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名将”)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2 次修訂)
行 1: 行 1:
 名将
+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刘琦
 +
| 图像    =
 +
[[File:刘琦123.jpg|缩略图|刘琦|center|[https://www.zswxy.cn/uploads/images/20181107/1541569723206249.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zswxy.cn/articles/20289.html 一点排行网]]]
 +
| 出生日期 = 1098 
 +
| 逝世日期 =1162
 +
| 国籍    =   中国
 +
| 职业    =   军人
 +
}}
 +
 
 +
 
 +
'''刘琦'''(1098-1162)德顺军(甘肃静宁县)人。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为泾原经略使兼知渭州(甘肃平凉市),从张浚于富平(属陕西)与金兵会战,立有战功。后至临安领宿卫亲军。绍兴十年(1140年)率[[王彦]]旧部(八字军)赴任东京副留守,与顺昌(安徽阜阳市)知府[[陈规]]守城抗金,以少胜多,破[[金兀术]]拐子马,史称“顺昌大捷”。次年援淮西,与[[张浚]]、[[杨沂中]]破敌于柘皋(安徽巢湖市北)。与[[韩世忠]]、[[岳飞]]等并称中兴名将。旋遭[[秦桧]]、[[张俊]]排挤,罢兵权,改知荆南府(湖北江陵县)。金主[[完颜亮]]南下,任江淮浙西制置使守淮东,屯军抗击金兵。后退至镇江。次年忧愤而死。
 +
 
 +
== 基本内容 ==
 +
 
 +
刘琦(1098年―1162年),字信叔,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第九子,南宋抗金将领。刘琦骁勇善战,在伐夏抗金的过程中屡立功勋,官至太尉、威武军节度使。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刘琦去世。刘琦死后,朝廷赐谥号“武穆”(一说谥号“武忠”)。宋孝宗追封为吴王,加太子太保。死后被尊为神。
 +
 
 +
==西军泾原军==
 +
 
 +
张浚富平之战中失利后,慕洧在庆阳叛变投降金国,进攻环州。张浚命令刘琦前往救援,刘琦留下部将守卫渭州,自己率兵救援环州。不久,金军进攻渭州,刘琦留下部将李彦琪抵御慕洧,自己亲率精锐部队回军救援渭州,但已经来不及,由于进退两难,刘琦于是率领军队撤到德顺军。李彦琪逃归渭州,投降金国。刘琦因此被贬官降秩知绵州兼任沿边安抚。统辖六军
 +
 
 +
绍兴三年(1133年),刘琦恢复原来官职,任宣抚司统制。金军攻拔和尚原后,刘琦率兵分守陕西、四川地区。恰逢使者从四川归来,将刘琦的姓名事迹报告朝廷。[[宋高宗]]诏令刘琦返回朝廷,任命他为带御器械,不久改为江东路副总管。
 +
 
 +
绍兴六年(1136年),刘琦充任宿卫亲军指挥官。宋高宗驻于平江时,解潜、王彦两军争斗,两人都被罢免,朝廷命令刘琦兼任两军将领。刘琦于是请求以前护副军及马军,合并分为前、后、左、右、中军和游奕军,共六军,每军各一千人,设有十二将。其中的前护副军,就是原来王彦的八字军。至此刘琦的部队才开始单独成军,随从护卫宋高宗到金陵。
 +
 
 +
绍兴七年(1137年),刘琦任合肥军事长官;绍兴八年(1138年),刘琦率部戍守京口。绍兴九年(1139年),刘琦升任为果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主管侍卫马军司。
 +
 
 +
==顺昌之战==
 +
 
 +
[[File:顺昌之战.jpg|缩略图|顺昌之战[http://p2.ifengimg.com/a/2017_42/cad148594050075_size53_w486_h325.jpg 原圖鏈接]  [http://news.ifeng.com/a/20171021/52739286_0.shtml?_zbs_baidu_news 来自凤凰军事图片]]]
 +
 
