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利通區是吳忠市轄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黃河以東。總面積1415平方千米。總人口40萬人(2013年末)。全區轄8個鎮、4個鄉:金積鎮、金銀灘鎮、高閘鎮、扁擔溝鎮、上橋鎮、古城鎮、金星鎮、勝利鎮、東塔寺鄉、板橋鄉、馬蓮渠鄉、郭家橋鄉。區政府駐裕民東街。
歷史沿革
戰國時屬秦國地,秦統一後置富平縣(駐地在今市區西南)。西漢時置靈洲,吳忠歸其管轄。北魏時屬薄骨律鎮。後改為靈州。北周屬回樂縣。隋唐時屬靈州。宋咸平五年(1002年),靈州為党項族占領,廢州改稱西平府,為西夏建國時的臨時首府,後又改稱靈州。元屬寧夏府路靈州。明屬陝西布政使司寧夏鎮下的靈州守御千戶所。清屬甘肅省寧夏府靈州。中華民國成立後,改寧夏府為朔方道,亦稱寧夏道。1913年改靈州為靈武縣時,今吳忠市[1]除原金積縣所轄部分外,均屬靈武縣,隸屬寧夏道。1929年,寧夏道建為寧夏省。
1950年1月在靈武縣西部置吳忠市,駐吳忠鎮,直屬寧夏省管轄。1954年4月,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成立,吳忠市歸其管轄。1954年秋,寧夏省撤銷併入甘肅省,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改為甘肅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次年,又改為甘肅省吳忠回族自治州。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吳忠回族自治州撤銷,吳忠市直屬自治區管轄。1960年9月,金積縣撤銷,該縣的大部分(東南部)劃歸吳忠市。1963年改置為吳忠縣。197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南地區成立,吳忠縣歸屬其管轄。1983年撤銷吳忠縣,恢復吳忠市(縣級),市政府駐吳忠鎮。
1998年5月11日,國務院(國函〔1998〕33號)批覆同意撤銷銀南地區和縣級吳忠市,設立地級吳忠市;吳忠市新設利通區,以原縣級吳忠市的行政區域為利通區的行政區域,區政府駐裕民東街。9月8日,召開地級吳忠市暨利通區成立慶典大會。【200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會研究通過《關於深化吳忠市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決定:……(2)設立吳忠市利通區四套班子及部門……】
靈武解放後改吳忠鎮為縣轄吳忠市。1950年1月,吳忠市自靈武縣析出升格為縣級市,直屬寧夏省管轄。當時將靈武縣劃歸吳忠市的一市三區劃為以數字序號為名的4個區共20鄉。其中第一區駐城鎮,第二區駐東塔寺,第三區駐王家廟,第四區駐上橋。1955年將原4區20鄉調整為東塔寺、古城灣、秦橋、早元、陳袁灘、上橋、羅渠等7個鄉。1958年10月,全縣組建為吳忠人民公社,以原7個鄉為公社管轄的管理區。次年,增置了1個街道管理處。
1960年10月,全市劃分為吳忠、紅旗、東風3個公社。此時,金積縣撤銷,該縣所轄的馬蓮渠公社及雙閘公社的大部分劃歸吳忠市管轄。吳忠市從馬蓮渠公社劃出一部分與雙閘公社部分組建為金積公社,此時全市管轄吳忠(駐利通街)、紅旗(駐古城)、東風(駐新民)、馬蓮渠(駐岔渠橋)和金積(駐金積)等5個公社。1961年,劃馬蓮橋及東風兩公社的廖橋、羊馬湖等地增置漢渠公社。1962年,將6個公社調整為紅旗(駐羅家湖)、古城(駐紅星)、陳袁灘(駐陳袁灘)、東風(駐新民)、東塔(駐二大隊)、吳忠(駐利通街)、板橋(駐板橋)、金積(駐金積)、馬蓮渠(駐馬蓮渠)、馬家湖(駐馬家湖)、高閘(駐朱渠)、漢渠(駐廖橋)和秦渠(駐大廟橋)等13個公社。
1964年3月,組建金積鎮;10月,組建吳忠鎮;鎮與公社為一套人馬、兩塊牌子。1966年4月,陳袁灘公社劃歸青銅峽縣。1968年吳忠公社撤銷併入吳忠鎮。1968年12月,陳袁灘公社劃歸吳忠縣。「文革」期間,大部分公社的名稱被更改,到1972年6月以後陸續恢復原來公社的名稱。1973年3月撤銷金積鎮,併入金積公社。1984年3月,所有公社改為鄉,同時恢復金積鎮的建制。11月,撤銷漢渠鄉,以原漢渠鄉地域設立楊馬湖鄉和九千米鎮。1986年12月,撤銷金積鄉,併入金積鎮。1987年5月,紅旗鄉更名為早元鄉,東風鄉更名為上橋鄉,東塔鄉更名為東塔寺鄉,九千米鎮更名為金銀灘鎮。
1988年3月,在新開發的扁擔溝灌區設置扁擔溝鄉。1991年2月,在新開發的黃沙窩灌區設置黃沙窩鄉;至此,全市轄吳忠、金積、金銀灘3個鎮和東塔寺、古城、陳袁灘、早元、秦渠、板橋、上橋、楊馬湖、漢渠、馬蓮渠、馬家湖、高閘、黃沙窩、扁擔溝等14個鄉。【以上主要根據《寧夏現代政區變遷沿革》(馮茂著,寧夏人民出版社[2],1998年9月第1版),部分有改動】
1996年,吳忠市面積1112平方千米,人口約28萬人,其中回族占55.2%。轄3個鎮、14個鄉:吳忠鎮、金積鎮、金銀灘鎮、馬家湖鄉、板橋鄉、馬蓮渠鄉、漢渠鄉、高閘鄉、楊馬湖鄉、秦渠鄉、陳袁灘鄉、早元鄉、古城鄉、上橋鄉、東塔寺鄉、扁擔溝鄉、黃沙窩鄉。市政府駐吳忠鎮。
視頻
利通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寧夏吳忠市,為什麼名字像人名?,搜狐,2019-05-15
- ↑ 凸顯特色打造品牌寧夏人民出版社揚帆遠航,搜狐,200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