟之后发现无法在不用钉锤的情况下将其重建,故现在看到的数学桥上还是布满螺丝。[16]其實數學橋建於牛頓已故後,且一直使用螺絲。除了数学桥外,還有聖約翰學院橫跨康河的嘆息橋,之所以會以嘆息命名,是因為據說學生考完試都會在這橋上嘆息。

另一个传说为克萊爾學院的大桥。此桥布满球状的大石装饰品,但是其中一个大石少了一部分。这里有三个故事版本解释:第一是:大学方面因不满意其建筑风格而拒绝付以全部薪金,建筑师为了报复而故意搞些小破坏;第二个版本为:两名建筑师互相打赌看谁建的圆石数目最多,其中一名建筑师为了赢得这项比试,就挖走对方圆石的其中一部分,使其变得不完整并不能作一个来计算;第三个故事则是:學院方面故意建造一个不完整的桥,以逃过“桥税”。[17]

近代发展

大学后来重新整顿教研架构,创办了很多其他学科,如神学近代语言历史等。[18]三一學院的校友理查·菲茨威廉负责建筑学考古学艺术课程的经费,[19]而唐宁學院的持有者则出售部分土地作为大学的天文物理学基因学地球科学实验室。[20]与此同时,卡文迪许实验室 (物理系) 也在1874年成立於新博物館區,隨後也成立医学系、化学系 (1980年代前分為化學及物理化學系)。卡文迪许实验室於1974年迁移到剑桥西区[21]

一次世界大战曾严重干扰剑桥大学的教学。当时共有13878名大学成员参与战争,其中的2470人死亡。這造成校方的收入與教學幾乎中斷,並產生嚴重的資金周轉困難。戰爭結束後於1919年,大學開始獲得國家援助,隔年1920年皇室要求政府提供劍橋大學固定的年度基金補助,並必須進行學校改組。這使得校方開始負責統整實際的教學與課程規劃,但成員學院仍保留對於其成員學生的教學方式[22]。大学后又经历二次大战,但这次却得以迅速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剑桥的科学研究实力吸引不少学生及资金投放,不少人都希望借新的科研突破,助英国结束这场战争。[23]

地理位置

剑桥大学各个建筑物主要位处于剑桥市中区,它的学生人数占剑桥市总人口的20%之多。[24]为了迎合剑桥市乘船观光的传统,大学的古老建筑物(如古老的學院)主要集中在市中心接近康河的位置。[25]

地点

剑桥大学各个院系及學院分布在不同的地点:[26]

  • 阿登布鲁克区(Addenbrooke's
  • 唐宁区(Downing Site
  • 格頓区(Girton
  • 新博物馆区(New Museums Site
  • 旧阿登布鲁克区(Old Addenbrooke's
  • 旧校区(Old Schools
  • 银街区(Silver Street/Mill Lane
  • 西奇维克区(Sidgwick Site
  • 西劍橋/瑪德蓮區(West Cambridge/Madingley
  • 西北劍橋發展區(North West Cambridge Development)

阿登布鲁克医院为剑桥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在大学上完基础课程后,学生会在那里进行长达三年的临床医学课程。[27]

自行车为剑桥学生穿梭各个校区的主要交通工具。[28]

參考文獻

  1. Sager, Peter. Oxford and Cambridge: An Uncommon History. 2005. 
  2. A Brief History: Early record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8-08-17]. 
  3. Cambridge –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13-11-27]. 
  4. Administrator. Visit us. www.museums.cam.ac.uk. 2013-01-25 [2018-08-24] (英语). 
  5. Oldest printing and publishing house. Guinnessworldrecords.com. 2002-01-22 [2012-03-28]. 
  6. Black, Michae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83–1984. 1984: 328–9. ISBN 978-0-521-66497-4. 
  7. Nobel prize winner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8-09-2015]. 
  8. The complete list of Fields Medal winners. areppim AG (affiliations at the time of awards). 2014 [10-09-2015]. 
    附註:此參考錯誤標示約翰·格里格斯·湯普森獲獎時的所在院校。他當時於劍橋大學工作而非芝加哥大學。參見:John Griggs Thompson. [12-09-2015]. 
  9. 9.0 9.1 Early record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13-01-28 [2018-08-24] (英语). 
  10. Hilde De-Ridder Symoe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编.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 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 1. 2003: 89. ISBN 978-0-521-54113-8. 
  11. Hackett, M.B. The original statutes of Cambridge University: The text and its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178 [2012-09-02]. 
  12. Willey, David. Vatican reveals Cambridge papers. Cam. Easter 2012, 66: 05. 
  13. A. R. Forsyth. Old Tripos days at Cambridge. The Mathematical Gazette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1935, 19 (234): 166 [2012-09-09]. 
  14.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Cambridge. Faculty of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12-09-09]. 
  15. Fields Medal. Wolfram MathWorld. [2009-12-03]. )
  16. Mathematical bridge. [22-3-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15). 
  17. 克莱尔学院页面. [22-3-2006)]. 
  18. The National Archives (编). Cambridge University Act 1856. [2012-05-02]. 
  19.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编). Biography - The Hon. Richard Fitzwilliam. [2012-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30). 
  20. Taylor 1994,第22页
  21. Cambridge University Physics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hysics Society, 编. A Hundred Years and More of Cambridge Physics. 1995. ISBN 978-0-9507343-1-6. 
  22.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编). The Revived University of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2012-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7). 
  23.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编). The University after 1945. [2005-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4). 
  24. Cambridge City: Annual 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report (PDF). Cambridgeshire County Council. April 2011 [2012-09-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8-28). 
  25. A brief history of Punting. Cambridge River Tour. [2012-09-04]. 
  26. Official Map.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12-09-04]. 
  27. History of the School.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12-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9). 
  28. What makes Cambridge a model cycling city?. The Guardian. 2011-08-17 [201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