 +
南宋初抗金的重要战役之一,由著名抗金将领刘琦指挥,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城邑防御战役。整个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40年5月25日至6月1日,历时6天,经过3次战斗,击溃金军的前锋部队;第二阶段从6月7日至6月12日,历时6天,刘琦率全城军民与兀术亲自率领的金军主力决战,取得了顺昌保卫战的最后胜利。绍兴十年(1140年),按完颜昌和秦桧的第一次绍兴议和,金人归还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应天府三京,刘琦被任命为东京副留守,节制所部八字军三万七千人出发。益殿司三千人,皆携其家眷,将领驻於东京开封,家眷则留顺昌。刘琦自临安溯江绝淮,凡二千二百里。至涡口,刚要坐下吃饭,暴风拔坐帐,刘琦说:「此贼兆也,主暴兵。」即下令兼程而进。五月,还未至顺昌,在离顺昌三百里处时,金兀术已经撕毁合约重新开战。
 +
 
 +
刘琦与将佐舍舟陆行,先到顺昌城中。同年五月庚寅日(1140年6月3日),谍报金兀术已经占领东京开封。知府事陈规见刘琦问计,刘琦说:「(顺昌)城中(如果)有粮,则能与君共守。」陈规曰:「有米数万斛。」刘琦曰:「可矣。」这时八字军所部选锋、游奕两军及老稚辎重,相去尚远,刘琦遣骑接应,半夜四鼓乃至。到了凌晨得报,金骑已经到了陈州。
 +
 
 +
刘琦与陈规商议敛兵入城,专心守御,人心乃安。刘琦召诸将计事,都说:「金兵不可敌也,请以精锐为殿,步骑遮老小顺流还江南。」刘琦不以为然:「吾本赴官留司,今东京虽失,幸全军至此,有城可守,奈何弃之?吾意已决,敢言去者斩!」只有一个外号「夜叉」的部将[[许清]]说:「太尉奉命副守汴京,军士扶携老幼而来,今避而走,易耳。然欲弃父母妻子则不忍;欲与偕行,则敌翼而攻,何所逃之?不如相与努力一战,于死中求生也。」与刘琦意见相合。刘琦大喜,凿沉所有的舟船,表示不会带着家眷逃走,一定要决一死战。刘琦把家眷置于寺中,把柴薪积於门口,告诉守兵说:「脱有不利,即焚吾家,毋辱敌手也。」分命诸将守诸门,派侦察兵去斥堠,募当地人为间探。於是军心大涨,男子备战守,妇人磨刀剑,要和金兵决战顺昌:「平时人欺我八字军,今日当为国家破贼立功。」
 +
 
 +
当时守备一无可恃,刘琦在城上亲自督厉,取伪齐所造痴车,以轮辕埋城上;又撤掉平民住户的窗扉,用物堵住;城外有民居数千家,都烧光坚壁清野。准备了六日,大致完毕,而金兵游骑已涉颍河至城下。顺昌,刘琦先於城下设伏,擒千户阿黑等二人,审问得到消息:「韩将军营白沙涡,距城三十里。」刘琦于是夜遣千余人攻金国汉人万夫长韩常的部队,连战,杀虏颇众。不久三路都统葛王完颜褎以兵三万,与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同时兵临城下。刘琦下令开诸门,金人却狐疑不敢近城。
 +
 
 +
当初准备防守时,刘琦命令在城边筑羊马垣,在垣上打洞为门。到了这个时候,刘琦与许清等躲在羊马垣后面列阵,金人放箭,不是从羊马垣的上面射到城墙上,就是射在垣上,都没用。刘琦则用破敌弓(机械床弩)辅以神臂弓、强弩(人力强弩),自城上或垣门射敌,射死很多金兵,敌稍却。刘琦又以步兵邀击,金步兵被赶入河中淹死者不可胜计,金骑兵被歼灭数千。宋廷此时特授刘琦鼎州观察使、枢密副都承旨、沿淮制置使。
 +
 
 +
这时顺昌受围已四日,金兵越来越多,移兵营到东村,距顺昌城二十里。刘琦遣骁将阎充募敢死队五百人,夜里去劫营。这天夜里,天将要下雷雨,不时闪电漫天,阎充率五百敢死队,看见头发扎辫子的就当成女真人杀死。金兵不得不败退十五里。刘琦又募百人敢死队去增援阎充,有人要求口里衔枚噤声,刘琦笑答用不着:「无以枚也。」命令砍竹子做成市井小儿用来游戏发声的玩具,每人带一个有用,直冲金营。金营里一片漆黑,闪电亮的时候敢死队员都奋击,闪电停则敢死队员都藏起来不动,金兵于是大乱。百人敢死队吹「嘂」为号集合并配合,金兵被搞得晕头转向,终夜自战,结果一夜下来积屍盈野,退军老婆湾。
 +
 
