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初次远行知(龚安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初次远行知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初次远行知》中国当代作家龚安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初次远行知

在八十年代的中国,潍坊特产的“梨膏糖”以其缓解哮喘的显著效果而闻名遐迩,当时营业所李主任患有哮喘,经常通过邮政局购买。1990年端午节前夕,李主任决定去一趟潍坊,去梨膏糖生产基地就诊。阳光穿透了历史的缝隙,洒落在记忆的画卷上,勾勒出一幅别样的风景,那是一个寻常却又不同凡响的日子,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与节日的欢愉。我与李主任同行,目的地是潍坊,旅程终点是莱阳,去那里部队探望当兵的表哥。

一大早,我们驾驶着2020款北京吉普车沿兖石公路飞驰,穿越沂水县城的繁华,一路向北挺进,目标直指潍坊。随着车轮滚滚,潍坊的天际线缓缓显露。中午十一点,我们达到了潍坊长途汽车站,得知我初次远行,李主任叮嘱一番后去了梨膏糖诊所。在那个尚未被高楼大厦填满的城市边缘,天空显得格外辽阔,蔚蓝得没有边际。我买好去莱阳的客车票,午餐后在附近闲逛,在这里,我第一次近距离目睹了飞机划破天际的壮观景象,那银白色的机身在蓝天的映衬下,如同一颗流星划过,留下一道悠长的尾迹。

我还意外地发现了这座城市另一张名片——风筝。漫步街头,随处可见风筝的影子,店铺里挂着各式各样的风筝,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如同一个个飞翔的梦想,等待着风的召唤。那一刻,我意识到,潍坊不仅有飞机的翱翔,更有风筝的轻盈,它们在不同的高度,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飞翔的意义。

下午两点,我独自踏上了前往莱阳的班车。莱阳,这座陌生的城市,因为有了亲人的驻足而变得亲切。走进部队大院,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新鲜。整齐的营房,战士们忙碌的身影,上下铺间透露出的纪律与温情,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寻常的秩序与力量。晚上,与表哥促膝长谈,听他讲述部队的日常,那些汗水与笑声交织的日子,让我对军人的敬意油然而生。

那一年的端午远行,不仅有粽子的香甜,更有旅行的甘美,有对亲人的思念,有对未来的憧憬。在那次旅程中,我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学会了用更广阔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去体会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确幸。时光如白驹过隙,但那些首次的体验,如同风筝的线,牢牢牵引着我,提醒着我,无论走得多远,都不应忘记那些初次的感动与梦想起飞的地方。[1]

作者简介

沂蒙老土,原名龚安明,山东临沂人,现在济南从事大学金融专业教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