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蝴蝶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副蝴蝶魚Parachaetodon ocellatus是副蝴蝶魚屬Parachaetodon的唯一種,分布於印度和斯里蘭卡到斐濟,北到琉球和博寧群島,南到大堡礁和新南威爾士州北部,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海,成對或集群活動於淺海灣和河口的平坦泥沙質底部和海草床。
特徵
身體銀色,有五條垂直分布的黃褐色條紋,第一條穿過眼睛;第四條最寬,上部有假眼斑;第五條不明顯,位於身體邊緣穿過尾柄。不同於其他蝴蝶魚,副蝴蝶魚背鰭僅有6條硬棘。[1]
水族養殖
在貿易中並不十分常見,因此沒有特別多的飼養信息,由於其多成對活動,因此偶有捕獲也是成對出售。據說比較容易適應人工環境,但是很難接受人工的飼料,主要的難度在於食物的轉換,初入缸時應為其提供活的鹽水蝦或蠕蟲、撓足類等應驗豐富的肉食,也可餵食活的蛤蜊,慢慢替換成冷凍食品並添加富含藻類的片狀飼料。
因其不食用珊瑚,有愛好者飼養來清理珊瑚缸里的垃圾海葵,有幸運的飼養者能順利地轉換其食性,用飼料餵食,但是大多數人即便付出大量的努力嘗試各種食物,也無法讓其接受,食用完垃圾海葵後就慢慢餓死了。另外,珊瑚雖然不在其取食範圍內,但偶爾也有騷擾珊瑚的情況,對於小水螅體石珊瑚(SPS)並不會造成傷害,但是大水螅體石珊瑚(LPS) 如薊珊瑚屬(甜甜圈) Scolymia和曲紋珊瑚屬(腦珊瑚)Trachyphyllia往往能看到明顯的損傷,因此將副蝴蝶魚放入岩礁造景缸還是應該小心。
地理分布
副蝴蝶魚Parachaetodon ocellatus是副蝴蝶魚屬Parachaetodon的唯一種,分布於印度和斯里蘭卡到斐濟,北到琉球和博寧群島,南到大堡礁和新南威爾士州北部,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海,成對或集群活動於淺海灣和河口的平坦泥沙質底部和海草床。
信息
建議水族箱尺寸:500升。
飼養難度:難。
珊瑚兼容性:小心。
鹽度:1.020-1.026。
溫度:22-28℃。
性情:有攻擊性,會啄咬不活躍的魚類。
食物:藻類,小蝦蟹等甲殼類,海綿等。
最大體長:18厘米。
分布範圍:印度洋東部到西太平洋的熱帶珊瑚礁區。
生活水深:3-30米。
IUCN評級:LC 低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