 +
金兀术在开封听说了这事,就亲自出马,在淮宁留了一宿,治战具,备粮草,不七日即亲来顺昌。刘琦听说金兀术本人来了,就召集诸将於城上想对策。有人说现已经屡战屡捷,应该见好就收,坐船全军回南方了事。刘琦说不行:「朝廷养兵十五年,正为缓急之用,况已挫贼锋,军声稍振,虽众寡不侔,然有进无退。且敌营甚迩,而兀术又来,吾军一动,彼蹑其後,则前功俱废。使敌侵轶两淮,震惊江、浙,则平生报国之志,反成误国之罪。」众将都感动思奋说:「惟太尉命。」
 +
 
 +
方大战时,兀术被白袍,乘甲马,以牙兵三千督战,兵皆重铠甲,号「铁浮图」;戴铁兜牟,周匝缀长檐。三人为伍,贯以韦索,每进一步,即用拒马拥之,人进一步,拒马亦进,退不可却。官军以枪标去其兜牟,大斧断其臂,碎其首。敌又以铁骑分左右翼,号「拐子马」,皆女真为之,号「长胜军」,专以攻坚,战酣然後用之。自用兵以来,所向无前;至是,亦为刘琦军所杀。战自辰至申,敌败,遽以拒马木障之,少休。城上鼓声不绝,乃出饭羹,坐饷战士如平时,敌披靡不敢近。食已,撤拒马木,深入斫敌,又大破之。弃屍毙马,血肉枕藉,车旗器甲,积如山阜。
 +
 
 +
南宋一代有关“拐子马”和“铁浮图”的最早记载是[[杨汝]]翼的《顺昌战胜破贼录》①,稍后还有汪若海记录顺昌之战的一篇《札子》②也记载了“拐子马”和“铁浮图”。但拐子马指左右翼骑兵,为金军惯用战术。
 +
 
 +
其原文是:[四太子披白袍,甲马,往来指呼,以渠自将牙兵三千策应,皆重铠全装,虏号铁浮屠,又号叉千户。其精锐特甚,自用兵以来,所向无前,至是亦为官军杀伤。有河北签军告官军曰:“我辈元是左护军,本无斗志。所可恃者,止是两拐子马耳。]以上是《顺昌战胜破贼录》中的记述。<ref>{{cite news|url=http://www.docin.com/p-448487843.html|title=记南宋顺昌之战}},豆丁网 </ref>
 +
 
 +
==柘皋之战==
 +
 
 +
[[File:柘皋之战.jpg|缩略图|柘皋之战|[http://dingyue.nosdn.127.net/0sqwn5u8trm4jgf5xbhdwMsJoy8fnNmpE7Uq52DkbY7rr1537256088935compressflag.jpg 原圖鏈接]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S0F3N6S05373ARQ.html 来自网易图片]]]
 +
十一年,兀术复签两河兵,谋再举。帝亦测知敌情,必不一挫遂已,乃诏大合兵於淮西以待之。金人攻庐、和二州,錡自太平渡江,抵庐州,与张俊、杨沂中会。而敌已大入,刘琦据东关之险以遏其冲,引兵出清溪,两战皆胜。行至柘皋,与金人夹石梁河而阵。河通巢湖,广二丈,錡命曳薪垒桥,须臾而成,遣甲士数队路桥卧枪而坐。会杨沂中、王德、田师中、张子盖之军俱至。<ref>{{cite news|url=http://lishi.xuexila.com/songchao/24146.html|title=柘皋之战的简介}},历史网 [引用日期2017-5-13]</ref>
 +
 
 +
翌日,兀术以铁骑十万分为两隅,夹道而阵。王德薄其右隅,引弓射一酋毙之,因大呼驰击,诸军鼓噪。金人以拐子马两翼而进。王德率众鏖战,沂中以万兵各持长斧奋击之,敌大败;刘琦与王德等追之,又败於东山。敌望见曰:「此顺昌旗帜也。」即退走。
 +
刘琦驻和州,得旨,乃引兵渡江归太平州。时并命三帅,不相节制。诸军进退多出於张俊,而刘琦以顺昌之捷骤贵,诸将多嫉之。张俊与杨沂中为腹心,而与刘琦有隙,故柘皋之赏,刘琦军独不与。
 +
 
