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初识疏属山(周乐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初识疏属山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初识疏属山》中国当代作家周乐凯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初识疏属山

上古典籍《山海经》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华夏先祖黄帝,将心术不正的天神“二负”枷梏右脚,反绑双手和头发,捆绑在疏属山顶的大树下,对其所犯罪恶进行惩罚”。姑且不论这个故事的真伪,《山海经》中记载的这座古老而神奇的“疏属山”亘古以来俨然屹立在古上郡绥德。

初到疏属山,并非我想像中那样高耸挺拔、层峦叠嶂,眼前的疏属山高不过百米方圆不过五里。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疏属山是一座文化名山,承载着古绥德的历史与未来。因其处在陕北闻名的无定河、大理河相拥环抱之中,古城绥德依山而建留下众多文物古迹,宛若水中明珠。

沿扶苏路用石板铺就的蜿蜒山道拾级登到山顶,放眼望去:一座古老八角亭清晰的映现在视野中,这便是埋葬中国第一位太子“扶苏”墓冢封土顶上的纪念亭,也是古绥德的标志。

据记载,“扶苏为人“刚毅勇武,信人而奋事”,是位德、智,信、勇俱全的人才。扶苏对父皇秦嬴政“焚书坑儒”的事件持不同政见,被贬到上郡做蒙恬的监军。在任期间扶苏、蒙恬精诚团结、爱民如子,边关安宁,上郡出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安宁景象。

秦始皇驾崩,赵高李斯篡改诏书,以一纸伪诏逼死了扶苏。唐代诗人胡曾作《杀子谷》悼念扶苏,诗曰“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戍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思秦人恨李斯”。如今,站在疏属山顶眺望扶苏墓,那“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千古名言仍然警醒着人们对忠奸善恶,是非曲直的衡量和鉴别。人们为纪念扶苏,把城中一条巷子命名为扶苏巷,将通向疏属山的路,命名扶苏路。

走进疏属山顶 的“汉画像石展览馆”就走进了绥德厚重的历史,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为展览馆题写了“贞石今留汉文化,精雕长忆古工师”的经典楹联。馆中展品均为出土原物,以石刻砖雕为主,其中:神灵祥云、放牧游猎,珍禽异兽、乐舞百戏等一幅幅精美的画像石刻,就是活生生一部古绥德的演变过程。

如果把它们连接起来,既组成一幅汉代陕北社会乃至北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宏伟画卷。陕北深厚久远的历史清楚有序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毗邻“汉画像石展览馆”既是“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的旧址,抗日战争时期绥德作为延安的大后方,党中央创办了“抗大”,为延安革命根据地和中国革命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有力保障。

1939年10月,王震率领359旅驻扎在疏属山,担任绥德、米脂、吴堡、清涧、佳县五县河防警备任务。因为指挥所占据了城内制高点,站在此处,南、北、西三川一览无余;城区大街小巷尽收眼底,是北拒大漠、东守河防的军事要地。王震曾指挥359旅多次击退日军的猖狂进犯,取得保卫河防的重大胜利。359旅在疏属山这段革命历史一直铭记在绥德人民心中,现在“抗大”旧址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沿疏属山陡坡下行,当行至半山腰时;一座巍峨的古城楼赫然矗立在眼前,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城楼建在山坡上,可能是绥德古城依山而建的原因吧。据说这是唯一一座保留下来的古城楼,名为永乐门。城楼厚重而威严,折射出当年古绥德城的雄姿和风采。

疏属山之所以厚重,因为它是一座教育之山。绥德历来重视教育的发展,远在秦汉时期这里就兴办了私塾。唐宋时期设儒学、明朝设试院,清雍正时期绥德的官员倾心教育,设立官学和书院。道光年间这里的书院处于鼎盛时期,最著名的是雕山书院,民国后改为中学堂;陕北知名人士李鼎铭先生曾在此任教。

沿着山路继续下行“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的石雕牌匾赫然映入视野;这是1923年在革命家“李子洲”倡议下成立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从绥德师范学校走出去的莘莘学子皆为精英;以刘澜涛、马文瑞为代表的学生先后都成为国家栋梁,当时第四师范学校被誉为革命堡垒、人才摇篮。进入21世纪师范学校迁址,此处则改为绥德实验中学。

疏属山底部是创建于1925年的“子州图书馆”,用以作为绥德师范学校的延伸和补充。至今保存着《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晋绥日报》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珍贵史料。馆内的少儿阅览室、报刊书库等文化阵地仍发挥着主旋律的作用。

站在疏属山下回首仰望山上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深深体会到只有亲身走进疏属山才能读懂它的内涵。

疏属山下,无定河从北向南一路欢歌,大理河由西向东川流不息,两河环绕的古城绥德庄严绚丽、气象万千;在疏属山下交融汇合;荟萃了古往今来的人文历史,孕育演绎着疏属山的故事与传说。

清朝道光年间绥德知州江士松极其钟爱疏属山,将满腔热忱倾注于笔端,在疏属山下镌刻了“天下名州”四个隶书大字,高度浓缩了疏属山的文化积淀。疏属山这座神奇的山,在新一代绥德汉的精诚打造下未来会更辉煌精彩。[1]

作者简介

周乐凯,男,喜欢文学写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