 +
居数日,议班师,而濠州告急。张俊与杨沂中、刘琦趋黄连埠援之,距濠六十里,而南城已陷。杨沂中欲进战,刘琦谓张俊曰:「本救濠,今濠已失,不如退师据险,徐为後图。」诸将曰:「善。」三帅鼎足而营,或言敌兵已去,刘琦又谓曰:「敌得城而遽退,必有谋也,宜严备之。」张俊不从,命杨沂中与王德将神勇步骑六万人,直趋濠州,果遇伏败还。
 +
 
 +
迟明,刘琦军至藕塘,则[[杨沂]]中军已入滁州,张俊军已入宣化。刘琦军方食,张俊至,曰:「敌兵已近,奈何?」刘琦曰:「杨宣抚兵安在?」俊曰:「已失利还矣。」刘琦语张俊:「无恐,錡请以步卒御敌,宣抚试观之。」刘琦麾下皆曰:「两大帅军已渡,我军何苦独战?」刘琦曰:「顺昌孤城,旁无赤子之助,吾提兵不满二万,犹足取胜;况今得地利,又有锐兵邪?」遂设三覆以待之。俄而张俊至,曰:「谍者妄也,乃戚方殿后之军尔。」刘琦与张俊益不相下。
 +
 
 +
一夕,张俊军士纵火劫刘琦军,刘琦擒十六人,枭首槊上,余皆逸。刘琦见张俊,张俊怒谓刘琦曰:「我为宣抚,尔乃判官,何得斩吾军?」刘琦曰:「不知宣抚军,但斩劫砦贼尔。」张俊曰:「有卒归,言未尝劫砦。」呼一人出对。刘琦正色曰:「錡为国家将帅,有罪,宣抚当言於朝,岂得与卒伍对事?」长揖上马去。已,皆班师,张俊、杨沂中还朝,每言岳飞不赴援,而刘琦战不力。秦桧主其说,遂罢宣抚判官,命知荆南府。岳飞奏留刘琦掌兵,不许,诏以武泰之节提举江州太平观。
 +
 
 +
刘琦镇荆南凡六年,军民安之。魏良臣言刘琦名将,不当久闲。乃命知潭州,加太尉,复帅荆南府。江陵县东有黄潭,建炎间,有司决水入江以御盗,由是夏秋涨溢,荆、衡间皆被水患。刘琦始命塞之,斥膏腴田数千亩,流民自占者几千户。诏刘琦遇大礼许奏文资,仍以其侄汜为江东路兵马副都监。
 +
 
 +
==传世词作==
 +
 
 +
'''鹧鸪天'''(刘琦作)
 +
 
 +
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
 +
<ref>{{cite news|url=https://wenwen.sogou.com/z/q840615647.html|title=南宋 名将 刘琦所作《鹧鸪天》}},搜狗问问 [引用日期2018-12-06]</ref>
 +
 
 +
==参考资料==
 +
 
 +
[[Category:南宋军政人物]]

於 2019年12月15日 (日) 23:27 的最新修訂

劉琦
出生 1098
逝世 1162
國籍 中國
職業 軍人


劉琦(1098-1162)德順軍(甘肅靜寧縣)人。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為涇原經略使兼知渭州(甘肅平涼市),從張浚於富平(屬陝西)與金兵會戰,立有戰功。後至臨安領宿衛親軍。紹興十年(1140年)率王彥舊部(八字軍)赴任東京副留守,與順昌(安徽阜陽市)知府陳規守城抗金,以少勝多,破金兀朮拐子馬,史稱「順昌大捷」。次年援淮西,與張浚楊沂中破敵於柘皋(安徽巢湖市北)。與韓世忠岳飛等並稱中興名將。旋遭秦檜張俊排擠,罷兵權,改知荊南府(湖北江陵縣)。金主完顏亮南下,任江淮浙西制置使守淮東,屯軍抗擊金兵。後退至鎮江。次年憂憤而死。

基本內容

劉琦(1098年―1162年),字信叔,秦州成紀(今甘肅天水)人,瀘川軍節度使劉仲武第九子,南宋抗金將領。劉琦驍勇善戰,在伐夏抗金的過程中屢立功勳,官至太尉、威武軍節度使。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劉琦去世。劉琦死後,朝廷賜諡號「武穆」(一說諡號「武忠」)。宋孝宗追封為吳王,加太子太保。死後被尊為神。

西軍涇原軍

張浚富平之戰中失利後,慕洧在慶陽叛變投降金國,進攻環州。張浚命令劉琦前往救援,劉琦留下部將守衛渭州,自己率兵救援環州。不久,金軍進攻渭州,劉琦留下部將李彥琪抵禦慕洧,自己親率精銳部隊回軍救援渭州,但已經來不及,由於進退兩難,劉琦於是率領軍隊撤到德順軍。李彥琪逃歸渭州,投降金國。劉琦因此被貶官降秩知綿州兼任沿邊安撫。統轄六軍

紹興三年(1133年),劉琦恢復原來官職,任宣撫司統制。金軍攻拔和尚原後,劉琦率兵分守陝西、四川地區。恰逢使者從四川歸來,將劉琦的姓名事跡報告朝廷。宋高宗詔令劉琦返回朝廷,任命他為帶御器械,不久改為江東路副總管。

紹興六年(1136年),劉琦充任宿衛親軍指揮官。宋高宗駐於平江時,解潛、王彥兩軍爭鬥,兩人都被罷免,朝廷命令劉琦兼任兩軍將領。劉琦於是請求以前護副軍及馬軍,合併分為前、後、左、右、中軍和游奕軍,共六軍,每軍各一千人,設有十二將。其中的前護副軍,就是原來王彥的八字軍。至此劉琦的部隊才開始單獨成軍,隨從護衛宋高宗到金陵。

紹興七年(1137年),劉琦任合肥軍事長官;紹興八年(1138年),劉琦率部戍守京口。紹興九年(1139年),劉琦升任為果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

順昌之戰

南宋初抗金的重要戰役之一,由著名抗金將領劉琦指揮,是歷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城邑防禦戰役。整個戰役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140年5月25日至6月1日,歷時6天,經過3次戰鬥,擊潰金軍的前鋒部隊;第二階段從6月7日至6月12日,歷時6天,劉琦率全城軍民與兀朮親自率領的金軍主力決戰,取得了順昌保衛戰的最後勝利。紹興十年(1140年),按完顏昌和秦檜的第一次紹興議和,金人歸還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應天府三京,劉琦被任命為東京副留守,節制所部八字軍三萬七千人出發。益殿司三千人,皆攜其家眷,將領駐於東京開封,家眷則留順昌。劉琦自臨安溯江絕淮,凡二千二百里。至渦口,剛要坐下吃飯,暴風拔坐帳,劉琦說:「此賊兆也,主暴兵。」即下令兼程而進。五月,還未至順昌,在離順昌三百里處時,金兀朮已經撕毀合約重新開戰。

劉琦與將佐舍舟陸行,先到順昌城中。同年五月庚寅日(1140年6月3日),諜報金兀朮已經占領東京開封。知府事陳規見劉琦問計,劉琦說:「(順昌)城中(如果)有糧,則能與君共守。」陳規曰:「有米數萬斛。」劉琦曰:「可矣。」這時八字軍所部選鋒、游奕兩軍及老稚輜重,相去尚遠,劉琦遣騎接應,半夜四鼓乃至。到了凌晨得報,金騎已經到了陳州。

劉琦與陳規商議斂兵入城,專心守御,人心乃安。劉琦召諸將計事,都說:「金兵不可敵也,請以精銳為殿,步騎遮老小順流還江南。」劉琦不以為然:「吾本赴官留司,今東京雖失,幸全軍至此,有城可守,奈何棄之?吾意已決,敢言去者斬!」只有一個外號「夜叉」的部將許清說:「太尉奉命副守汴京,軍士扶攜老幼而來,今避而走,易耳。然欲棄父母妻子則不忍;欲與偕行,則敵翼而攻,何所逃之?不如相與努力一戰,於死中求生也。」與劉琦意見相合。劉琦大喜,鑿沉所有的舟船,表示不會帶着家眷逃走,一定要決一死戰。劉琦把家眷置於寺中,把柴薪積於門口,告訴守兵說:「脫有不利,即焚吾家,毋辱敵手也。」分命諸將守諸門,派偵察兵去斥堠,募當地人為間探。於是軍心大漲,男子備戰守,婦人磨刀劍,要和金兵決戰順昌:「平時人欺我八字軍,今日當為國家破賊立功。」

當時守備一無可恃,劉琦在城上親自督厲,取偽齊所造痴車,以輪轅埋城上;又撤掉平民住戶的窗扉,用物堵住;城外有民居數千家,都燒光堅壁清野。準備了六日,大致完畢,而金兵游騎已涉潁河至城下。順昌,劉琦先於城下設伏,擒千戶阿黑等二人,審問得到消息:「韓將軍營白沙渦,距城三十里。」劉琦於是夜遣千餘人攻金國漢人萬夫長韓常的部隊,連戰,殺虜頗眾。不久三路都統葛王完顏褎以兵三萬,與龍虎大王完顏突合速同時兵臨城下。劉琦下令開諸門,金人卻狐疑不敢近城。

當初準備防守時,劉琦命令在城邊築羊馬垣,在垣上打洞為門。到了這個時候,劉琦與許清等躲在羊馬垣後面列陣,金人放箭,不是從羊馬垣的上面射到城牆上,就是射在垣上,都沒用。劉琦則用破敵弓(機械床弩)輔以神臂弓、強弩(人力強弩),自城上或垣門射敵,射死很多金兵,敵稍卻。劉琦又以步兵邀擊,金步兵被趕入河中淹死者不可勝計,金騎兵被殲滅數千。宋廷此時特授劉琦鼎州觀察使、樞密副都承旨、沿淮制置使。

這時順昌受圍已四日,金兵越來越多,移兵營到東村,距順昌城二十里。劉琦遣驍將閻充募敢死隊五百人,夜裡去劫營。這天夜裡,天將要下雷雨,不時閃電漫天,閻充率五百敢死隊,看見頭髮扎辮子的就當成女真人殺死。金兵不得不敗退十五里。劉琦又募百人敢死隊去增援閻充,有人要求口裡銜枚噤聲,劉琦笑答用不着:「無以枚也。」命令砍竹子做成市井小兒用來遊戲發聲的玩具,每人帶一個有用,直衝金營。金營里一片漆黑,閃電亮的時候敢死隊員都奮擊,閃電停則敢死隊員都藏起來不動,金兵於是大亂。百人敢死隊吹「嘂」為號集合併配合,金兵被搞得暈頭轉向,終夜自戰,結果一夜下來積屍盈野,退軍老婆灣。

金兀朮在開封聽說了這事,就親自出馬,在淮寧留了一宿,治戰具,備糧草,不七日即親來順昌。劉琦聽說金兀朮本人來了,就召集諸將於城上想對策。有人說現已經屢戰屢捷,應該見好就收,坐船全軍回南方了事。劉琦說不行:「朝廷養兵十五年,正為緩急之用,況已挫賊鋒,軍聲稍振,雖眾寡不侔,然有進無退。且敵營甚邇,而兀朮又來,吾軍一動,彼躡其後,則前功俱廢。使敵侵軼兩淮,震驚江、浙,則平生報國之志,反成誤國之罪。」眾將都感動思奮說:「惟太尉命。」

方大戰時,兀朮被白袍,乘甲馬,以牙兵三千督戰,兵皆重鎧甲,號「鐵浮圖」;戴鐵兜牟,周匝綴長檐。三人為伍,貫以韋索,每進一步,即用拒馬擁之,人進一步,拒馬亦進,退不可卻。官軍以槍標去其兜牟,大斧斷其臂,碎其首。敵又以鐵騎分左右翼,號「拐子馬」,皆女真為之,號「長勝軍」,專以攻堅,戰酣然後用之。自用兵以來,所向無前;至是,亦為劉琦軍所殺。戰自辰至申,敵敗,遽以拒馬木障之,少休。城上鼓聲不絕,乃出飯羹,坐餉戰士如平時,敵披靡不敢近。食已,撤拒馬木,深入斫敵,又大破之。棄屍斃馬,血肉枕藉,車旗器甲,積如山阜。

南宋一代有關「拐子馬」和「鐵浮圖」的最早記載是楊汝翼的《順昌戰勝破賊錄》①,稍後還有汪若海記錄順昌之戰的一篇《札子》②也記載了「拐子馬」和「鐵浮圖」。但拐子馬指左右翼騎兵,為金軍慣用戰術。

其原文是:[四太子披白袍,甲馬,往來指呼,以渠自將牙兵三千策應,皆重鎧全裝,虜號鐵浮屠,又號叉千戶。其精銳特甚,自用兵以來,所向無前,至是亦為官軍殺傷。有河北簽軍告官軍曰:「我輩元是左護軍,本無鬥志。所可恃者,止是兩拐子馬耳。]以上是《順昌戰勝破賊錄》中的記述。[1]

柘皋之戰

十一年,兀朮復簽兩河兵,謀再舉。帝亦測知敵情,必不一挫遂已,乃詔大合兵於淮西以待之。金人攻廬、和二州,錡自太平渡江,抵廬州,與張俊、楊沂中會。而敵已大入,劉琦據東關之險以遏其沖,引兵出清溪,兩戰皆勝。行至柘皋,與金人夾石樑河而陣。河通巢湖,廣二丈,錡命曳薪壘橋,須臾而成,遣甲士數隊路橋臥槍而坐。會楊沂中、王德、田師中、張子蓋之軍俱至。[2]

翌日,兀朮以鐵騎十萬分為兩隅,夾道而陣。王德薄其右隅,引弓射一酋斃之,因大呼馳擊,諸軍鼓譟。金人以拐子馬兩翼而進。王德率眾鏖戰,沂中以萬兵各持長斧奮擊之,敵大敗;劉琦與王德等追之,又敗於東山。敵望見曰:「此順昌旗幟也。」即退走。 劉琦駐和州,得旨,乃引兵渡江歸太平州。時並命三帥,不相節制。諸軍進退多出於張俊,而劉琦以順昌之捷驟貴,諸將多嫉之。張俊與楊沂中為腹心,而與劉琦有隙,故柘皋之賞,劉琦軍獨不與。

居數日,議班師,而濠州告急。張俊與楊沂中、劉琦趨黃連埠援之,距濠六十里,而南城已陷。楊沂中欲進戰,劉琦謂張俊曰:「本救濠,今濠已失,不如退師據險,徐為後圖。」諸將曰:「善。」三帥鼎足而營,或言敵兵已去,劉琦又謂曰:「敵得城而遽退,必有謀也,宜嚴備之。」張俊不從,命楊沂中與王德將神勇步騎六萬人,直趨濠州,果遇伏敗還。

遲明,劉琦軍至藕塘,則楊沂中軍已入滁州,張俊軍已入宣化。劉琦軍方食,張俊至,曰:「敵兵已近,奈何?」劉琦曰:「楊宣撫兵安在?」俊曰:「已失利還矣。」劉琦語張俊:「無恐,錡請以步卒禦敵,宣撫試觀之。」劉琦麾下皆曰:「兩大帥軍已渡,我軍何苦獨戰?」劉琦曰:「順昌孤城,旁無赤子之助,吾提兵不滿二萬,猶足取勝;況今得地利,又有銳兵邪?」遂設三覆以待之。俄而張俊至,曰:「諜者妄也,乃戚方殿後之軍爾。」劉琦與張俊益不相下。

一夕,張俊軍士縱火劫劉琦軍,劉琦擒十六人,梟首槊上,余皆逸。劉琦見張俊,張俊怒謂劉琦曰:「我為宣撫,爾乃判官,何得斬吾軍?」劉琦曰:「不知宣撫軍,但斬劫砦賊爾。」張俊曰:「有卒歸,言未嘗劫砦。」呼一人出對。劉琦正色曰:「錡為國家將帥,有罪,宣撫當言於朝,豈得與卒伍對事?」長揖上馬去。已,皆班師,張俊、楊沂中還朝,每言岳飛不赴援,而劉琦戰不力。秦檜主其說,遂罷宣撫判官,命知荊南府。岳飛奏留劉琦掌兵,不許,詔以武泰之節提舉江州太平觀。

劉琦鎮荊南凡六年,軍民安之。魏良臣言劉琦名將,不當久閒。乃命知潭州,加太尉,復帥荊南府。江陵縣東有黃潭,建炎間,有司決水入江以御盜,由是夏秋漲溢,荊、衡間皆被水患。劉琦始命塞之,斥膏腴田數千畝,流民自占者幾千戶。詔劉琦遇大禮許奏文資,仍以其侄汜為江東路兵馬副都監。

傳世詞作

鷓鴣天(劉琦作)

竹引牽牛花滿街。疏籬茅舍月光篩。琉璃盞內茅柴酒,白玉盤中簇豆梅。休懊惱,且開懷。平生贏得笑顏開。三千里地無知己,十萬軍中掛印來。 [3]

參考資料

  1. 記南宋順昌之戰. ,豆丁網
  2. 柘皋之戰的簡介. ,歷史網 [引用日期2017-5-13]
  3. 南宋名將劉琦所作《鷓鴣天》. ,搜狗問問 [引用日期2018-12-06]